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纪念建国六十周年
    新中国60年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反思
    曹辉
    2009(5): 1-5. 
    摘要 ( )   PDF(1533KB) (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主要反映在四个主题与三个问题探索上。这四个主题是: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渊源与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公民道德教育的理念研究;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研究;国外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三个争鸣与思索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道德教育是平民教育还是圣贤教育,如何实现与中国传统儒家“学为圣贤”道德教育思想相融通;公民道德教育是国家的还是世界的,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社会既然是公共生活领域理性化的价值生态,公民道德教育在方法择取上,如何处理好理性化教育模式与情感化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
    道德生活史
    “权位”阴影下的帝王道德
    陈瑛
    2009(5): 6-9. 
    摘要 ( )   PDF(1524KB) ( )  
    中国古代帝王们意识到道德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以仁义、明智、勤俭为其主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但是,在“权位”的阴影下,他们对于道德往往敬重却又厌恶,履行又想拒绝,希望他人尊奉,自己却要逃避质;持工具主义态度。
    宋人的婚姻伦理道德生活
    谢军
    2009(5): 10-13. 
    摘要 ( )   PDF(1520KB) ( )  
    宋人的婚姻伦理道德生活在议亲观念上出现了重财、重科举官僚、重人品的新的“门当户对”取向;在夫妇之伦中出现了“悍妇”现象与“夫义妻顺”的呼吁;同时,宋人有着相对宽松的离婚与再嫁的道德环境。宋人的婚姻伦理道德生活表明其是从宋前的道德生活向明清时道德生活的过渡。
    东汉中后期士人伦理生活管窥
    王渭清
    2009(5): 14-16. 
    摘要 ( )   PDF(1515KB) ( )  
    东汉中后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确立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政局的变化,士人阶层在伦理生活方面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一方面继续强化了东汉前期以来官方确立的儒家伦理意识形态,造成了道德的偏至;另一方面随着士人精神的演进,伦理生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孕生了魏晋玄学伦理的某些质素。
    先秦时期的交友之道
    王磊
    2009(5): 17-19. 
    摘要 ( )   PDF(1509KB) ( )  
    先秦时期对朋友关系已很重视,列为五伦之一。交友的基本原则是信:朋友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包容。朋友关系有三个层次:审美层次的知音之交,道义层次的知心之交,功利层次的市道之交。
    马恩原著中的伦理思想
    如何正确把握恩格斯的婚姻家庭道德观——重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王露璐, 王霞
    2009(5): 20-23. 
    摘要 ( )   PDF(1457KB) (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道德观的经典之作。本文在对该书进行细致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提出正确把握恩格斯婚姻家庭道德观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应当将唯物史观作为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道德观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当前实际,与时俱进地把握社会主义条件下婚姻的基础及其道德性问题;澄清附加在恩格斯名下的以“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来证明离婚“合道德性”的错误观点。
    《共产党宣言》与无产阶级道德
    黄富峰
    2009(5): 24-26. 
    摘要 ( )   PDF(1444KB) ( )  
    《共产党宣言》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和极端利己主义道德原则,指出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是无产阶级道德的基础,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抛弃了一切的私有观念的一种崭新道德类型。
    政治伦理学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公民美德
    朱前星
    2009(5): 27-34. 
    摘要 ( )   PDF(1485KB) ( )  
    公民美德目前普遍受到关注,培育公民美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论述也可谓丰富,但作为政治哲学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性议题,公民美德理论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中国究竟有何启发?本文对“公民美德”进行政治伦理层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就我国当前现状而言,只有在强调权利意识培养的同时,大力提倡重视社会共善的精神,我们才可能真正拥有正义秩序下的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的自然法视角
    余卫东
    2009(5): 35-37. 
    摘要 ( )   PDF(1448KB) ( )  
    西方“自然法”传统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借鉴。本质上是建立理性基础上的道德法的“自然法”传统可以推动实在法的调整和完善。自然法对人的自由权利和获得物质财富正当性的强调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自然法体现的理性对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政治主体的伦理向度与公共利益的达成
    张方华
    2009(5): 38-42. 
    摘要 ( )   PDF(1471KB) ( )  
    在构建“优良的生活”的政治实践中,无论个体还是政治共同体,都体现一种共同善的诉求。政治主体如何就“对人而言的善和共同体的利益”达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自然成为考察政治主体伦理的一个有效向度。在现代民主政治情境下,无论是政治家和公共行政人员还是与此紧密相关的公民,需要把作为目的的公共利益当作自己的规范价值和行为标准,从而使政治获得一种高贵的伦理品质。
    礼仪与伦理
    论“礼”——对其伦理功能的解读
    蒋璟萍
    2009(5): 43-46. 
    摘要 ( )   PDF(1513KB) ( )  
    礼仪是起源最早的文化活动, 中国传统之“礼” 是典章之礼、道德之礼、教化之礼、民俗之礼,因而具有独特的内蕴。由于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思想的交锋,中国现代出现了旧“礼”已去,新“礼”未构,功能模糊的状况。在当代中国,对“礼”之伦理功能进行解读,使礼仪成为德性修养的支点,道德教育的载体,社会关系的秩序,民族形象的标杆,充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礼制对现代中国法治的启示——“礼”的法伦理学视角解读
    屈振辉
    2009(5): 47-50. 
    摘要 ( )   PDF(1460KB) ( )  
    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体现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这自然也包括法律文化领域。中华法律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带有“礼”的浓厚色彩,礼也成为中国法的本土资源。中国在近代后逐步迈向法治,在现代更步入了法治快车道。然而法治毕竟有其本土资源,我们在进行现代法治建设时,仍可从传统礼制中获得启示。本文主要以法伦理学为视角,重新解读审视传统德法关系,并阐发其对现代法治的启示。
    基本理论研究
    道德自律的特性解读
    马永庆
    2009(5): 51-55. 
    摘要 ( )   PDF(1462KB) ( )  
    道德自律是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对道德自律特性的分析,需要有一个宽广的平台,既要从道德个体的视角,也要从社会规范的宏观领域来考察。道德自律的特性表现为自觉性、为我性、内化性和开放性。道德自律的特性体现在道德发展整个过程的始终。
    道德耻感的基本样态分析
    杨峻岭, 任风彩
    2009(5): 56-59. 
    摘要 ( )   PDF(1519KB) ( )  
    道德耻感的内容丰富多彩,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羞耻心理体验形式表现出来。其基本样态包括:自然耻感和道德耻感、自律性耻感和他律性耻感、先耻感和后耻感、个体耻感和群体耻感、德耻感和才耻感,等等。
    生态伦理学
    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
    康琼
    2009(5): 60-64. 
    摘要 ( )   PDF(1462KB) ( )  
    民族民俗是一个族群独特的文化起点和精神原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精神,为人类社会的生态有序发展和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文化密码和精神内源。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出现转型迟滞,作用日益削弱。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重塑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的内涵与形式,将其融于现代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之中。
    道德教育
    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耻感教育的人学指向
    寇东亮
    2009(5): 65-68. 
    摘要 ( )   PDF(1460KB) ( )  
    羞耻感是道德的根本,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核。在伦理学意义上,知荣明耻是“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的根据和基础。耻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
    我国古代民间杂字教材中的社会教化
    顾月琴
    2009(5): 69-74. 
    摘要 ( )   PDF(1552KB) ( )  
    杂字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于民间与“三、百、千”并行的非正规识字教材,因其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在民间流传广泛。杂字不仅有识字的功能,而且还在朴实的文字中渗透着一定的思想教育,如孝悌谦让、惜时向上、勤俭持家等,具有潜移默化的社会教化作用。这种朴实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即使对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有教无类 立德树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
    朱哲, 鹿丽萍
    2009(5): 75-80. 
    摘要 ( )   PDF(1473KB) ( )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其中富有深刻的伦理意蕴。从教育学的视角看,《论语》有深刻的逻辑严整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性近而不同,习远而可趋”的人性论是其教育思想基础;“有教无类”的平等意识、平等教育主张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教育对象论;以人文化成为突出特色的诗、书、礼、乐、文、行、忠、信等丰富内容构成其教育思想的教学内容论;而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诱导、身体力行的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构成其教育的方法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高尚的教育境界构成其师德论。
    中国伦理思想
    试析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
    王易, 刘致丞
    2009(5): 81-84. 
    摘要 ( )   PDF(1521KB) ( )  
    个人品德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思想,分析了有关个人品德构成中的知情意行,梳理了环境、教育对于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述了修养对于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孔子之“信”的层次与适用领域及其与当代诚信思想的沟通
    王雨辰, 阮航
    2009(5): 85-90. 
    摘要 ( )   PDF(1481KB) ( )  
    孔子之“信”可从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两方面来理解。个人生活中的“信”的总的特点可概括为“直”,它既是对于社会交往的一种基本要求,适用于非血缘的、身份大体平等的关系类型。也是一种个体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的“信”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言必信,行必果”、“忠信”和“信义”三个层次。政治生活中的“信”, 既是要求政府应通过合理的政策以取信于民,也是要求为政者须具备“信”德。要将孔子的“信”沟通到当代的诚信研究,既要求变革学术界流行的源自西方启蒙哲学的阐释规范,也应分清孔子之“信”的适用领域与层次,并恰当理解经济活动者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宋明理学中的天道性命之说及其伦理价值
    姚才刚
    2009(5): 91-94. 
    摘要 ( )   PDF(1457KB) ( )  
    天道性命之说是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打通了天与人、内与外、形而上与形而下,从而使发端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具有了更多的形上内涵。理学家的天道性命之说超越了纯粹实用、功利的目的,而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上的价值。它不仅探讨具体的道德规范、德目,而且还要进一步反思道德的超越根源和内在基础。这种“形上道德”有助于人们培养一种根源意识和超越意识。
    礼与直、道与鲁: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
    万光军
    2009(5): 95-97. 
    摘要 ( )   PDF(1448KB) ( )  
    在父子互隐案例中,一般认为孔子会赞成父子互隐;但如果从礼与直、道与鲁的角度则会得出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孔子讲“吾党之直者”如此,直者是父子互隐,而孔子则不能简单认为是直者,孔子应是礼者;直者有优点,也有缺点,“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孔子主张由直而进至礼。“吾党”是鲁国当时社会现实如此,但孔子还说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即虽然孔子认为鲁国多少比齐国好,但鲁国也不是完美的,鲁国也应进一步改进,进至完美(道)的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简单地维护现实,也努力批判现实。
    西方伦理思想
    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
    戴兆国
    2009(5): 98-102. 
    摘要 ( )   PDF(1467KB) ( )  
    对于康德前批判和批判时期的分界问题直接导致对其道德哲学思想转向的定位。至少早在18世纪60年代,康德的反思活动就已经奠定了其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经过60到70年代20多年的沉潜,我们发现康德的思想在主要的方面基本已经构筑起未来哲学的大厦,道德哲学也不例外。因此简单地从表面上对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而无实质的意义。
    古希腊正义价值研究
    宋严, 栾亚丽
    2009(5): 103-106. 
    摘要 ( )   PDF(1458KB) ( )  
    正义是人类诉求的重要价值。西方正义价值的嬗变历程,是在古希腊先哲们奠定的基础上展开的。古希腊思想家们已经从价值论的高度,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正义的界域、正义的主体、正义的本性以及正义的维度等方面,思考和回答了正义的重要问题,并对其后正义价值的孕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新书推介
    序陈剑旄著《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
    万俊人
    2009(5): 107-108. 
    摘要 ( )   PDF(1425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