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华伦理文明传承视域下道德榜样叙事的意义透视
    李培超, 李燕
    2024(2): 1-9. 
    摘要 ( )   PDF(1645KB) ( )  
    中华文明是一种伦理型文明,其传承绵延与重视注经、叙事密切相关。注经意在接续文脉,叙事重在高扬人格。在伦理型文明的场域中,叙事终究要指向“树人”。因而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涵有一条“道德榜样叙事”的线索,循着这条线索可以捕捉到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道德价值支撑。中国古代的道德榜样叙事主要通过史传记事、小说演绎和其他艺术加工来表现,不同的叙事手法在“虚实”之间共同指向了道德榜样的塑造、示范和民族精神的活化、赓续这一价值目标。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的中华伦理文明创新
    何建华
    2024(2): 10-17. 
    摘要 ( )   PDF(1629KB) ( )  
    中华伦理文明创新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基础和题中之义。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首先需要伦理支撑。以和谐共生、万物一体、大道为公、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特质的当代中华伦理文化是具有伦理文明意义的伦理创新,对于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至关重要。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当是一种新的伦理实体,在伦理道德、伦理制度、伦理关系、伦理秩序、道德情感、伦理文化等方面具有新的特征。应该以和谐共生、万物一体、大道为公、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的生长点,从伦理道德、伦理制度、伦理关系、伦理秩序、道德情感、伦理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中华伦理文明创新,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伦理支撑。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立场的伦理维度
    龚天平
    2024(2): 18-26. 
    摘要 ( )   PDF(1633KB) ( )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具有深刻伦理内蕴的价值立场,是指要以有益于人民利益为道德判断标准,具体展开为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性。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据在于后者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根本服务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和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原则的充分彰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要求包括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坚持绿色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吴俊
    2024(2): 27-33. 
    摘要 ( )   PDF(1619KB) ( )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虚伪性,指明什么样的国家及爱国主义需要人们保持警惕、何种意义上的国家值得人们热爱。他们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将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全人类解放事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的历史性超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基本前提,实现人的解放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使命宗旨,坚持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实现使命宗旨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被压迫民族爱国主义饱含着反侵略和革命色彩,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必须坚守国际主义立场。
    伦理学基础理论
    论精神需要及其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江畅, 左家辉
    2024(2): 34-43. 
    摘要 ( )   PDF(1649KB) ( )  
    学界对精神需要研究较少且缺乏共识。从人类本性上看,精神需要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使人超越动物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高级心理需要,具有后发性、激发性、跨越性和规导性等特点。对终极事物的关切、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构成精神需要的核心结构,其支撑结构包括知识、观念、意识、情感和意志等基础心理因素,这些因素通常并不直接表现为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属于自我实现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核心内容或实质内涵,是其灵魂之所在。精神需要生成和满足的过程是精神生活过程,也是道德生活过程。对于精神生活来说,精神需要的开发及满足是其核心内容。
    论道德愤怒的正当性
    周谨平, 谭文
    2024(2): 44-50. 
    摘要 ( )   PDF(1623KB) ( )  
    道德愤怒是一种有道德意义的情感,又隐含着不道德的风险。道德愤怒的困境在于道德判断的主观性、报复过度的威胁性、人际关系的阻碍性三个方面。要走出道德愤怒的困境,需要对道德愤怒进行严格限定,厘清道德愤怒的判断标准、行为准则和人际交往意向。道德愤怒是基于正义感,反对不公平、追求公众福利的情感体验。唯有对这一情感进行有效规导,避免隐含的道德困境,才能保证道德愤怒的正当性。
    中国伦理思想
    中华传统家礼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陈延斌
    2024(2): 51-58. 
    摘要 ( )   PDF(1791KB) ( )  
    礼是基于民族心理、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典章制度与文化样态,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中华礼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由礼义、礼仪、礼节、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法、礼治、礼俗构成的体系,家礼亦然。家礼文化是传统家礼在价值理念、仪式、制度、器物以及教化等行为活动等多层面的体现,比家法、族规、家训等其他家文化形式更具有仪节的庄严性、礼义的教育性和制度的规范性等特点,在家文化和中华民族整个礼文化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家礼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治家、齐家、教家的重要制度文化,也是当代优良家德、家风培育和公民礼仪文明建设的丰富资源。借鉴传统家礼以仪立范路径涵养公民个人品德,吸收传统家礼伦理内涵滋养良好家风与淳朴世风,继承弘扬传统家礼称情立文的撰订原则助推社会礼仪文明建设。
    墨家“兼爱”观的公益慈善伦理意蕴
    陈东利
    2024(2): 59-64. 
    摘要 ( )   PDF(1619KB) ( )  
    墨家的“兼爱”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公益慈善伦理意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兼相爱”的公益慈善伦理理念,强调应当不分强弱、众寡、贫富、智愚地爱所有的人,尤其是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身处困境之人施以援手、进行救助,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使“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二是“交相利”的公益慈善伦理实践模式,认为“兼相爱”的伦理理念需通过“交相利”来落到实处,“兼而爱之”即“从而利之”。这就是说,“兼相爱”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感情上,而应当体现在“利”上,即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互帮互助来体现。蕴含在墨家“兼爱”观中的这些公益慈善伦理思想,对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如何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和推进公益慈善伦理建设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外国伦理思想
    当代俄罗斯伦理学学科发展与创新
    武卉昕
    2024(2): 65-72. 
    摘要 ( )   PDF(1634KB) ( )  
    俄罗斯伦理学在后苏联时代取得了学科上的长足进展。在伦理学的应用伦理转向和社会的向善认知中,俄罗斯伦理学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成就显著。在教学宗旨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俄罗斯伦理学课程体系保持了基本稳定,力求课程内部的协调一致:专业基础课、硕博课程、专业课培养指向明确,各有针对;教材建设实现了继承基础上的拓展性创新,以教材内容创新体现学科架构新方向;对哲学—伦理学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均实现了内容和方法上的突破。
    阿伦特论政治判断力:自主性和多元性的融合
    李婷婷
    2024(2): 73-80. 
    摘要 ( )   PDF(1636KB) ( )  
    判断力问题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20世纪的生存经验和艾希曼审判直接激发了阿伦特理论化该问题的兴趣和责任,公共领域衰败之下凸显的人类判断力危机和艾希曼个人的判断力无能,使阿伦特认识到了个人判断力及其运作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此,她从康德的审美判断中汲取理论资源,将判断力阐发为一种个体兼顾自主性和多元性的能力,判断主体一方面要从普遍的规则和范畴中解放出来,面向特殊的具体感性事实,自主地做判断;另一方面要在共同体中扩展心智,站在多样他人的立场上,想象他人可能具有的意见,实现一种代表性的综合。这种自主性和多元性融合的判断力通过兼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范例”,成为人作为政治存在的根本能力,对于现代社会中一个健康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伦理
    从GPT-4看人工智能的进化约束和伦理边界问题
    唐代兴
    2024(2): 81-92. 
    摘要 ( )   PDF(1767KB) ( )  
    以自然物为材料的传统技术,是没有自主性和主体能力的纯粹工具,它本身不具有伦理性,也不存在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获得伦理性,并不断地生成更新的伦理问题,是因为它以生物人脑为研发对象,通过模拟人脑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发现人类模拟、学习、生成、创造的“化物为人”的进化法则,执着于探索“模拟的本质是学习,学习的本质是生成,生成的本质是创造”,成功地创造出几何学进化方式的GPT-4,不仅整体地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性品质和主体能力,也将其根本的伦理问题暴露了出来。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突破其自主性进化的伦理边界和应用的伦理约束,已成为人类将以何种方式存在的根本问题。
    人类基因增强的“善恶交织”及其“扬善抑恶”之道
    陶应时
    2024(2): 93-100. 
    摘要 ( )   PDF(1634KB) ( )  
    人类基因增强能从本质上突破自然人体的生物限制与功能缺陷,实现人的生理能力与精神能力的双重超越。然而,人类基因增强却呈现一种“善恶交织”的二重性特征:一方面具有更好满足人的“适应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促进人类种族的整体进化与发展、改善人类的“缺陷结构”与生存质量等福祉效应;另一方面又存在让“制造工具的人”物化为“作为原材料的人”、加剧“社会分化”并形成人类文明史上新的不平等、产生“超能物种”取代人类成为地球新的“主宰者”等负面后果。只有构建以“跨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的治理方略、确立以后代人“开放的未来之权利”为边界的开发限度、遵循以基础性和平等性为基准的公正分配原则,才是促进人类基因增强“扬善抑恶”的有效之道。
    青年论坛
    算法公平问题及其价值敏感设计的解法
    严顺
    2024(2): 101-109. 
    摘要 ( )   PDF(1700KB) ( )  
    算法歧视现象给个体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算法的技术设计和法律防治是当前避免算法歧视的有效方法。但此类方法总在追求算法和公平之间的形式关系,试图用形式公平掩盖实质不公平,其根本原因是目前的算法设计对隐性价值不敏感,采用社会中既定的价值观作为设计前提,忽略公平、现实与个体的动态因果关系。这对实现算法公平提出了一种超越性要求,即要求算法研究者在算法设计过程中持续性追问公平的伦理价值。价值敏感设计通过不同方式识别和嵌入价值,是实现算法公平的可行路径。该方法通过概念调查、经验调查和技术调查研究算法设计过程中的价值基础,揭示出影响公平的隐性价值,进而引导公平算法的设计路径,避免出现算法歧视现象。
    儿童权利保护的伦理意蕴
    李昕莞
    2024(2): 110-114. 
    摘要 ( )   PDF(1602KB) ( )  
    儿童权利保护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要求。分析儿童权利保护的伦理意蕴,有助于依靠伦理道德的力量推动儿童权利保护的落实。儿童权利保护根源于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儿童的伦理关切,制度化为如何保护儿童的伦理规则,促进美德形成。儿童权利保护必须坚持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意见原则和平等保护儿童原则为导向,确保儿童权利的实现。尽管有着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为框架引领,在观念上也形成了儿童权利保护的伦理共识,但儿童权利保护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儿童权利与他者权利、权利与权利以及保护儿童与放手儿童等关系问题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我们应坚持以儿童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为价值引领,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儿童权利话语体系,厘清权利概念的理论边界,在权利实施与权利保护的伦理边界之间取得平衡,确保保护儿童最大利益和整体幸福的社会美德能够得到实现。
    探索与争鸣
    论中国军人的政治忠诚
    左高山, 赵聪聪
    2024(2): 115-122. 
    摘要 ( )   PDF(1634KB) ( )  
    军人政治忠诚的本质涉及对军政关系的全面理解,军人如果缺乏政治忠诚,军队作为国家暴力机器的安全保障作用将遭到人民的怀疑,军队内部也难以形成互信和团结,这将严重影响军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军人的政治忠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新型的军政关系,而军政关系也离不开军人的政治忠诚。就中国特色的军政关系而言,中国军人的政治忠诚是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有机统一,对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平、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从伦理自觉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特质
    朱海林
    2024(2): 123-132. 
    摘要 ( )   PDF(1643KB) ( )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自觉是主体对自身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中的义务和责任、行为和活动在伦理层面的“自知之明”,是主体从一定道德意识和价值立场出发对全球卫生健康治理的自觉认识、伦理反思和价值创建。伦理自觉是蕴含和贯穿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和实践之中的伦理线索和内在机制。这一伦理线索和内在机制使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呈现出显著的价值特质:“人类”作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主体,是价值共享主体、价值创造主体和价值责任主体的统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是生命至上、健康平等和生态正义的统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进路是以价值共识为基础、以共商共建共享为途径、以价值共赢为结果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实践过程。
    建筑伦理精神探要
    易学尧
    2024(2): 133-140. 
    摘要 ( )   PDF(1630KB) ( )  
    建筑伦理精神是蕴藏于建筑生产、建筑治理及建筑审美等实践活动和建筑物象中的人类伦理精神。在内涵实质层面,建筑伦理精神是建筑物的“人化”,是人类伦理精神在建筑实践、建筑物象和建筑行为评价等方面的凝结、渗透和集中体现,蕴含和传达出人类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理想。在生发背景层面,建筑伦理精神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是人特有的理性与道德,外在基础是特定的生态和经济。在呈现方式层面,建筑伦理精神具体通过建筑的生产、实体和治理呈现出来,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由此不断抒写人类建筑伦理文明的宏伟史诗和价值谱系。作为建筑这一器物背后和之上、之间的形上之道的综合化表现,建筑伦理精神可以理解为人类伦理精神内蕴于建筑这一形体状貌之中的道德意涵和价值神韵。作为建筑伦理理论研究的内核,建筑伦理精神在新时代也将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建筑”理念提供可靠价值依据与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