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研究
    重建当代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批判
    晏辉
    2024(6): 1-13. 
    摘要 ( )   PDF(1607KB) ( )  
    重建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强烈愿望,源自人们对现代道德状况的忧虑,根源于人们试图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的动机。前提批判旨在见出重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乃由现代生产、交往和生活方式的历史逻辑决定;可能性则取决于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实现重建所必需的主体性条件,诸如对现代社会之客观逻辑的认知和领悟,天人之道、人伦之道和心性之道的现代形态,能否在理性原则支配下、在理性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知性所提供的概念和话语合乎逻辑地将三种逻辑呈现在表象里、把握在意识中,从而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现代伦理范型。西方伦理学的现代转向固然提供了学术发生史意义上的参照系统,中国传统的伦理生活和伦理观念及其理论表达,固然属于同一族类中的资源,但它们都是附身性的存在;如果将附身性的资源变成具身性的能力,就必须基于对现代社会之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构建与这个社会相适应的原则、方法、概念和话语,而这只有充分且公开运用理论理性、创制理性和实践理性才能完成。前提就是根据,根据既是初始性力量,也是展开其自身的客观逻辑。没有一个将客体性和主体性统一到根据上来的前提批判,任何一种重建工作都不可能是彻底的。
    新时代推进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道德向度
    叶丹
    2024(6): 14-23. 
    摘要 ( )   PDF(1578KB) ( )  
    道德在场,切实发挥道德的功能,是新时代扎实推进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动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道德意涵在历史和实践的双重促动中发展,具体表征为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最大限度的民主、公平与公正。这一进程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治理的深刻变革,也彰显了道德价值的引领作用。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道德图式内涵包括为民服务的治理伦理核心,体现人民主体性协同融合治理的道德框架,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德理想三大要素,共同构筑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实道德支撑。其在中国政府治理中充分发挥着道德净化、阐释和定向的功能。推进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道德在场实践原则,体现在坚持党对政府治理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政府治理高质量发展和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政府治理优势。构建出推进新时代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新道德图式,必将促进构建起科学的善治格局,为实现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注入道德动能和实践动力。
    伦理学基础理论
    自我伦理:一项现代性的灵魂工程
    曹刚
    2024(6): 24-31. 
    摘要 ( )   PDF(1719KB) ( )  
    这是一个自我生活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自我伦理,自我伦理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塑造灵魂,确立道德自我,其要解决的主要是当代社会的意义匮乏问题。灵魂工程是一项现代性的工程,道德自我是灵魂工程的核心。自我伦理是灵魂工程的建筑术,主要包括自知、自控、自爱三部分内容。
    论现代“社会人”的道德人格塑造
    孙伟平, 张响娜
    2024(6): 32-39. 
    摘要 ( )   PDF(1567KB) ( )  
    在涂尔干看来,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促使人们以一种道德的方式生活。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旨在在现代社会“道德失范”的状态下,解决人格与社会疏离的问题,回应构建道德人格的迫切诉求。他把社会学延伸至道德教育领域,运用“两重性”理论重新阐释了“社会”与“人格”概念。人格与社会具有内在关联,一方面,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另一方面,社会存在依赖人格活动。道德教育有助于调和人格与社会的张力,促进人格与社会的统一。面对现代人的人格危机,涂尔干认为必须重视道德的“义务”“善”“理性”性质,培育具备纪律精神、群体依恋、自主性“三要素”的健全人格。而实现这一愿景,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完善道德教育的科学体系与创新路径。
    中国伦理思想
    近三十年对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研究的三重辨析
    吴根友, 傅佳一
    2024(6): 40-47. 
    摘要 ( )   PDF(1566KB) ( )  
    面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活跃在20世纪的现代新儒家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有着持续性的讨论和反思,试图开辟一条重构现代家庭伦理的道路。近三十年来,当代研究者对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亦给予了多方面关注,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进行掘发,既有肯定、认同,也有否定、批判。依照传统性、现代性、个体性三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有关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的研究进行学术梳理与辨析,一方面,可为继续深入研究现代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提供学术前缘,另一方面,也可借助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辨析和反思,为当代及未来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庄子“无情”论的伦理图景及其根源
    刘慧姝
    2024(6): 48-55. 
    摘要 ( )   PDF(1580KB) ( )  
    庄子以“无情”来应对世间的人伦关系。庄子的“无情”源于大道,它既是不滞于世间俗情的恒物大情,也是大情运用于特定环境中的选择与态度。庄子兼顾超世与世情的“两行”,源于人不得已的生存境况,揭示了养神、全生、守性之道,对不同位分的生存者而言,庄子死生一体、万化无极的世界观都贯彻其中,引导人们涵养真性、返归道初。庄子主张以“无情”应世,运用超脱世俗的精神对待世间伦常,以忘我来破除世间人伦的局限与偏情,推崇无偏私的真性大情,诉求超世的心灵自由与逍遥自在。庄子“无情”论展现了出于形上本源又回归本源的道德实践进路,不废人伦而逍遥于天地,其伦理思想对于安顿现代人浮躁漂泊的情感、净化私欲功利的心灵、培育内在的德性、诉求超越的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外国伦理思想
    康德论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法权状态的五大理由
    詹世友
    2024(6): 56-66. 
    摘要 ( )   PDF(1592KB) ( )  
    康德的法权理论是从纯粹实践理性法则中引申出的,所以排除了经验因素、现实功利、幸福等等的考量,而集中思考法权概念本身所内含的要求。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行为关系达不到法权概念的要求,只能暂时地、不稳定地获得自己的法权;只有法权状态(公民状态、公民宪政状态,其政体形态必定是共和制)才能克服这个缺陷。他主张,我们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法权状态具有五大理由,比如自然状态的历史发展中必然出现法权要素、无法出现人们联合起来的普遍的共同意志以实证立法、存在无法执行契约的困境、无法形成正规的具有最高强制力的权力机构、只能按对法权的主观理解行事等,而进入法权状态则能克服这些缺陷,并政治性地实现人们的外在自由。对人而言,走出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状态,是我们的义务。
    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本体论及其道德意义探析
    赵司空
    2024(6): 67-73. 
    摘要 ( )   PDF(1552KB) ( )  
    赫勒的日常生活本体论解读可以从自我保存、个人主义、个性和有意义的生活四个方面展开。自我保存具有自我和社会两个维度,不仅是对已有个体的维护,也是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性的维护。赫勒所批判的个人主义弊端与将他人作为手段、排他主义和冷漠相关。尽管肯定自我保存的意义,但个性却具有更高的价值,它与类本质建立起自觉关系并使自由得以实现。日常生活本体论以有意义的生活为归宿。
    环境伦理
    唐纳森与金里卡拓展式动物权利论的批判反思
    王云霞
    2024(6): 74-81. 
    摘要 ( )   PDF(1567KB) ( )  
    唐纳森和金里卡鉴于动物保护运动事业之不畅,将其归因于传统动物权利论所勾画的人与动物关系之扁平化、单一化图景,并尝试将其拓展为家养动物拥有公民权、野生动物拥有主权、边缘动物拥有居留权的基于关系的动物正义理论。这一对传统动物权利论的激进政治拓展意在给未来的人与动物关系带来根本性变革,以使动物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但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使其难免沦为不切实际的乌托邦。
    论微生物伦理的困境及其出路
    王宽
    2024(6): 82-88. 
    摘要 ( )   PDF(1592KB) ( )  
    微生物伦理揭示了微生物的四种价值,并据此提出微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从而证明微生物具有道德地位。但微生物伦理关于微生物具有内在价值的证明,关于尊重微生物功能的理论设想,以及关于自我防卫困境的阐释暴露出其自身面临着严重的理论困境。为此,微生物伦理应该强化微生物具有内在价值的证明;持有一种符合“环境整合主义”的开明自利态度;筛选制定保护微生物的伦理原则,包括人类自卫原则、基于弱式偏爱论的“非均衡原则”以及人与微生物互利原则。
    科技伦理
    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伦理挑战及其消解路径
    袁旭亮
    2024(6): 89-96. 
    摘要 ( )   PDF(1614KB) ( )  
    人工智能自主性的增强使其具有了“主动”制造伦理问题的能力,这进一步凸显了确保高度自主的人工智能的价值观与人类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必要性,即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价值对齐。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研究与实践有蓬勃发展之势,但是这一对齐路径将会面临由规范伦理学中的“是”到“应该”的逻辑推导鸿沟导致的人工智能不能从数据信息中提取出价值规范的道德价值提取挑战,以及行为伦理学中的“有限伦理”理论所揭示的人工智能学习的数据信息可能具有内在道德缺陷的道德价值来源合道德性挑战。这两大伦理挑战揭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价值对齐路径所具有的深刻伦理缺陷,故而若想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价值对齐,必须探究如何消解上述两大伦理挑战。
    算法家长主义现象及其伦理反思
    李波
    2024(6): 97-107. 
    摘要 ( )   PDF(1597KB) ( )  
    新兴智能科技日益发展,不断推进算法系统与功能的快速迭代。算法从一种演算程序和计算策略逐步异化为一种算法权力意志,即依据其自身的特性与逻辑发挥作用,而这种意志势必会为其自身的强权行为谋求某种合法性与正当性,这便与家长主义立场不谋而合,这使得算法貌似为其自身的强权行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道德辩护。这一情形将会合理化算法原有的问题,也会带来值得我们慎思与警惕的新问题、新风险。鉴于此,我们详细论证了算法的家长主义倾向是如何可能的。在此基础上,对算法家长主义可能带来的问题与风险进行伦理反思与批判,即警惕算法家长主义为算法权力提供正当性辩护,慎思算法家长主义为平台权力提供合法性辩护,批判算法家长主义为现存算法秩序提供合理性辩护。
    青年论坛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公平悖论
    聂蕾
    2024(6): 108-116. 
    摘要 ( )   PDF(1618KB) ( )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既能给失能群体带来提升能力的机会,体现人类个体能力均衡的公平,又存在加大人与人之间能力鸿沟的可能而导致不公平的伦理隐患。这种既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又有可能对公平产生损害的矛盾,即为“公平悖论”。“公平悖论”主要存在时间差异、资源配置以及主体意志引发的三种形式。“公平悖论”产生的伦理成因主要在于主体性消解、技术的异化和社会性竞争。遵循关怀弱者、尊重“意愿”和技术向“公”是走出新兴人类增强技术公平悖论的主要伦理路径。
    孔子仁智关系论探析
    高爱枝
    2024(6): 117-123. 
    摘要 ( )   PDF(1559KB) ( )  
    在《论语》中,尽管仁与智具有多重含义,但孔子在讨论仁智关系时,主要是在具体美德层面上展开的。在孔子看来,作为美德的仁与作为美德的智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仁是一种情感美德,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关爱与同情;而智是一种理性美德,强调的是在具体情境中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其次,仁强调的是意志上的努力和对道德信念的坚守;而智追求的是行为的适宜性,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的灵活变通。最后,仁德的养成主要依赖于道德实践,而智德的养成主要依赖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二者的联系在于,仁的实现要以智为基础,离开智,仁心难以转化为仁行,甚至仁心可能办坏事;而智在逻辑上蕴含着仁,一个真正的智者必然会依仁而行、择仁而处。在孔子看来,理想人格必须建立在仁与智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也只有在追求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仁与智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统一。
    探索与争鸣
    论国外应用伦理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永义
    2024(6): 124-132. 
    摘要 ( )   PDF(1569KB) ( )  
    当前国外应用伦理研究机构的关注议题呈多元化特征,主要体现于科技伦理、生命/医学伦理、环境伦理、动物伦理、商业伦理、国际伦理、职业伦理等关键议题域。在实用哲学传统影响下,国外应用伦理研究机构多具鲜明的公益性和很高的社会参与度,职能逐渐由学术研究向教学和社会治理与服务拓展;在研究与教学上具有显著的实用性、跨学科性、前沿性。深度社会融合与跨领域国际合作范型下的协同发展是国外应用伦理研究机构的总体态势。国外应用伦理研究机构之发展在参与社会治理与服务、强化跨领域合作、提升国际化程度三个方面尤具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母亲与女性:从精神分析角度谈儒家温暖现象学
    汪沛
    2024(6): 133-140. 
    摘要 ( )   PDF(1823KB) ( )  
    列维纳斯的爱欲-生育现象学启发了儒家的温暖现象学,为儒家讨论亲亲之爱中的个体性提供了新思路,然则两者有根本差异。作为探讨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现象学,爱欲-生育现象学的原型关系是男女爱人的关系,而儒家温暖现象学的原型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前者指向他异性与个体性,强调主体之间的绝对距离;后者有逾越主体间距离的可能,因此也有跌落到同一性的危险。要想脱离同一性的陷阱,儒家需要重新评估爱欲-生育现象学中女性爱人的角色。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母亲与女性有着根本差别。母亲指向同一性,而女性指向他异性,两者不能同时并存。儒家恰恰具有列维纳斯的爱欲-生育现象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也就是儒家认为个体性的产生和成熟需要漫长的时间。亲亲之爱中主体之间的距离就有随着时间和时机而变化的特征,因此儒家可以兼顾一个女人作为母亲和作为女性这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