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伦理学基础理论
    论至善
    曹刚
    2014(5): 1-8. 
    摘要 ( )   PDF(1144KB) ( )  
    至善本是伦理学中的最高概念,却在当代伦理学的研究中被边缘化了。我们今天重拾“至善”话题,并非要复古,也没有意愿通过定义“至善”去建构一个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相反,恰恰是为了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道德难题,需要为行为的“应当”寻求最终依据。这样的问题意识引导我们到人生的终极目的中寻求至善。按照通说,人生的目的无外乎幸福和美德,但无论运用分析的或综合的方法,它们都难以最终定义至善。我们认为只有以“骑手与奔马”的内在统合方式才能成为至善,其内涵是完全的人。这样的“至善”并不存在于彼岸,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的最高活动形态,使得“至善”的实现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演变轨迹探微
    廖小平
    2014(5): 9-15. 
    摘要 ( )   PDF(1053KB)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迁,主要表现为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这种转变同时反映了价值观解构与建构的辩证运动。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的演变轨迹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价值观的反思与博弈;20世纪90年代价值观的多元化、个体化、世俗化和物质化的深刻嬗变;新世纪以来价值观嬗变的延续与新的发展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重构。
    论道德智慧
    向玉乔
    2014(5): 16-21. 
    摘要 ( )   PDF(696KB) ( )  
    道德智慧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智慧。它以反思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多元性、零散性、碎片性、杂乱性和不合理性为起点,以引领人类从道德-伦理的关系框架来认识、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本质为至高点,以批判性地反观和评判人类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为终点,从而体现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融合和统一。人类应该多仰望形而上世界中的客观伦理,洞察客观伦理对主观道德的支配作用,追求合乎伦理的道德生活,以展现其人之为人的道德智慧。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生态正义
    徐海红
    2014(5): 22-26. 
    摘要 ( )   PDF(604KB) ( )  
    生态正义是在承认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等的基础上,人类给予自然以应有或应得。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生态正义的内在要求和劳动所具有的物质交换性决定了生态正义的基础是物质性生产实践。生态正义是生产性正义、分配正义、消费正义和交换正义的统一,其中,生产性正义是根本。实现路径在于劳动的生态化。
    中国伦理思想
    宫室之制与宫室之治:中国古代建筑伦理制度化探析
    秦红岭
    2014(5): 27-32. 
    摘要 ( )   PDF(846KB) ( )  
    文章以先秦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伦理制度化问题。这种伦理制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即“宫室之制”与“宫室之治”。“宫室之制”主要指古代建筑的礼制化,即宫室建筑在形制上的程式化和数量上的等级化,以宗法伦理制度形态表现出的一整套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是其典型表现;“宫室之治”主要指在“宫室之制”的基础上,使建筑发挥维系宗法政治秩序的显著政治功能,并成为划分和巩固等级人伦秩序和推行道德教化的伦理治理方式。
    从老司城“德政碑”看湘西土司执政道德的引领作用
    彭继红, 向汉庆
    2014(5): 33-36. 
    摘要 ( )   PDF(665KB) ( )  
    老司城“德政碑”是湘西土司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见证。碑文中的诸多资料充分映射了湘西土司王执政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道德理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格。这些民族区域性的执政道德对弘扬土家族优秀的道德传统、用道德力量感化周边他族自利选择的行为,以及促进中央与地方道德融合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引领着湘西土家族的道德生活逐步走向文明发展大道。
    真实世界中的自我与他人:孟子何以应当借鉴列维纳斯
    李凯
    2014(5): 37-41. 
    摘要 ( )   PDF(724KB) ( )  
    列维纳斯认为,在意志自由的状态下,自我不可避免地会将其意志施之于他人,列维纳斯称这种情况为“杀人”。“杀人”的现象也鲜明地体现在孟子的思想和言行中。不过,孟子陷入“杀人”的误区,却并非缘于他所主张的道德意志的自由,而是由于他轻率地断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同的人性。实际上,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他人是否具有与自我相同的人性,自我根本就无从所知。只要排除对人性共通的轻信,孟子乃至儒家不仅不会“杀人”,反倒可以建构出一种既合理、又现实的“自我—他人”关系。
    西方伦理思想
    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李志祥
    2014(5): 42-47. 
    摘要 ( )   PDF(931KB) ( )  
    古希腊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采取了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通过城邦统筹系统培养、理性艺术军事多头教育、公共闲暇活动观摩演习、公共政治活动实践强化以及制度法规限制保障等手段,培育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公民群体。尽管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代中国,但其中仍然蕴藏着大量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生命力的经验。研究古希腊城邦本位型公民道德发展模式的内在机制、运行机理和利弊得失,对于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正义的伦理分析
    许冬香
    2014(5): 48-52. 
    摘要 ( )   PDF(695KB) ( )  
    布坎南的宪政理论试图从人的尊严不可侵犯中要求对个人自由进行保护;从个体之间价值上的等值性中提出了所有人都拥有原则上平等的参与政治的正当性权利要求。
    亚里士多德论想望与道德生活的可能性
    陈玮
    2014(5): 53-58. 
    摘要 ( )   PDF(844KB) ( )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将人类灵魂中的欲望部分区分为三个层次,并指出想望(boulēsis)作为最接近理性的欲望部分,特别地以善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他对人类欲望做出的这种精细划分有助于我们超越理性与欲望的传统二分,重新对不能自制、人类幸福和道德基础等道德哲学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做出新的思考与解释。然而,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研究中对想望的说明并不充分,对于想望的性质及其如何能够与理性获得一致也缺乏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图结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观点和《论灵魂》中的相关论述,说明想望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欲望是如何运作且自然地与行动者的理性判断相一致的,这种合乎理性的欲望可以为道德生活提供现实的基础,而一种充分意义上的特殊想望则直接指向作为最高善的人类幸福。
    阿多诺“异在性”音乐观的伦理意蕴
    张碧霞
    2014(5): 59-63. 
    摘要 ( )   PDF(725KB) ( )  
    “异在性”是20世纪著名音乐社会学家阿多诺对西方现代音乐之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所做的核心评价。它以音乐是社会现实的“审美文献”为出发点和灵魂,将深沉的否定性道德哲学思维方式同具体的音乐作品审美经验相结合,用“无调性”的音乐结构真实的表达异化社会失范的价值排序、伦理冲突及现代人的心灵苦难,把超越了传统固定规范的音乐技法所获得的创作的“自由”作为音乐具有永恒价值的必备品格,并贬斥了商品化大众音乐的拜物教、伪个性化特征,力图建构一种真正合乎人性的“非同一性”的音乐创作和审美模式
    政治伦理
    德治与法治:何种关系
    王淑芹, 刘畅
    2014(5): 64-68. 
    摘要 ( )   PDF(605KB) ( )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不仅是中外历史争论的焦点问题,也是当代社会存在分歧较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本文在辨析与厘定现代“德治”与“法治”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德治与法治关系的三种样态,提出并立论了德治与法治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主次”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的“结合关系”,指出“德法并重”、“德法并举”的提法,不能反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本质特征。
    论政治勇气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左高山, 唐俊
    2014(5): 69-72. 
    摘要 ( )   PDF(566KB) ( )  
    政治勇气是指政治家在政治活动特别是处理国家重大事务与重要国际事务等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作为一种政治美德,政治勇气立足于正义与勇敢这两种主要美德,并以“善政”为其目的。实现政治勇气,离不开政治家强大的政治权力、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善良的政治意志。
    论反道德主义在法治理念下的偏执性及克服
    吴真文
    2014(5): 73-77. 
    摘要 ( )   PDF(785KB) ( )  
    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已然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法律直接关系到诸如人的自由、生命、权利和福祉。当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良性运作必然离不开其他社会规范超然地存在,而是在与其他社会规范协同运行与相互演进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中坚持法律至上乃是核心主题,但是道德同样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使法、德并举,刚柔相济,使道德在法治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就必须克服反道德主义倾向。鉴于此,明确反道德主义的基本内涵、分析其种种缺陷,以寻求法治和德治并举的正确路径非常必要
    平等概念的学理辨析
    王元亮
    2014(5): 78-84. 
    摘要 ( )   PDF(957KB) ( )  
    平等是由双重概念复合而成的复杂概念,其一是描述性概念,即“作为相同性的平等”,其二是规范性概念,即“作为相同对待的平等”,二者通过“相同性”这一中介要素紧密联结在一起,使平等成为一个多面、复杂而不易分析的概念。平等的应然判断离不开平等的实然判断,平等规范性概念的证成依赖平等描述性概念提供的证据支撑。对平等从描述性和规范性维度进行的划分及其内在联结的辨明有助于澄清平等论辩中的混乱,并为人类历史上不平等向平等的重大变迁提供具有说服力的逻辑和经验论据。
    科技伦理
    相称原则:电子商务隐私保护的伦理原则
    李伦, 李军
    2014(5): 85-88. 
    摘要 ( )   PDF(515KB) ( )  
    相称原则是电子商务隐私保护的基础性伦理原则,有助于合理处理消费者个人权益与公司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相称原则要求,在一般情境中,消费者个人隐私必须得到切实保护,在特定情境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范围应当与电子交易的目的相称;隐私保护的力度应当与隐私的敏感度相称;当且仅当泄露或侵犯隐私造成的伤害远少于阻止泄露或侵犯隐私造成的伤害,泄露或侵犯隐私是正当的。
    科技异化与人性需求的扭曲——论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问题
    刘星, 田勇泉
    2014(5): 89-93. 
    摘要 ( )   PDF(770KB) ( )  
    现代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早已摆脱自身逻辑的牵引,它们越来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成为现实利益的实现工具,在医学科学、医疗技术和社会需求不断的相互作用中,三者俨然已经成为三位一体的系统整体。现代医疗技术作为医学系统社会实践的媒介,它所导致的各种伦理问题,突出地彰显了此系统整体的内部矛盾和异化特征。现代医疗技术是医学实践领域的最新宠儿,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有多领域高度融合、社会影响深刻以及风险不可预见等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与其所导致的伦理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究其根源,社会需求异化所凸显的人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至人性的异化,以及医学科研异化和医疗技术的异化,是导致现代医疗技术系统产生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重大工程决策的伦理审视
    陈万求, 刘春晖
    2014(5): 94-97. 
    摘要 ( )   PDF(615KB) ( )  
    重大工程关系在一个国家长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大工程决策是在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价值选择行为,其本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价值问题。在当代,重大工程决策涉及到权利与责任、效率与公平两个价值选择问题。重大工程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利益相关者,而是政治家。一种有效的重大工程决策责任制必须考虑两个问题:决策者“前瞻性的”责任意识建立与既有责任制的完善。任何重大工程决策都是在效益与公平的张力中进行,必须协调得当,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现代军用机器人的伦理困境
    杜严勇
    2014(5): 98-102. 
    摘要 ( )   PDF(641KB) ( )  
    在现代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军用机器人的研发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虽然军用机器人拥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伦理困境。军用机器人的使用与人的向善本性是冲突的,关于军用机器人的伦理设计与责任问题也颇有争议。科学家、哲学家与伦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解决军用机器人的伦理问题。
    探索与争鸣
    服饰伦理研究新探
    肖群忠, 费丹丹
    2014(5): 103-108. 
    摘要 ( )   PDF(883KB) ( )  
    服饰是人类的重要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这种伦理意蕴在中西方历史发展中都有突出表现,在当代,更成为一个日益突显的伦理问题。服饰伦理是人类的服饰活动和行为体现出的价值观念、社会风尚、行为准则、个体德性风格以及对主体的自我塑造、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服饰伦理研究的目的,是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关注人类社会的服饰生活,揭示服饰行为的伦理内涵,探索提倡合理的服饰价值观念,探讨建立合宜的服饰行为准则,倡导文明健康的服饰行为方式。服饰伦理的研究内容,我们认为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维度来展开:第一,个体服饰伦理,主要研究的是服饰具有的个体德性价值,主要包括护身养生、角色自觉、德性价值等方面;第二,人际服饰伦理,可以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服饰伦理、政治生活中的服饰伦理以及公共场合中的服饰伦理几个方面;第三,社会服饰伦理,包括职业服饰伦理、民族服饰伦理、宗教服饰伦理以及服饰伦理的社会风尚。
    农业伦理学:一个有待作为的学术领域
    齐文涛, 任继周
    2014(5): 109-115. 
    摘要 ( )   PDF(1139KB) ( )  
    农业伦理学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在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伦理维度本是农业内涵的有机组成,发展农业伦理学是对农业本有之义的回归和应然状态的探索。现代农业中普遍存在的生态失衡、食品安全性差、农民生活质量低等问题殷切地期待着农业伦理学的有所作为。农业的生态学改造和来自环境伦理学的规约,都无法替代农业伦理学对农业的奠基、指导与规范作用。农业伦理学的系统建设势在必行。为改变现行农业伦理学研究中理论系统性不足、对“人本身”关注不够的现状,我们诉诸哲学存在论,从中推演建构出一种特色的农业伦理学理论,不妨称之为“存在论农业伦理学”。海德格尔基于存在论对农业衍发的思察与道说为其注入了核心理念:人在农作中宜对自然“守候与照料”。
    论我国社会管理体系中协同主体的道德构成
    刘卫平
    2014(5): 116-121. 
    摘要 ( )   PDF(726KB) ( )  
    社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主体是社会管理系统中的人的因素。在社会管理系统性的要求下,我国社会管理的主体构成具有多元性,管理主体实际是作为一整体而表现出来的协同主体。在我国,协同主体由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组成。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协同主体在道德构成上表现为对人的管理与服务、整体主义原则、公平正义、善治理想等。这些道德构成通过协同主体自身的管理实践影响社会管理的整体质量和进程,对于社会管理的有序发展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
    论道德对社会流动的作用
    陈聆希
    2014(5): 122-127. 
    摘要 ( )   PDF(805KB) ( )  
    大量事实证明,道德一直而且还将对社会流动发生作用,而无论后者是结构性的还是非结构性的。道德之所以会对社会流动发生作用,乃是因为它与后者是一种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而这一点无论在哲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哪一个层面都能得到解释。从作用面看,道德主要是对流动者的欲望、手段、结果进行评价,从作用效果看,道德对个人的举止和社会的结构都能起到调控作用。
    员工感知到的企业伦理对其态度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白少君, 安立仁
    2014(5): 128-134. 
    摘要 ( )   PDF(1082KB) ( )  
    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员工感知到的企业伦理对员工行为的影响。采用因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在所收集的333套有效样本数据基础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感知到的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伦理正向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与其情感承诺;(2)员工的组织认同能够中介其感知到的企业伦理对情感承诺的影响;(3)员工的情感承诺对其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并能够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4)员工的情感承诺在组织认同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和离职意愿的影响间起到中介作用。
    传统中国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论析
    张建英, 罗承选, 胡耀忠
    2014(5): 135-140. 
    摘要 ( )   PDF(880KB) ( )  
    传统中国的道德建设模式采用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家庭美德不仅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规范,还是调整社会人际关系规范的原型和母体。这种道德模式是由两千多年家族宗法制下的社会结构以及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传统文化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家庭美德丧失一统天下的地位,回归了家庭。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逐步崩解,私德与公德并重的道德建设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