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栏
    新中国伦理学70年发展述要
    王小锡
    2019(4): 1-13. 
    摘要 ( )   PDF(1578KB) ( )  
    新中国70年的伦理学始终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而发展,期间有辉煌,也有坎坷。跟随着“雄狮”醒来的步伐,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科体系的快速成熟和学科实践价值的凸显,使得伦理学雄踞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殿堂,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中国文化和道德的“形神统一”—朱贻庭教授的贡献和启示
    陈泽环
    2019(4): 14-19. 
    摘要 ( )   PDF(1097KB) ( )  
    朱贻庭教授关于“文化是具有形神统一内在结构的生命体”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论证,不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作为民族的根基灵魂、人民的心灵家园等描述性语言纳入了中国特色之文化哲学和伦理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而且启示我们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时,要把努力方向集中在实现对其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而为充分发挥“文化作为形神统一生命体”命题在当代文化和道德与伦理学学科发展中的建设性功能,我们还有必要把它从小文化推进到大文化,自觉地把小文化观和大文化观、小伦理观和大伦理观结合起来。
    我国当代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成就、问题及展望
    刘琳
    2019(4): 20-27. 
    摘要 ( )   PDF(1277KB) ( )  
    改革开放为我国当代经济伦理问题研究和学科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回顾40年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园中的主干和显学。经济伦理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在市场经济伦理、经济公正、经济自由、道德资本、信用道德建设、企业伦理等研究热点和焦点方面彰显了学科价值和学术特色,经济伦理的理论史研究日臻完善,“走出去”国际交流成绩斐然、实现重大突破,经济伦理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已经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经济伦理学在经验总结和趋势展望基础上,在新时代重新出发。
    伦理学基础理论
    以道德责任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
    郭金鸿
    2019(4): 28-33. 
    摘要 ( )   PDF(1131KB) (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构建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世界发展所展现的中国智慧和责任担当。作为理念,它是对以往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作为实体,它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即广泛责任、理性审慎、人文关怀等。从理念共识到实践构建,可以通过道德责任来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解决构建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与现实难题,例如匡正正义、制度保障、履践责任,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性与德性的两难:利己与利他的悖论解析
    刘清平
    2019(4): 34-41. 
    摘要 ( )   PDF(1129KB) ( )  
    西方学界由于把自利混同于利己却将利他排除在自利之外,结果在将利己与利他嵌入概念上抽象对立的二元架构之中的同时,又遮蔽了两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冲突,最终落入了利己主义“有人性无德性”、利他主义“无人性有德性”的悖论。只有深入辨析自利、利己、利他的概念,揭示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在现实冲突中如何生成的具体机制,我们才能澄清它们在同样符合人性逻辑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了复杂道德属性的本来面目。
    西方伦理思想
    论康德的两个伦理学概念
    邓安庆
    2019(4): 42-51. 
    摘要 ( )   PDF(1192KB) ( )  
    康德哲学有两个伦理学概念,第一个同“物理学”(探究“自然的因果性”)相区别,把“自由的因果性”或“自由法则”(Freiheitsgesetze)置于思想的中心,第二个同“法权学”(源自罗马法的ius)相区别,“不为行动立法(那是ius的事),而只为行动的准则立法”,因而是“德性论”的伦理学(ethica)。后人往往遗忘康德第一个伦理学概念,而仅仅依据与法权学相对的第二个伦理学概念言说康德,因而产生了许多误解。本文指出,这个误解源于黑格尔,已经延续了二百多年,但黑格尔对康德的指控自相矛盾,无视康德文本。许多英美的现代阐释者延续这一误解,试图把“法权论”从康德伦理学中分离出去,本文对这些观念进行了批驳,阐释了这两个伦理学概念如何是统一的、一致的,必须把康德伦理学作为一个体系、一个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生活的两个维度
    田洁
    2019(4): 52-59. 
    摘要 ( )   PDF(1261KB) ( )  
    在关于亚里士多德最高幸福的界定及其构成要素的争论中,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最高幸福是由纯粹思辨或沉思活动构成的理智论,二是认为最高幸福应当由思辨活动和伦理德性活动共同构成的包容论。本文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文本对相关核心概念重新分析考察,通过发掘伦理德性活动中的沉思属性和思辨生活中蕴含的道德前提,来论证一种新的包容论视角。并表明这个论证模型的建立,对于我们实际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证成有更完备的解释说明能力。
    中国伦理思想
    荀子政治权威思想的伦理意蕴
    彭正德, 唐玉环
    2019(4): 60-66. 
    摘要 ( )   PDF(1117KB) ( )  
    政治权威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从政治伦理角度对政治权威的核心内容、存在理据、实现路径、道德约束进行了深刻阐述,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权威思想。由于荀子既强调礼制规范又重视法治作用,既主张集权统治又主张将政治权力关进道德的笼子,其政治权威思想淡化了孔孟的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也避免了申韩的法治主义缺陷。荀子的政治权威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在新时代构建稳固的政治权威、推进政治建设和国家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佛教道德的双重维度
    丁小平
    2019(4): 67-74. 
    摘要 ( )   PDF(1120KB) ( )  
    佛教道德的核心,是对善恶的取舍乃至超越善恶的出世追求,而善恶的缘起现象则展开为周而复始的因果循环与无始无终的因果洪流,在消解了善恶的第一因的同时,保持了善恶的无限相续。在佛教看来,善恶因果的主体承担者和善恶因果本身,因为远离常、一、自在等实体特征,才使得世间现实和出世间追求具备逻辑可能性,其逻辑可视为真如、缘起体用不二,是立体、辩证的逻辑,而非平面、形式的逻辑。
    论阳明学的良知自然观
    李海超, 陈继红
    2019(4): 75-81. 
    摘要 ( )   PDF(1143KB) ( )  
    基于自然概念“无为”“必然”“自发”三义,阳明学的“良知自然”观彰显了良知的本真性、准则性和自足性三个特征。此三个特征分别体现了良知三个方面的自然:良知功能的自然(觉知功能无需修饰)、良知价值的自然(天理规则本来具备)和良知之量的自然(功能充分可靠、价值圆满具足)。由于肯定了良知之量的自然,良知之价值自然与功能自然因各自具备了自足性而出现了关系的紧张。为了消解良知自然观的内在紧张并谋求儒家心学的现代开展,一个可取的方案是:以良知成长的自然替换良知之量的自然。
    道德教育
    美德与情境之争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陈文娟
    2019(4): 82-88. 
    摘要 ( )   PDF(1099KB) ( )  
    品格是美德伦理学与情境主义争论的焦点。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规范伦理学,尤其关注品格在行动者和德行中的重要性,但情境主义通过心理学道德实验的发现,证明并非品格而是情境决定和改变着人的道德行为。针对这一挑战,美德伦理学从美德罕见论、美德阶段论和美德统一论来予以回应。美德与情境之争提醒我们,在当代道德教育中,既不能否认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能无视情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应把美德培育和情景体验有机结合。
    养之以“智”:立德树人之关键
    易璐
    2019(4): 89-94. 
    摘要 ( )   PDF(1106KB) ( )  
    从伦理学意义上来说,“智”包含着三层含义:明是非,辨善恶;识利害之理,达事物之变;善于知人,懂得自知。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智”,因此应当始终围绕青少年“智”的培养来进行。为此,我们应当教育引导青少年好好学习,培养青少年开拓创新的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微文化”传播中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培育的三重困境
    贾雪丽
    2019(4): 95-99. 
    摘要 ( )   PDF(1110KB) ( )  
    “微文化”传播深刻改变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方式,其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准入草根、形式活泼,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主体成长的需求。但是,作为后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微文化”自身商业化、娱乐化、碎片化、符号化、瞬时化、部落化和民主化等特征,也极易引发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培育陷入道德责任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冷漠,以及道德行为失范的三重困境。
    共享伦理专栏
    论慈善活动中的个人偏好
    聂文军
    2019(4): 100-104. 
    摘要 ( )   PDF(1080KB) ( )  
    个人偏好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某些事物(活动)的喜爱或偏爱。个人偏好不仅广泛存在于社会日常生活中,而且存在于人们的道德实践—慈善活动—之中。慈善活动中的个人偏好既具有合理性与积极性,也具有局限性与消极性;需要得到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和根本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提升。
    论新时代我国共享发展的文明向度
    罗健
    2019(4): 105-110. 
    摘要 ( )   PDF(1099KB) ( )  
    共享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人类文明也是共享发展的终极价值旨向。共享发展既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蕴含着对人类文明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是检视共享发展程度的终极标尺。新时代我国共享发展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前提,依循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规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演进逻辑;以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为原则,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当代意蕴;以社会整体文明实现为目标,坚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路径。
    探索与争鸣
    论经济危机防控中政府道德责任的目标定位
    彭定光, 钟立华
    2019(4): 111-121. 
    摘要 ( )   PDF(1197KB) ( )  
    政府是对经济危机进行防控的主要主体。它要更好地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首要前提在于合理定位此政府道德责任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与政府所应该扮演的两种角色(即相对于公民而言的角色和相对于国家而言的角色)和经济本身的两重向度(秩序向度和发展向度)内在相关的,主要包括与经济的秩序向度相关的实现公民经济权利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的发展向度相关的促进经济发展,前者追求的是共存,后者追求的是共享。
    道德人类学视野下的儿童哲学
    张娅
    2019(4): 122-127. 
    摘要 ( )   PDF(1123KB) ( )  
    作为一门实践哲学,儿童哲学自身的使命和意义就在于,它本质上就是道德人类学,即讨论儿童如何更好地成人。要在道德人类学的视野审视儿童哲学,首要的任务是阐明道德人类学是以对“人自身的认识”为旨归,由此勾连起儿童哲学与道德人类学之紧密关系。基于儿童哲学的实践品质,探究儿童哲学为何要回到对儿童本身的自我塑造的形式—“玩”的反思,从而洞察“玩童”作为儿童之经典形态及其所具有的哲学意蕴,对于真正反思儿童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的建构性具有的积极意义,以此证成儿童哲学作为道德人类学之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理解和实践儿童哲学之理念的坚实基础。
    论何殷震的女性伦理思想及其西学特色
    常恒畅
    2019(4): 128-134. 
    摘要 ( )   PDF(1206KB) ( )  
    何殷震的女性伦理思想既得到了前代思想资源启发,又构成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女性伦理嬗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何氏批判封建家族伦理制度,呼吁“解放妇女”;抨击传统婚姻制度,主张“忠贞”的一夫一妻制;解构中国伦理话语体系,强调男女之间的“绝对平等”。这一思想充满了思辨性与革命性。达尔文的进化论、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与卢梭的天赋人权学说是其西学理论源泉,而将“平等”置于“自由”之上,且对权力与政府相当警惕,则使其思想又具有超越西学的特点。该思想也受到了“均平”“至公”“德治”等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这是其能与西学迅速结合的原因与基础。然而这一思想终因缺乏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亦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色彩。何氏的女性伦理思想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两难心态:既批判传统,又依附传统;既痛恨西化,又自我西化。这种矛盾心态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检视的。
    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的伦理审视
    陆爱勇
    2019(4): 135-140. 
    摘要 ( )   PDF(1168KB) ( )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物质化、时尚化、符号化、超前化、利己化等群体性消费特征。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的伦理成因主要源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包括制度不平等、基于社会认同的意义建构以及家庭中消费利他主义的衰退与利己主义的兴起。解决高消费问题的可能性伦理路径在于年轻的农民工群体形成“绿色消费观”,进行“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