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伦理学原理研究
    论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伦理的发展(上)
    陈楚佳
    2004(1): 5-9. 
    摘要 ( )   PDF(977KB) ( )  
    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会给人类伦理学带来诸多新变动、新发展和新要求,因此,科学地分析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产生对资本的益与忧,正确地看待信息化生产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伦理的发展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任务。
    道德信仰的两重规定及其限度
    任建东
    2004(1): 10-15. 
    摘要 ( )   PDF(987KB) ( )  
    道德必须以信仰为基础,道德信仰既是对道德的信仰,又是对善的终极追求。两者合为一体,统一于道德信仰这一主体的道德意识之中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反映了人对道德的态度与意愿。这是研究道德信仰应有的理论视点。
    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断想
    窦炎国
    2004(1): 16-24. 
    摘要 ( )   PDF(1045KB) ( )  
    应当把社会伦理关系的变革和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的价值目标,不仅要切实理顺经济伦理关系,而且必须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正的政治伦理关系和文化伦理关系。小康社会的道德要求包括经济交往中的效率与公平、政治生活中的正义与民主、文化领域中的服务与奉献。小康社会的人格理想将以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的自主、自觉、自由为基本特点。小康社会也将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论技术主义对人类道德责任的消解
    倪瑞华
    2004(1): 25-30. 
    摘要 ( )   PDF(998KB) ( )  
    技术主义流行于20世纪的工业社会之中,成为支配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知识就是力量”的技术主义知识立论,在学理层面上消解了人的道德责任;技术意志取代人的自由意志,在伦理层面上消解了人的道德责任;社会生产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标准化和科层制,在操作层面上颠覆了人的道德责任;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拒斥了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中西伦理思想史研究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
    方立天
    2004(1): 31-34. 
    摘要 ( )   PDF(970KB) ( )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值得探究,我们拟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以孝道为例来论述中国佛教是怎样与中国重家庭、重孝道的礼法制度相协调,使中国人认同佛教也是讲孝的;其次是着重通过对佛教道德规范内涵的分析,揭示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再次是阐述中国佛教伦理对现代人类社会的三大矛盾,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缓解、转化作用,从而肯定其内在具有的现代社会意义。
    试析道教劝善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乐爱国
    2004(1): 35-39. 
    摘要 ( )   PDF(987KB) ( )  
    道教劝善书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教化书,其中所述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仅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推广到调节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张自然界生命的平等性,倡导“贵生”的生命情怀,提出“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生态伦理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具有神学特征的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佛教果报理论与《聊斋志异》伦理思想
    胡遂
    2004(1): 40-45. 
    摘要 ( )   PDF(994KB) ( )  
    佛教果报理论与伦理观念的总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聊斋志异》叙述得最多的就是善恶之业,果报不爽,在劫难逃的故事。概言之,作者不仅借助佛教善恶报应的因果理论来宣说一定的纲常伦理观念,而且也借助佛教的因果规律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使之更合乎情理。从而使人们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更加明确遵守纲常伦理的重要性,增强社会道德的责任感,自觉修善积德,防恶止非,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
    论曼德威尔的“私恶即公利”
    聂文军
    2004(1): 46-51. 
    摘要 ( )   PDF(1002KB) ( )  
    曼德威尔的“私恶即公利”具有矛盾性和过渡性。他既肯定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私利对公利的促进,私利与公利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在价值评价上又采取了矛盾的形式,仍然认为私利是一种“恶”,不能摆脱或抛弃基督教禁欲主义的伦理体系。曼德威尔的思想,为斯密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及其伦理性质的论证提供了准备,在对私利或个人利益的伦理评价上,他的“私恶即公利”的思想成为由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中间环节。他的这一矛盾的命题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个人利益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应用伦理学研究
    论 “自然剃刀”
    颜青山
    2004(1): 52-56. 
    摘要 ( )   PDF(997KB) ( )  
    直觉地看,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我们的行为应该有利于或无害于生态系统。然而,这个原则却在认识论和价值论上都存在着困难,首先,我们无法在原则上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否有利或无害于生态系统,其次,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生态学知识可以充分地推出这个积极的原则。因此,“自然剃刀”的消极原则是:如无必要,不应该增加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预。
    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的伦理反思
    强以华
    2004(1): 57-60. 
    摘要 ( )   PDF(953KB) ( )  
    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建构的经济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逻辑一致的理想的客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通过排除经济行为主体的伦理动机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非本质因素,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道德贫困,导致了两难选择的伦理困境。因此,必须变革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用“生活的逻辑”置换“资本的逻辑”,依据“生活的逻辑”保持经济增长与人类美好生活之间合理的伦理张力,从而走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的伦理困境。
    论“以善为本”的出版理念
    黄富峰, 高平平
    2004(1): 61-64. 
    摘要 ( )   PDF(963KB) ( )  
    出版理念是指出版主体关于出版价值的根本性的判断,“以善为本”就是以促进社会公益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核心,它不仅为出版活动提供道德理想,而且为出版活动提供良好秩序。
    经济伦理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
    张芙华
    2004(1): 65-68. 
    摘要 ( )   PDF(966KB)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经济伦理学道德建设。经济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这两个层面上,实现构想一种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相结合、广泛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结合的经济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经济伦理保障。
    诚信研究
    地域文化偏见中的企业诚信论纲
    朱金瑞
    2004(1): 69-72. 
    摘要 ( )   PDF(953KB) ( )  
    企业诚信既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在企业诚信度的建立中,一方面企业要把诚信作为一种资本来经营,另一方面企业所在地区政府提高公信度和政府职能诚信化、加快全国大市场的形成、克服信息不对称和阻隔等都是克服文化偏见和实现地域文化与企业诚信良性互动的要件。
    诚信与公民社会散论
    曾建平, 余小江
    2004(1): 73-78. 
    摘要 ( )   PDF(1003KB) ( )  
    “诚”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本体特性之义和德性之义,“信”具有主体对客体的态度,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行为,客体对主体的状态三种情形,“诚”与“信”之间略有差异。诚信不完全等同于信用,诚信的特点是主观性、渐成性和根本性,信用之所以具有伦理品格是由它的时间差、不确定性和不充分性等特性来决定的。公民社会异于威权社会,它是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在平等交往、契约自由、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公民社会,诚信具有广泛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学理根据。维护公民社会的诚信要注重社会机制的建设。
    德育课程教学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
    龙静云
    2004(1): 79-84. 
    摘要 ( )   PDF(973KB) (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对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环节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广大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围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有效开展法治、德治教育;在方法论上实现由以义务为起点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变为以权利为起点的思想道德教育,由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变为以利益赏罚为载体的思想道德教育。
    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
    何艺, 檀传宝
    2004(1): 85-88. 
    摘要 ( )   PDF(966KB) ( )  
    诺丁斯是关怀伦理学和关怀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关怀伦理学是关怀教育思想的基础。它主张学校要以关心学生为首要任务,以培养学生成为关怀的人为目标,围绕不同的关怀中心组织了一套课程,并提出了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关怀教育思想可以视为关怀伦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论环境道德警示教育
    周晚田
    2004(1): 89-92. 
    摘要 ( )   PDF(953KB) ( )  
    警示教育既是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它有助于环境道德认识的内化、生态忧患意识的催化、环境道德观念的强化和环境道德行为的良化。警示教育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与警告提示相结合、重点警示与一般劝导相结合、法规惩治与制度引导相结合和社会警示与学校训导相结合的原则。
    探索与争鸣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构成、内容与转变——兼与朱贻庭教授商榷
    贾新奇
    2004(1): 93-99. 
    摘要 ( )   PDF(1019KB) ( )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由两大部分构成,即精英阶层的经济伦理和大众阶层的经济伦理。这两部分有不同的来源、内容和表现方式,因此在近现代也有不同的变革轨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变革重点,现今应放在农民阶层的经济伦理方面。朱贻庭教授的《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论纲》一文中的一些观点,值得进一步讨论。
    恶“德”——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
    吴灿新
    2004(1): 100-105. 
    摘要 ( )   PDF(986KB) ( )  
    人类竭尽所能,在最大的限度上去减少各种罪恶,其中,包括恶“德”的手段在内。为了更好地运用恶“德”这种手段,加强对它的研究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域外轮苑
    麦金太尔论给予和接受的德性
    龚群
    2004(1): 106-109. 
    摘要 ( )   PDF(968KB) ( )  
    在人类共同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总是处在一种给予和接受的关系之中,因此,也就需要一种给予和接受的德性。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考察了这类德性。包容着具体的公正慷慨的接受和给予的德性实践是我们自己共同体的基本实践,对于共同体的共同生活起了它所起的作用。
    研究生论坛
    论责任与信任
    谢军
    2004(1): 110-114. 
    摘要 ( )   PDF(985KB) ( )  
    责任与信任都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作为理性存在的理性要求。人的存在本质上既是孤独的,又力图摆脱孤独。孤独使人具有责任意识,成为道德的存在,摆脱孤独使人获得信任;责任与信任都与他者紧密联系,责任是为他者而存在,信任是与他者之共在;信任是社会交往的前提,保持信任虽不出于责任但却合乎责任,因而也具有道德价值。
    会议综述·新书评介
    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年会暨全国党校系统“政治伦理与干部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孙向军
    2004(1): 115-116. 
    摘要 ( )   PDF(926KB) ( )  
    代际关系的伦理建构——《伦理的代际之维》评介
    龚天平, 尹伟中
    2004(1): 117-119. 
    摘要 ( )   PDF(929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