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政治伦理研究
    政德——政权兴亡的生命线
    陈瑛
    2004(2): 5-10. 
    摘要 ( )   PDF(1265KB) ( )  
    中国自古就存在政治伦理,即“政德”。汉初的思想家们更加重视“政德”,将其视为一切政权的生命线。
    伦理学原理研究
    论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伦理的发展(下)
    陈楚佳
    2004(2): 11-18. 
    摘要 ( )   PDF(1329KB) ( )  
    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会给人类的伦理带来诸多新变动、新发展和新要求,因此,科学地分析信息化生产方式的产生对资本的益与忧,正确地看待信息化生产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发展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任务。
    论道德现象的特点
    孔润年
    2004(2): 19-24. 
    摘要 ( )   PDF(1257KB) ( )  
    从道德存在论看,道德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地域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道德价值论看,道德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从道德认识论看,道德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从道德实现论看,道德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摹仿与原始社会中的伦理道德
    聂运伟
    2004(2): 25-28. 
    摘要 ( )   PDF(1237KB) ( )  
    摹仿在人类原始文化中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传统的解释多集中在美学领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摹仿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在原始社会伦理道德意识的起源、形成和传承中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
    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
    陈独秀伦理革命评析
    伍玲玲
    2004(2): 29-35. 
    摘要 ( )   PDF(1276KB) ( )  
    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伦理革命在其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对其伦理革命的思想进行评析,能够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生”对儒家伦理的意义
    杨清荣
    2004(2): 36-39. 
    摘要 ( )   PDF(1241KB) ( )  
    “生”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儒家的许多范畴和命题基本上都能从“生”中得到说明。只有正确理解“生”的内涵和意义上,才能准确理解“中庸”、“仁”、“忠恕之道”和“天人合一”的含义,也才能把握儒家重精神情操的思想特征和推己及人的行为方式。
    传统思想中的“礼”和“礼仪”——兼论“礼”和“礼仪”的道德功能
    蒋景萍
    2004(2): 40-43. 
    摘要 ( )   PDF(1240KB) ( )  
    我国对“礼”和“礼仪”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传统道德中许多关于“礼”和“礼仪”的论述,包含着合理的思想内核。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笔财富,充分发挥它的道德功能,广泛地开展礼仪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价值取向
    王志刚
    2004(2): 44-47. 
    摘要 ( )   PDF(1244KB) ( )  
    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门派,其内容博大精深,影响广泛而久远,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可归纳为“内圣外王之道”。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阐释在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涉及内修与外用、中学与西学等关系。“内圣外王”作为价值观,其本体论依据为天人关系论中的“天道”或“人道”本体论,其认识论依据为内在超越思路和“知行合一”观念。
    西方伦理思想史研究
    普遍的正义如何可能——柏拉图正义论及发微
    晏辉
    2004(2): 48-54. 
    摘要 ( )   PDF(1274KB) ( )  
    柏拉图试图解决正义是什么、正义如何可能和正义是何种价值这样一些根本问题,其提问题的方式、解决路径都是柏拉图式的。有借鉴意义的是正义植根于心灵深处的土壤以及社会供给正义的途径。实现正义是一个艰难且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推进民主进程、使正义理念扎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深处,相对正义的社会才会被建立起来,基于此种理念之上的用以保证、体现和实现正义的制度才会被设计出来。
    应用伦理学研究
    论我国社会经济与道德的协调发展
    刘秀芬, 张文彦
    2004(2): 55-58. 
    摘要 ( )   PDF(1238KB) ( )  
    经济与道德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来说,不仅在于它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忠告;更在于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现实要求和基本规律;还必须选择现实的实现途径,一是作出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二是作为有机统一的实践过程,三是变成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心理和行动。
    以“法德共治”多重机制塑造市场主体的德性人格
    张卫国
    2004(2): 59-63. 
    摘要 ( )   PDF(1229KB) ( )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在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诚信必须人格化,转化为德性人格,这样才会行之有效。 德性人格不仅是协定“契约”的普遍准则,而且还更应该是市场主体的内在素质。德性人格的形成,唯一可靠的现实途径,就是在法德共治条件下,形成德性人格生长的多重机制。
    “自杀”: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
    冯卫东
    2004(2): 64-67. 
    摘要 ( )   PDF(1248KB) ( )  
    自杀现已成为人类死亡十大原因之一,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而,从政治、经济、社会、疾病、文化等多视角来寻找自杀的外部原因,对探究这个重要的伦理问题是有益的。
    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唐中明
    2004(2): 68-71. 
    摘要 ( )   PDF(1237KB) ( )  
    在当代社会,“德治”的作用日益彰显,而“德治”的重要内容就包含着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从政道德,也就是“官德”。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有其深刻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诚信观和家庭观。
    诚信研究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诚信原则
    刘可风, 汪锋
    2004(2): 72-75. 
    摘要 ( )   PDF(1240KB) ( )  
    诚信是一种美德,这已经是不需要讨论的。但是,在市场经济领域,无论从道德功利主义推出的诚信原则,还是从道德理想主义推出的诚信原则都不具有普适性。因此,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原则应该是一种保持必要张力和弹性的有限诚信,这种诚信原则既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又是培育手段和目的价值相统一的理想诚信精神的逻辑起点。
    论信用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
    王淑芹
    2004(2): 76-80. 
    摘要 ( )   PDF(1251KB) ( )  
    良好社会信用形成的非自发性和我国目前失信对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阻抑性,凸显了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立足于信用环境的创设,我们认为,必须提出了信用建设的四大保障机制:法治机制、监管机制、信息公开机制、教育机制,以促人们循善而为。
    德育课程教学研究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接受机制
    程新英
    2004(2): 81-84. 
    摘要 ( )   PDF(1239KB) ( )  
    大学生三观形成过程是与接受对象和接受环境互动的过程。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意志品格决定着其三观接受倾向及信念内化的过程。三观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影响着其被接受的程度。而接受环境具有验证、巩固或修正、改变原有的三观观念的作用。应赋予三观以更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内涵,增强其理论创新和与现实的贯通性。
    探索与争鸣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试论传统道德教化价值目标的现代性转向
    刘铁芳
    2004(2): 85-90. 
    摘要 ( )   PDF(1274KB) ( )  
    建立在宗法血缘等级和农耕文明之上的、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伦理教化传统具有浓郁的道德理想主义质素,并成为我们现代性历程中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在走向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反思道德理想主义,又不陷入道德虚无主义;既不保守,也不激进;超越致用的思维,以辩证的心态来思考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伦理价值问题。
    域外轮苑
    对话学习与道德教育论
    (韩)金钟文
    2004(2): 91-96. 
    摘要 ( )   PDF(1277KB) ( )  
    C.O.Schrag的哲学解释学和K.J.Gergen的社会结构主义等理论对我们阐明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对话学习理论具有启发性。对话学习是我们能够开创美好未来的最佳教育理论。人类是通过对话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人类的未来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惟有对话才能把这种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和可能性,并且把未来的可能性转化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表现自己并得到成长。对话是通过语言的相互交流、相互解释和相互理解来达到共识的过程。另外,对话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文化的过程。学生在面对面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对话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新的理念。通过这种对话过程,学生将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人生,也将创造出道德的和美学的文化共同体。活生生的对话使你和我成为“亲近的我们”,使共同体的生活更具有道德性和创造性。总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对话学习教育理论的实施将有力地推进学校、国家和人类的充满道德和创造力的文化共同体。我们社会和教育现状也要求,必须要从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转向以学生对话为中心的新的教育体制。
    研究生论坛
    论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性
    彭柏林, 李兴
    2004(2): 97-102. 
    摘要 ( )   PDF(1280KB) ( )  
    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性。道德内化是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的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支配着公民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道德内化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他律和自律、受动性和主动性有机统一的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所以,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他律机制和自律机制、灌输机制和接受机制、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于以德治国的几个问题
    钱俊君
    2004(2): 103-109. 
    摘要 ( )   PDF(1291KB) ( )  
    当代我国实施的以德治国需要正确认识传统德治思想的合理因素,同时又必须对传统德治思想作批判性的超越,意识到以德治国与传统德治的差别,并坚持走德法兼治的道路,加强官德、民德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道德的建设。
    罗尔斯“分配的正义观”与诺齐克“持有的正义观”对照研究
    刘须宽
    2004(2): 110-117. 
    摘要 ( )   PDF(1309KB) ( )  
    分配正当性的根据是什么?人的基本权利与平等的要件如何分配才是符合正义的?罗尔斯和诺齐克从两个向度上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罗尔斯从平等的权利出发,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来取代功利主义,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否则就应当平等。并要求依据“公平的正义原则”分配公共资源和自由体系;诺齐克从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平等,否则就应当不平等,通过“资格”理论确立“持有”的正当性。在功利主义、财产权、国家的作用、自由平等、分配模式和社会稳定的意义等方面,罗尔斯与诺齐克的观点也各有契合与对立。
    会议综述
    “经济伦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术研讨会述评
    顾逊里
    2004(2): 118-119. 
    摘要 ( )   PDF(1194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