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伦理学基础理论
    伦理视角下的感恩行为分析
    冯开甫, 刘利才
    2014(3): 1-4. 
    摘要 ( )   PDF(638KB) ( )  
    感恩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道德要求,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个体感恩美德的修炼是为了个体更好地生存,社会感恩规范的形成是为了社会的更好发展。人们的感恩表现,既有外在的感恩要求对其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又有个人内在道德素质的升华,社会感恩要求只有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感恩这一道德的价值意义。感恩行为的表现需要良心的驱使,其发生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通过学习或自我修养而积累的质和量。
    转型社会的道德秩序及其整合
    陶建钟
    2014(3): 5-8. 
    摘要 ( )   PDF(635KB) ( )  
    道德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种内生变量,并以基础秩序的形式发挥着重要功能。道德与制度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道德诉求应当成为制度构建的共识。转型社会秩序下,更需要非制度化的道德作为基础性的力量加以整合。这种整合包括契约与身份、多元与个性、个人与社会及多元秩序供给的整合,道德秩序的扩展与演进表现为自发自然的社会行动秩序。
    论社会结构、道德实践和道德有效性
    任辉
    2014(3): 9-14. 
    摘要 ( )   PDF(886KB) ( )  
    伦理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命题,一个是道德原则问题,在时间跨度和地域广度的涵盖上,确立尽可能广泛适用的伦理学准则标尺;二是道德有效性问题,也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讨论道德的实践性问题。在道德原则问题上,能充分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状况,而在道德实践有效度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能够反映此等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度,也同时可以反映一个特定社会总体面貌。在伦理规范和道德实践有效度之间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组织结构,也就是道德主体的社会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设定。在这方面,世俗社会和宗教社会截然不同。造就这种差异的根源是具有原初性的历史文化。
    论现代性的伦理范式
    左志德
    2014(3): 15-18. 
    摘要 ( )   PDF(533KB) ( )  
    现代性指在理性的前提下对合理性的追求和论证这样一种性状。伦理架构的前现代范式表现为一个三重结构:未受教化的人性、伦理学的训诫、为实现某目的而可能所是的人性。而现代性的伦理范式则失去了目的性的人性概念,它转身去寻求对伦理训诫的理性证明,力图为伦理道德奠定一个理性的基础。此种论证经由休谟到康德再到边沁,其对于合理性的论证昭示了现代伦理范式所能到达的高度及其深层特征。
    国内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及展望(1978-2013)——以文献统计分析为基础
    李志强
    2014(3): 19-25. 
    摘要 ( )   PDF(1957KB) ( )  
    在全面掌握国内马恩斯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些文献进行分门别类的数据统计分析,并以研究主题为依据,概述国内本领域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未来研究的理论增长点,以期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伦理思想
    论王充的天人观及与荀子之关系
    强中华
    2014(3): 26-31. 
    摘要 ( )   PDF(911KB) ( )  
    王充的天人观与荀子颇相似:在视天为自然之天,否定天的人格力量,反对灾异说、瑞应说,合理解释祭祀、卜筮的文化内涵等方面,二者颇类似。二者之异主要表现为:荀子只是笼统否定天的人格意志,批评灾异、瑞应说,王充则力图从事实角度分析这些论调的虚妄;对于各种虚妄论调产生的人文原因,王充的分析也比荀子深刻得多;不过,王充虽然否定天的人格力量,但又构建了以“命”为中心的虚妄之说。
    告子人性论辨析
    黄启祥
    2014(3): 32-39. 
    摘要 ( )   PDF(950KB) ( )  
    朱熹、牟宗三和唐君毅都倾向于把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等同于性可善可不善论。针对这种倾向,本文首先分析这几位哲学家对于告子人性论的理解及其存在的困难,初步澄清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与性可善可不善论在人性设定上的差异,即性可善可不善论所隐含的人性论可以是性无善无不善论,也可以是性善论、性恶论乃至善恶潜在混合论。然后通过考察和辨析告子的仁内义外学说,揭示它与性无善无不善论之间的内在关联,借此呈现性无善无不善论与性可善可不善论在善恶产生途径上的差别,即性可善可不善论认为一个人的善恶是由环境造成的,而性无善无不善论则认为一个人的善与恶取决于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本性,所以告子有不动心养气之说。
    情理主义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危机”
    郭卫华
    2014(3): 40-44. 
    摘要 ( )   PDF(785KB) ( )  
    现代社会中,理性的滥觞,特别是经济理性、科技理性的共生互动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人类也随之陷入到“碎片化”的道德困境中。自然情欲的急剧膨胀以一种强大的破坏力解构着伦理世界中个体与实体的统一,伦理感的飘零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伦理之痛。同时,经济理性对个人利益的推崇以及科技理性对“实然世界”的深度探索也将人们从具有神圣性的意义世界抛回到世俗世界中。“精神”的失落成为现代中国遭遇的现实危机。而危机背后的根源实为“理”的独霸,“情”的失语!因此,要化解这场精神危机,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实现“情”与“理”的生态互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精神”为内核、以情理统一为人性基地的情理主义传统为我们走出现代精神危机提供了富有建设意义的启迪。
    魏晋南北朝时期忠德嬗变之管窥——以东魏、北齐为例
    桑东辉
    2014(3): 45-50. 
    摘要 ( )   PDF(1102KB) ( )  
    肇始于先秦、初步完型于汉代的忠德在汉末至隋唐的三百余年中,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但作为三纲之首的忠德,在乱世道德废弛中并没有因此而湮没,反而在王朝更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弘扬。东魏、北齐作为魏晋南北朝中后期的短命王朝,其忠德状态和内涵变化比较有代表性地揭示出忠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嬗变轨迹。
    西方正义理论
    人为之德与财产权利:休谟正义理论述评
    靳继东
    2014(3): 51-57. 
    摘要 ( )   PDF(1041KB) ( )  
    正义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道德基础之一。从人的本性出发寻求正义和政治的根据,是近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传统。由于人的自私心和同情心以及财富的相对稀缺,以财产权为核心的正义规则产生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可能的。尽管正义是人为造就的德性,但它并非出自理性的设计,而是源于在利益基础上的道德感觉。实现和维护这些正义规则,对政府的功能和形式等政治安排提出了根本要求。
    论“正当优先于善”的道德形而上学前提
    王艳秀
    2014(3): 58-64. 
    摘要 ( )   PDF(974KB) ( )  
    现代化的祛魅与现代国家的形成导致了正当与善分离以及政治与道德的双重分离,从而使正当性陷入危机之中。康德“正当优先于善、道德优先于政治”的思想从正当的形式条件入手进行正当性证成,奠定了现代政治的基调与方向。罗尔斯拒绝了康德哲学的形而上学前提,从“合理经验主义”出发对康德哲学进行修正,反而流于历史主义或相对主义。因此仍然需要回到对道德形而上学前提的辩证理解中去为“正当优先于善”奠基。
    罗尔斯正义之学的嬗变——从安德森的批判谈起
    宋大平
    2014(3): 65-69. 
    摘要 ( )   PDF(793KB) ( )  
    自《正义论》至《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约翰·罗尔斯以其毕生所学构筑起来的正义之学发生着嬗变。左翼评论家佩里·安德森指出,罗氏哲学陷入了悖论,是因为其在推理逻辑上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随着罗尔斯不同作品对正义之学的修正,其思想出现了前后矛盾,背后的根源是罗尔斯在学术参考范围、思想时代性和资产阶级世界观方面的局限性。但回到罗尔斯正义之学的起点,可以发现,与以功利主义者为代表的因果论者大有不同,像罗尔斯这样的道义论和德性论者坚持,个人行动和组织社会基本结构的出发点,不是其带来的功利的结果,而是道义上需坚持的价值和原则,是这个社会结构所能培养起来的公民的美德。
    环境伦理
    摈弃控制自然观:从代际剥削走向代际公平
    秦立春
    2014(3): 70-73. 
    摘要 ( )   PDF(636KB) ( )  
    控制自然观是人类从恐惧自然中演化而来的,是代际剥削意识的根源。控制自然首先要控制工具和控制使用工具的人,代际剥削必然产生。摈弃控制自然观,建立生态政府,遵从生态规律,提倡代内公平、崇尚代际关怀、代内节约储存、发挥代际创造,才能从代际剥削走向代际公平。
    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获奖作品中的环境伦理思想探析
    陈学谦
    2014(3): 74-79. 
    摘要 ( )   PDF(1009KB) ( )  
    在世界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阵营中,美国作家占有一定的份额,而他们的作品的世界影响力也是公认的.本文选取美国获奖作家谱系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结合时代背景和民族特色,分析了他们作品中的环境伦理思想,挖掘这些思想背后所表达的环境价值关切,分析“文以载道”对于推动环境伦理走向实践的重要意义。
    网络伦理
    网络乱象的伦理拷问
    陈曙光
    2014(3): 80-86. 
    摘要 ( )   PDF(1077KB) ( )  
    网络社会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虚幻天国,本质上它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延伸了的现实社会。网络社会层出不穷的网络乱象是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动态交互的结果。作为伦理危机的表征,网络乱象有其深层的现实根源。网络社会的伦理危机,从表现形式来看,既表现为观念的危机,也表现为制度的危机、行为的危机;从本质层面来看,网络伦理危机既是虚拟社会的危机也是现实社会的危机,既是“社会的人”的危机也是“人的社会”的危机,既是“传统”的危机也是“现代”的危机。构建健康的网络伦理秩序,应当坚持伦理道德“两相宜”、法律制度“两适应”、社会监管“两推进”、义务责任“两结合”等基本原则。惟其如此,“线上”和“线下”的人才能都是有德之人,“真我”和“虚我”的人才能都是守法之民,“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才能都是洁净的空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维度
    段文灵
    2014(3): 87-92. 
    摘要 ( )   PDF(853KB) (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个伦理维度。这不仅指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关,而且指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十分重要,凸显其伦理维度更显得紧迫。要达到这一目的,既需要处理好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也需要充分考虑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特征,并赋予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新的内容。
    性别伦理
    性别伦理视域下女性自我观的建构
    李景春
    2014(3): 93-99. 
    摘要 ( )   PDF(1104KB) ( )  
    人类性别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渐打破了女性“缺席”和“失语”的沉寂局面,为争取权利、地位、尊严而斗争的女性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全面觉醒。由于长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女性在经济领域的价值错位、政治领域的价值缺失和文化领域的价值扭曲,是当前制约女性自我观建构的巨大屏障。以性别伦理视角观之,性别平等是女性自我观建构的前提,性别公正是女性自我观建构的关键,性别和谐是女性自我观建构的愿景。
    蒲士的性别伦理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顾涛
    2014(3): 100-108. 
    摘要 ( )   PDF(1490KB) ( )  
    英国社会学家蒲士(Meyrick Booth)所著Woman and Society的中译本《妇女解放新论》于1931年在中国出版,对20世纪30年代新贤良主义论战的演生具有开启之功,中国妇女解放之受质疑的社会影响力正由此肇端。蒲士此书在分析欧美激进的妇女运动之积弊中辟一新境,径由两性生理、心理异质论,直贯入女性人格之塑造与伦理道德、种族绵延等范畴。蒲士的学说是在吸收了西方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产生的,在传入中国以后一度生根,蝉蜕出一种本土化的理论体系,即潘光旦的“位育论”。潘先生的这一理论虽涵盖富赡,然推究其肯要,终以培育人格品性、改善民族品质为归宿。所有这些,均无法用“妇女回家”作简单化的逻辑框定。
    探索与争鸣
    企业社会责任再定义
    戴艳军, 李伟侠
    2014(3): 109-113. 
    摘要 ( )   PDF(1326KB) ( )  
    作为企业与社会领域的核心概念,企业社会责任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通过对CSR研究现状和成果的考察和梳理,提出企业价值决策的伦理基础是制约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核心难题。在分析了义务论、功利主义和美德伦理的功过利弊的基础上,基于实用主义道德哲学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共同进行的价值决策过程”。
    论老年保障道义基础的传统资源
    王翠绒, 豆小红
    2014(3): 114-118. 
    摘要 ( )   PDF(739KB) ( )  
    道义基础研究就是要为老年保障的道德合理性和正当性进行辩护和论证,为老年保障寻求道德根据和价值支撑。全面审思伦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得知,道义是老年保障的价值源流和理论支撑,是老年保障的首要道德基础,在道德基础中处于主导地位。道义是一个多元复合概念,需综合“仁爱”思想、“兼爱”思想和“贵己重生”思想的精华。
    信息化战争视阈下武器“慈化”愿景的实践困境
    刘轶丹, 曾华锋, 张煌
    2014(3): 119-122. 
    摘要 ( )   PDF(766KB) ( )  
    以精确制导武器与非致命武器为代表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提升了作战目标的区分性、作战手段的可控性以及作战结果的可预期性,为信息化战争勾绘出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慈化”愿景。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一“慈化”愿景不仅面临诸多技术方面的瓶颈,而且也引发了道德层面的困境,在作战目标的区分环境方面体现为现实与虚拟的两难困境,在作战手段的运用方面体现为致命与致伤的两难困境,在作战结果的预测方面体现为已知与未知的两难困境。
    论抗战音乐作品中的爱国主题
    曹玲玉
    2014(3): 123-129. 
    摘要 ( )   PDF(1272KB) ( )  
    抗战音乐是中华民族抗战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唤醒民族自强信念、自尊品格和英雄气概为主基调的抗战音乐形塑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唱出了83年前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无分南北无分老幼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守土决心的中华国魂与中国气派,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共济时艰和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起到了凝魂聚魄、同仇敌忾、奋不顾身、所向披靡的巨大作用。承继并弘扬抗战音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道德治理”辨析
    孙欢, 廖小平
    2014(3): 130-133. 
    摘要 ( )   PDF(590KB) ( )  
    学者们将党中央提出的“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大决策归纳认定为“道德治理”,这是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特殊语境下,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认识的新发展。道德治理强调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治理中的作用,它是道德的治理与法的治理的统一。道德治理是德性的治理,以制度的德性、权力的德性和官员的德性为保障,目的在于实现善治。道德治理首先需要对现有道德规范体系自身进行治理,即要建设优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和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
    局部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张振
    2014(3): 134-138. 
    摘要 ( )   PDF(756KB) ( )  
    局部执政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思想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肯定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执政主体的执政道德、不断加强执政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为执政伦理建设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所开展的执政伦理建设为中国共产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直至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执政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议综述
    理论创新的大胆尝试——读唐代兴教授的新著《生境伦理学》
    谢超
    2014(3): 139-140. 
    摘要 ( )   PDF(306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