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马克思“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论断的溯源与释义
    寇东亮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1): 1-7.  
    摘要2754)      PDF(pc) (1383KB)(408)    收藏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康德”主义思想谱系中,存在一种“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这一逻辑内蕴一种对劳动的偏见和蔑视。洛克、斯密、黑格尔等确立劳动作为市民社会以及人之生成的建构性原则的地位和意义,但劳动总体上被归结为“谋生手段”,因而在根本上并未突破“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马克思超越“实践—劳动”二元论传统,通过融通劳动概念与实践概念,阐明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内涵、本质和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劳动,就其基本内涵和本质规定而言,是以人的能力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活动;就其价值立场和承载主体而言,是基于消灭劳动剥削的“人人都必须”承担的社会活动;就其历史延展和实现条件而言,是在人类社会辩证运动中不断生成的历史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苏格拉底论德性是否可教
    田书峰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61-67.  
    摘要1049)      PDF(pc) (1628KB)(315)    收藏
    对苏格拉底来说,“德性即知识”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结论就是:德性是可教的,因为德性的知识本质决定了德性是可教的。但是,苏格拉底所理解的德性的“可教”与智者所理解和实践的德性的“可教”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德性的教授并不是一种如智者们所说的技术性的知识兜售或转运,相反,苏格拉底在《美诺》中通过“回忆说”提出,德性是可教的与知识源于人的内在本性并不冲突,而是并行不悖的。德性的可教性在于教育者通过与学徒的活生生的问答式对话和交流帮助他回忆起已然存在于自己心灵中的德性知识,这也就是“λóγον διδóναι”(给出原因性的解释)的过程。如此,学徒能够从游移不定的模糊意见状态进入到稳固不动的明晰知识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近亲属权利表达逻辑的伦理维度
    曹贤信, 贺田田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2): 134-141.  
    摘要497)      PDF(pc) (1644KB)(287)    收藏
    婚姻家庭编是以关爱伦理为基点展开近亲属的个体权利规则。夫妻关爱伦理的实践内涵是“互爱互信”“恩爱相待”,法律内涵体现为“平等”“互爱”,强调以独立、平等的反分离的牵引力来实现夫妻之间的恩爱有常。亲子、“手足”、祖孙等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逻辑是基于“仁爱”之“爱”(单向的顺爱)和“仁爱”之“仁”(逆向的感恩的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有序”的“爱”而展开的。实然层面,婚姻家庭编确以“和”为“航向标”指引着条文的修增,如为“恩爱有常”“仁爱有序”修增了正向规则、负向规则。应然层面,未来修法时还应当继续践行以“平等”为前提条件、以“爱”为内核要求、以“和”为目的要求的现代家庭伦理三原则,着重以关爱场域为“家庭”“家人”构建“优良家风建设”的主体要素,以“协力互助”为“恩爱有常”划定合理的“同居共财”界限,以“家顺人和”为其他近亲属“仁爱有序”添“砖”加“瓦”,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意蕴
    曾建平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1): 9-16.  
    摘要469)      PDF(pc) (1565KB)(151)    收藏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包括领导力量的无私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价值追求的人民性、利益分配的公正性、政治权利的正当性、国际行为的道义性等。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摒弃了以“单一”的思维、“单面”的人、“单层”的富裕、“单向”的模式、“单边”的世界为表征的西式现代化逻辑,领导人民成功探索推进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有效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面临的个人与集体、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等伦理困境,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道德境界,即文明高度上的全新性、实践向度上的全面性、社会温度上的全民性、覆盖程度上的全域性、民主广度上的全程性、国际维度上的全景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看儒家公共性思想意蕴
    杨肇中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4): 59-67.  
    摘要433)      PDF(pc) (1370KB)(113)    收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乃儒家义利之辨的经典言说。历代儒者对此皆有诠释。大体来说,其诠释进路有两种:先秦及汉儒进路与宋明儒进路,前者重“位”,后者重“德”。实际上,该言说蕴含着儒家“内圣外王”的整全性逻辑结构,故而主张“位”“德”共在。因为言位不言德,失却王道政治之内在德性依凭;言德不言位,无法凸显儒者经世之命意。它不仅是对“修己”之君子德性伦理规范的宣示,而且是对“安百姓”之君子政治的治理技艺原则的强调。儒家对于“义利”关系,大多不作截然对立的理解,而是倾向于义利兼顾,抑或义利合一。在宋明理学的言述中,义利虽有对立意味,但其有特定语境在:在纯然以德性定义“君子”“小人”的基础上,将义利关系转换为公私关系,亦即是天理(公义)与人欲(私利)关系,表现出一种道德严格主义的理论意向。其终极目的则在于建构理想的公共社会政治秩序。儒家义利之辨中的公共性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治理秩序的建构,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规范理论的新发展
    李家莲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6): 72-80.  
    摘要420)      PDF(pc) (1414KB)(158)    收藏
    作为以道义论和后果主义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的替代品,美德伦理学以为道德确立规范为己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美德伦理舞台上先后出现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和多元论美德伦理学。然而,以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和多元论美德伦理学在基于美德概念为道德建立规范理论的过程中却屡显举步维艰。在综合评价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同时,通过对克里普克的指称固定理论进行改造,以斯洛特为代表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运用移情机制为美德伦理学确立了具有先天特征的规范原则,使令人温暖或心寒的情感实现了从实然向应然的转变,把美德伦理学的规范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关于日本医学暴行的海外伦理学争鸣
    杨彦君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3): 110-117.  
    摘要410)      PDF(pc) (1501KB)(91)    收藏
    进入21世纪以来,海外伦理学者围绕战时日本医学暴行何以发生,是否可以避免人体实验大屠杀,美国是否回应以及应该如何回应,生命伦理学界的伦理反思与现实期待等主题展开了国际对话,日本、新西兰、以色列、美国、德国、俄罗斯和比利时等国学者相继参与其中,展开了学术界比较鲜见的激烈争鸣。海外学者从生命伦理学视角来审视、反思和回应上述议题,展开了极富成果的交流探讨,既呈现出他们的历史认识,又体现了其对当代社会的反思与期待。然而,在对话的过程中,这些海外伦理学者少有触及跨学科视野下的新成果,理应深刻认识到战时日本的人体实验是不折不扣的医学犯罪,亟须强化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契合度,提升伦理学与历史学的融合效果,应积极推动更多中国学者参与海外伦理学争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从苏格拉底转向看伦理学的性质与功能
    常永强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5): 63-69.  
    摘要374)      PDF(pc) (1518KB)(188)    收藏
    在笛卡尔之前,西方哲学的基调主要是由苏格拉底奠定的。苏格拉底完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转向,通常称之为伦理学转向。受阿那克萨戈拉启发,苏格拉底放弃了早年从事的自然哲学研究,转而在灵魂层面寻求真理。通过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伦理学与自然哲学进行比较,能够进一步看清苏格拉底发生哲学转向的原因和意义。他一方面扭转了真理探究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伦理学以坚实的本体论基础。如果说“善”理念是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那么,伦理学就是通达这一形而上学真理的方法论。这种哲学观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古代哲学,与之相对照,笛卡尔方法论转向以及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合法性则是需要我们重新加以反思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探析
    方杲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4): 74-81.  
    摘要372)      PDF(pc) (1345KB)(155)    收藏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集中体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认为幸福不仅是最高的善,而且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同时,又认为沉思是最大的幸福,这在学术界引起了长期的争辩。立足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以其思想整体为视域,结合人性论思想和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制度,可对他的幸福观进行解读。他的伦理思想是目的论和功能论的有机统一,幸福是人们的行为符合自己德性的活动,是个人善和城邦善的统一,沉思生活和政治生活都有其内在的价值,二者是统一的,因此,属人的幸福是沉思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统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对当今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的时代变迁、现状审视及逻辑建构
    李云峰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1): 127-134.  
    摘要355)      PDF(pc) (1378KB)(144)    收藏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变迁、“严格化”到“自由化”的功能变迁,在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建构新时代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需坚持以伦理自觉树立正确家庭伦理观,以伦理自信培育优良家庭伦理文化,以伦理自强健全现代家庭伦理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伦理意蕴与实践路径
    姜珂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6): 8-15.  
    摘要348)      PDF(pc) (1400KB)(102)    收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丰饶,也包含精神生活的充实,意味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今天,培养和激励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助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形成乡风美好、乡村和谐、乡镇繁荣兴旺和乡民奋发向上的发展局面。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将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实现新农人的身份转换、完成乡村文化的时代塑造、明确乡村发展的未来定位、保障乡村生活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体现了利民为本的初心使命、公正大同的社会构想、美好生活的终极向往;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多管齐下,从教育、文化、科技、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协同发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的伦理叙事
    陈雷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2): 9-15.  
    摘要339)      PDF(pc) (1373KB)(177)    收藏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中,与阐发唯物史观同步,马克思、恩格斯展开了他们的伦理叙事。与批判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这一特定的场景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叙事涉及人的自由发展、利己主义、功利论以及享乐哲学等议题。在批判施蒂纳的唯心主义伦理叙事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叙事彰显了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独具的价值和魅力,捍卫和发展了共产主义者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单就伦理叙事风格而言,与施蒂纳的长于诗性律动但短于说理有别,马克思、恩格斯则以沉稳和睿智的雄辩见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地球工程”引发的伦理争论:溯源、维度与反思
    邱惠丽, 李正风, 闫瑞峰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4): 96-103.  
    摘要314)      PDF(pc) (1367KB)(133)    收藏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备选方案,平流层气溶胶注入式地球工程在部署之前就引起了广泛的伦理争议。究其原因,在于地球工程的公共性、技术原理的集成性、人为介入的设计性、实验与部署的同步性、极大的不确定性,并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科技想象。地球工程的已有伦理争论被纳入哲学、宗教、技术、环境、社会五个不同维度的分析框架中,以呈现其整体性。地球工程引发的多维伦理争论,对于新兴技术的伦理与治理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需要构建伦理的软着陆机制,需要持有反思性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重释密尔伤害原则
    冯秀岐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1): 109-116.  
    摘要293)      PDF(pc) (1567KB)(119)    收藏
    伤害原则是密尔《论自由》的核心原则,也建构了现代人对自由及其界限的基本理解,因而,明晰伤害原则的内涵及有效条件至关重要。学界曾普遍认为,伤害原则的有效性依赖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的有效区分。但众多学者批评指出,个人的所有行为都必然影响他人,故并不存在纯粹涉己行为,因此,伤害原则是不切实际的教条。为了拯救伤害原则,研究者们从两条进路进行了辩护:一是坚持涉己和涉他行为的区分对伤害原则的重要性,同时调整区分两者的标准;二是认为伤害原则强调的是,干涉他人自由的唯一正当理由是防止非同意的伤害,而涉己和涉他行为的区分对伤害原则并不重要。但这两条辩护进路都未能成功,前者给出的区分标准无法令人满意,而后者则不符合密尔的文本。更好的辩护进路是,将伤害原则重新诠释为干涉他人自由的唯一正当理由是防止伤害他人。这种重释不但可以避免难以区分涉己和涉他行为的难题,而且能得到密尔文本的充分支持,足以拯救伤害原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自主性的悖论——试析关于康德自主性概念的两种诠释
    陈杨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76-84.  
    摘要287)      PDF(pc) (1584KB)(179)    收藏
    “作为自我立法的自主”的概念在康德的伦理学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地,康德论证说主体的自由意味着主体能够进行“自我立法”,即在行动上获得自主性,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在康德看来,只有自主的行动才是道德的。然而,根据以平卡德为代表的当代学者的诠释,这种自主性概念可能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悖论。为了解决这个悖论,科斯嘉德发展出了一套关于自主性的“自我塑造”的诠释。但是,这种新的诠释并不成功,仍然会引起新的悖论。康德所要求的自主性似乎在理性主体的第一人称维度很难实现。而利用心灵哲学中的“集体意向性”概念,自主性可以在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得到捍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伦理存在与德: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唐代兴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14-21.  
    摘要266)      PDF(pc) (1690KB)(271)    收藏
    伦理学虽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很成熟的学科,但诸如道德与美德、功利与道义、意愿与规范、权利与责任、动机与目的等根本问题至今仍处于待辩明的状态,而这种待辩明的状态也折射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的偏离和研究范围的模糊。梳理流行的各种关于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定义,可以揭示其偏离性根源所在,根据“符合性”和“对应性”原则,抉发并论证伦理学研究的自身对象,明确伦理学的研究范围:伦理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既不是善、德性,也不是道德、伦理关系或道德语言,而是能够统摄自然伦理和人类伦理的“伦理存在”;以此出发,规范伦理、美德伦理、功利论和道义论伦理方法,此三者整合建构起伦理学研究的开放性视域和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作为分配正义的优绩主义
    朱慧玲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3): 74-81.  
    摘要255)      PDF(pc) (1543KB)(146)    收藏
    主张按照优绩来分配社会基本善物的优绩主义,并不只是一种激励性口号;优绩主义的倡导者糅合了当代政治哲学中的诸多核心要素,试图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充分的分配正义理论。然而,这种糅合与调和带来的是更多的冲突与自相矛盾。这使得优绩主义不仅仅在现实中被称为陷阱或神话,在理论上也面临重重困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伦理精神
    邹海贵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4): 119-126.  
    摘要252)      PDF(pc) (1346KB)(122)    收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理论深刻的重大创造性构想,是关系全球化时代人类生存方式变革和伦理道德创生的深远文化哲学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多层次、多属性的分散型人类共同体,在本质上是一个精神共同体、伦理共同体,是当代突破民族国家限制的人类最高伦理实体。“两个前所未有”的生存境遇、全球一体化的存在方式变革,以及类主体性的凸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诞生的时代动因和生存论依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创生性的全球伦理精神,包括全球正义、全球责任、全球共享、全球宽容、美丽世界和全球协商伦理精神,六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存共生、共享共荣的道德立场和伦理导向,具有鲜明的新时代伦理气质、深厚的中华伦理气派、创新性的伦理价值跃迁以及前瞻性的类伦理变革等特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亚当·斯密的同情概念解析
    何鑫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1): 62-69.  
    摘要248)      PDF(pc) (1389KB)(134)    收藏
    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其定义上仍有争议,表现为两个问题:其一,同情是否是情感;其二,同情是否是情感理解能力。从斯密的文本看,同情是旁观者的情感,来源于想象的处境转换;然而,旁观者在同情过程中不一定会转换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同情不是对情感的理解或理解能力,而是为评价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合宜性提供参照。虽然否定同情是情感理解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斯密主张忽视他人的实际情感。相反,同情为有差异的个体情感创造了交流的基础,自我和他人在相互同情中达成一致,这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斯密通过对同情概念的不同诠释,开出了一条不同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建构之路。澄清同情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斯密的理论,也为涉及这一概念的其他研究(如镜像神经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论昔勒尼派的“快乐”
    陶涛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2): 39-47.  
    摘要243)      PDF(pc) (1439KB)(131)    收藏
    在古希腊伦理学中,昔勒尼派伦理学是唯一拒斥幸福主义的理论。他们基于一种主观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我们不能拥有对外在事物的知识,而只能理解自我内部的感觉。快乐与痛苦就是这样两种感觉。其中,快乐是导致感知的柔顺运动,也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由于他们过于强调感觉,因而他们认为只有当下快乐才是值得追求的,而对过去快乐的回忆、对未来快乐的期许都没有意义。进而,他们拒斥了一种对人生的整体性谋划,并认为肉体快乐优先于灵魂快乐,智慧与美德等都不过是获得快乐的工具等。昔勒尼派的伦理思想表明他们的快乐主义并非一种粗鄙的纵欲主义,而是一种更为极端的理性主义。他们理论中的许多特征也影响了诸多后世理论,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