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
    赵凌云
    2005(2): 5-10. 
    摘要 ( )   PDF(1227KB) ( )  
    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构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基点和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结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之一。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关联,揭示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质和社会主义与生态发展的兼容性,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尝试。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伦理维度
    陈芬
    2005(2): 11-15. 
    摘要 ( )   PDF(1209KB) ( )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的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既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又以系统的技术整体论超越了技术决定论,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在生产力的系统结构中实现的。在分析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时,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价值偏向,以制度批判超越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与伦理价值置于人类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在人类实践基础上融通了两者的关系。
    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小康社会与城市伦理精神
    王正平, 周治华
    2005(2): 16-21. 
    摘要 ( )   PDF(1247KB)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种伦理精神来支撑。本文将塑造城市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起来,认为作为时代进步表征的城市伦理精神是城市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基本价值目标。目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需要高扬八大城市伦理精神;从当代社会变化的实际出发,着力培育与时代进步契合的城市伦理精神的具体途径。
    关于全球伦理的哲学审思
    周可真
    2005(2): 22-30. 
    摘要 ( )   PDF(1278KB) ( )  
    全球化过程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迄今为止的全球化过程是资本主义利用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己发展的过程,此过程的社会实质在于资本主义全球化——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伦理全球化。然而,诸如反全球化浪潮之类的国际现象和国际事件表明,原来作为全球化之推动力量的资本主义,如今正在走向其反面,愈来愈成为全球化的阻碍力量了;而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更其表明资本主义再也不能按其固有的方式存在和发展了。因此,客观上要求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伦理——包括资本主义经济理性、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适应解决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需要,一种新伦理——生态伦理正在形成之中,它有望最终演变为取代传统资本主义伦理的全球伦理。
    经济全球化的若干伦理思考
    毛蔚兰
    2005(2): 31-33. 
    摘要 ( )   PDF(290KB) ( )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人类利益实现形式的转换与更新。经济全球化中,不同利益主体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要求,即全球伦理,以实现稳定的经济秩序和自身的利益。但全球伦理的实现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克服一系列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障碍,乃至冲破政治上霸权主义的干扰。
    社区伦理建设的基本思路
    高乐田
    2005(2): 34-37. 
    摘要 ( )   PDF(310KB) ( )  
    社区伦理是一种与社会伦理、职业伦理、家庭伦理相平行的应用伦理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特定的原则与内容。社区伦理的建设无论对于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推进民主进程,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伦理特征与本质分析
    戴木才
    2005(2): 38-42. 
    摘要 ( )   PDF(1212KB) ( )  
    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以伦理-政治为取向、以维护封建专制王权为核心的政治文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积淀,与现代政治文明有着根本区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批判专制主义政治的糟粕。
    “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秩序建构:先秦儒家的尝试
    段江波
    2005(2): 43-48. 
    摘要 ( )   PDF(1241KB) ( )  
    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秩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道德秩序是如何可能呢?本文以先秦儒家的努力来尝试回答此问题:从先秦儒家对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的认识,道德秩序的建构所应对的“欲”、“恶”的基本焦虑,以及传统道德秩序的“仁”—“礼”运行模式等方面来见证日常生活世界道德秩序的稳定性和规范化并非自然而然的,而是有一个自觉努力的建构的过程。
    论儒家文化的泛道德性
    李爱良
    2005(2): 49-51. 
    摘要 ( )   PDF(1160KB) ( )  
    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影响中国社会几千年。解读和梳理儒家文化,必须正视儒家文化的泛道德性。儒家道德衍射到儒家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突出表现为以德治代政治、以礼治代刑法、德本财末、文以载道及美善统一等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家文化是泛道德文化。
    西方伦理思想研究
    从认知逻辑视角看西方伦理学的发展
    张传有
    2005(2): 52-56. 
    摘要 ( )   PDF(1191KB) ( )  
    本文希望从认知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伦理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道德问题认知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知的逻辑之间的一致性。人类认知的逻辑是由概念到判断再到推论的过程,伦理学史由德性伦理学到规范伦理学再到话语伦理学、元伦理学和新德性伦理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在道德认知上从概念伦理学到判断伦理学再到推论伦理学最后回归到概念伦理学的过程。
    论福柯性道德观中的虚无主义
    张之沧
    2005(2): 57-62. 
    摘要 ( )   PDF(1233KB) ( )  
    福柯打着“我控诉”的战斗口号,否定一切善恶与人道主义;宣传各种离经叛道的思想和令人生畏的观点;认为人世间没有一个必须遵守的道德罗盘。围绕“生死爱欲、抒情内核、生命顶点和肉体黑箱”,通过同性恋、施虐/受虐性行为,及至可怖的艾滋病的“极限体验”来认识扑朔迷离的性本性,发现未曾感受过的性快感;向陈旧腐朽的道德观、性爱观挑战;以将传统观念中各种“邪恶的”性行为变得可以接受;推动性意识、性观念摆脱传统观念的制约,通过性话语转向性科学。
    网络伦理研究
    P2P文件共享:一个世界性的伦理法理问题
    陆晓禾
    2005(2): 63-68. 
    摘要 ( )   PDF(1242KB) ( )  
    P2P文件共享引起的版权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文从各国普遍存在的版权法执行难的问题出发,对P2P发展的条件和动因、P2P对音乐生产方式的冲击以及它的发展趋向,从经济和伦理方面作了分析。作者的结论是:P2P是一项有助于音乐社会化和满足人们共享人类精神财富愿望的先进技术。目前该技术的非法应用使音乐生产的资本循环发生了问题,损害了版权者的利益。但也应看到,是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尤其是现存音乐生产方式本身的问题加深了目前的危机,并呼唤新的音乐生产模式。法律应在保护版权的同时,基于公利和公意,充分肯定P2P技术的合理性,公正地处理P2P相关群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论网络营销的伦理战略
    刘向晖
    2005(2): 69-73. 
    摘要 ( )   PDF(1223KB) ( )  
    本文提出了网络营销伦理水平的两维评价模型,并借助该模型探讨了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的各种不同选择,指出高的网络营销伦理水平未必适合所有类型的企业,继而讨论了企业制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时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最后以惠普公司为案例分析了网络营销伦理战略的实际运用。
    探索和争鸣
    亲属容隐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张国钧
    2005(2): 74-79. 
    摘要 ( )   PDF(1212KB) ( )  
    面对伦理和法律、维护伦理和遵守法律之间的两难,亲属容隐,是中华伦理、中华法系提供的两全之道。其实质的合法性、合理性,不仅在中国古代家庭本位的社会是充足的,而且至今仍然是明显的。
    伦理何为
    黄正泉
    2005(2): 80-84. 
    摘要 ( )   PDF(187KB) ( )  
    伦理学是“成人”,“做人”之维。人离不开伦理,伦理学首先是“成人”之道。“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也离不开伦理,伦理学又是“做人”之维。伦理要内化成人心理的存在,才能成为“成人”之道,“做人”之维。道德建设要符合“成人”与“做人”的要求。
    在当今中国为合理个人主义正名并无可能——与黄显中同志《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一文商榷
    黄明理
    2005(2): 85-88. 
    摘要 ( )   PDF(1186KB) ( )  
    合理个人主义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它存在着逻辑矛盾。合理个人主义不是商品经济的反映,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必然。传统意义的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世俗社会,它是政治社会的经济基础。我国当今不存在合理个人主义的经济基础。
    调查和分析
    自律性组织在乡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调研——以湖南益阳为例
    庞卫国
    2005(2): 89-92. 
    摘要 ( )   PDF(1169KB) ( )  
    乡村自律性组织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推进农民道德建设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组织依托,具有自主性、功能的单一性、务实性等特征,其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它反映了农民道德建设的一种自觉,充分发挥了道德的自律作用,强化了农村道德的评价机制和赏罚机制,提高了道德教育效果。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现状调查和改革探索
    施义慧, 张宏如
    2005(2): 93-97. 
    摘要 ( )   PDF(1200KB) ( )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经过调查,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人们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从该课程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体性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改革。
    研究生论坛
    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伦理价值的资本化问题初探
    穆西安
    2005(2): 98-102. 
    摘要 ( )   PDF(358KB) ( )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知识资本化的条件下,伦理价值也会随着知识的功能扩张而扩张,伦理“知识”也会物化为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为伦理价值的资本化提供了条件和途径,使伦理价值资本化成为现实。伦理资本除了具有人力资本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
    关于官德及其建设的思考
    唐利斌
    2005(2): 103-105. 
    摘要 ( )   PDF(246KB) ( )  
    官德(即党政干部道德)既可从职业伦理的维度界定,也可从角色伦理的维度来把握;它既具政治伦理的特点,又具行政伦理的内涵。在现代法治社会,官德作为一种道德控制方式,它并不因为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而失去作用,它仍然是保障官员正确行使权力、实现政治和行政责任的重要机制。
    税收立法民主化的伦理价值
    何为
    2005(2): 106-108. 
    摘要 ( )   PDF(1173KB) ( )  
    税收立法民主化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税收立法权力来源的人民性,执政党在税收立法权力结构中应当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税收立法程序的公正正义性,能够全面听取各税收关系人的意见;税收立法权责分配结果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协调各方税收关系人的利益关系;税法执行的自觉性,确保税收立法目标能够得以充分实现。
    书评及会议综述
    深层次探讨人生问题的一部力作——读《人生哲学导论》
    熊坤新
    2005(2): 109-110. 
    摘要 ( )   PDF(1158KB) ( )  
    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道德问题研究的两个重要向度——读《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
    王莹
    2005(2): 111-111. 
    摘要 ( )   PDF(1117KB) ( )  
    “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暨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利, 王颖
    2005(2): 112-112. 
    摘要 ( )   PDF(146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