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2008年带给中国的道德收获及其伦理意味
    杨义芹
    2009(1): 1-5. 
    摘要 ( )   PDF(1260KB) ( )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铭记2008年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思是我们对不平凡的2008年的最好记忆。2008年我们看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扩展;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为民执政、科学执政的行政伦理的彰显;和平、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质的提升和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当然,2008年也凸现出我们企业伦理和制度伦理的漏洞。2008年带给我们的道德记忆和伦理反思都是值得珍藏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
    宋建丽
    2009(1): 6-11. 
    摘要 ( )   PDF(1188KB) ( )  
    70年代之前,性别是一切女性主义者在探究妇女千百年来受歧视和压迫根源时最先投向的视点。因此,性别理论是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基础。中国学者从引入、介绍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到对女性主义伦理学展开深入研究,使得女性主义伦理学成为当今中国女性主义哲学学科中探讨最为充分、深入的一个领域。本文将从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介绍和引入、深化和发展以及若干实践主题的探讨等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做一综述。
    中国伦理思想
    理学的伦理向度——从张载到王阳明
    杨国荣
    2009(1): 12-24. 
    摘要 ( )   PDF(1331KB) ( )  
    如何平治天下、安顿社会与如何成就自我,是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前者涉及世间秩序,后者关乎人格之境;作为价值的关切,二者都以“当然”为题中之义。从哲学的立场与形态看,理学本身又有注重气、理、心之分,张载、二程与朱熹、陆九渊与王阳明便体现了以上的哲学分野。在理学的系统中,气、理、心并不仅仅是本体论的概念,它们同时或在更实质的意义上涉及“当然”;对气、理、心的不同侧重,往往体现了对“当然”的不同理解。与关注“当然”相联系,气、理、心的考察,又与心体与性体、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格物与诚意、本体与工夫的种种辨析彼此交错,理学由此展开了复杂的思想画卷。
    以“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建构
    高月兰
    2009(1): 25-29. 
    摘要 ( )   PDF(1180KB) ( )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价值框架下,展开了以“伦”为核心的伦理精神的价值建构,这种建构通过由“天理”到“伦”再到“份”的层层展开与推进,实现了由社会统一价值到社会规范体系再到个体责任的具体转化过程,个体道德责任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和根据,通过个体对道德责任的恪守,使得社会的统一价值要求逐步实现和落实,这样就形成社会价值向个体责任转换并最后复归于社会价值的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链环。社会统一的价值要求就是这样通过个体道德责任一步一步地向社会生活落实,形成一个由社会的人伦关系出发,最后又回归到社会生活的辩证结构。
    西方伦理思想
    论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
    刘贺青
    2009(1): 30-34. 
    摘要 ( )   PDF(1185KB) ( )  
    罗尔斯在正义战争传统的基础上探讨了开战正义和战时正义,并补充了战后正义。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和其社会正义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深受沃尔泽正义战争思想的影响,但又与其有所不同。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也存在理论上的困境,为今后的正义战争研究指明了方向。
    斯宾诺莎情感学说研究——读《伦理学》
    徐瑞康
    2009(1): 35-39. 
    摘要 ( )   PDF(1187KB) ( )  
    斯宾诺莎是近代著名的理性主义者。但是,他的《伦理学》却有关于人的情感的大量说明,这引人深思。现拟从情感的性质和力量、人如何能克制情感、情感和最高的善的关系等方面来展开对斯宾诺莎情感学说的探析。这对于深入了解斯宾诺莎主义的内容、特征和意义至为重要。
    政治伦理学
    正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
    杨方
    2009(1): 40-45. 
    摘要 ( )   PDF(1191KB) ( )  
    关于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十种一元核心价值观和十种多元核心价值观在此简要被评点。通过对社会价值目标体系结构的分析,我们确立正义为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因为正义不仅是根本性的、紧迫性的、贯通性的、目的性的社会价值目标,是被普通民众感受得最强劲、最深切、最直接、最普遍的社会价值目标,而且是当前中国民众最强烈、最迫切地渴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形式合理性视域中的良法之应然
    刘云林
    2009(1): 46-50. 
    摘要 ( )   PDF(1183KB) ( )  
    社会主义法治应该是良法之治。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是良法的基本表征。形式合理性视域内的良法应符合以下要件:植根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契合社会的价值期待;对公民的合理情感予以法律的确认;在体系上具有明确性与完整和谐性。只有当法律符合这一系列要件时,才能从形式上确保自身成为良法,并实现由法定之法向现实之法的有效转换。
    从伦理视域审视我国社会保障的偏差
    李建华, 张效锋
    2009(1): 51-55. 
    摘要 ( )   PDF(1189KB) ( )  
    我国社保理念偏差表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隐性导引、目的异化为手段的错误归位及福利污名强色调的无意彰显。在该理念指导下的社保规划将一部分人排除在某些社保模块之外;体现该理念微观层面的某些社保制度虽实现了全民共享性,但不同对象的保障水平和层次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具体执行层的社保践履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经济与伦理
    金融伦理及其运行机制初论
    卿定文
    2009(1): 56-60. 
    摘要 ( )   PDF(1238KB) ( )  
    金融活动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和伦理活动的总和就是金融伦理,金融伦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经济理论、管理科学以及应用伦理学的发展,日益揭示了企业的道德性和金融活动的伦理性,金融伦理的存在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金融活动存在自然人与法人、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三种形式的金融伦理关系,具有多层次性、双重性、要式特征以及动态性特点。金融伦理准则主要有信用准则和公平准则,两个原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金融伦理的运行机制包括外部保障机制、内部调适机制、市场激励机制以及社会道德调控机制等。这些机制共同发生作用,推动金融伦理的良性发展。
    经济竞争制度孕育道德的功能
    陈宏滨
    2009(1): 61-63. 
    摘要 ( )   PDF(1156KB) ( )  
    在经济竞争中,经济竞争制度孕育道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为道德建设提供适宜的环境;沟通经济发展与道德发展;为经济竞争形成合乎道德的规范性。
    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浅析
    许冬香
    2009(1): 64-67. 
    摘要 ( )   PDF(1167KB) ( )  
    本文分析了企业生态道德责任提出的原因,指出了企业承担生态道德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迎接国际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更是企业自身建设伦理文化的需要。企业要具有生态道德责任,则必须从企业确立生态道德责任的价值目标、培养员工生态道德素质、建立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的系统工程这几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最终才有可能实现与社会经济相协调发展。
    探讨与争鸣
    试论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
    卢德之
    2009(1): 68-72. 
    摘要 ( )   PDF(1177KB) ( )  
    慈善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而现代慈善事业是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为价值取向的。中国走向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事业是题中应有之义。这就需要从人类共同的慈善文明中建构通古今融中西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价值观,使其在展现中华文明、缩小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马克思伦理学的存在论基础
    冷梅
    2009(1): 73-76. 
    摘要 ( )   PDF(1177KB) ( )  
    伦理道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说教,而就是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关于人的生命实践的学说。马克思拒斥古典伦理学的抽象人性观和超验的道德立场,实现了对近代伦理学的革命变革。这一变革体现在把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引向人的存在本身,从现实人的生存处境和社会现实来思考和寻求人的解放之路,马克思这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伦理变革为当代伦理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
    道德责任判断的三重根据
    郭金鸿
    2009(1): 77-83. 
    摘要 ( )   PDF(1204KB) ( )  
    道德责任判断的直接目的在于找出可称赞或谴责的原因,对行为者做出合理、公正的道德判断,使其承担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从而减少和消除不公,融洽社会关系,引导行为主体朝向更崇高的目标。道德责任判定涉及行为者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行为后果和价值标准等方面。实际后果是道德责任判断的现实根据;因果关系是道德责任判断的逻辑根据;社会历史理性是道德责任判断的最终价值根据。
    医学伦理学
    不对称伦理:境遇危机下医患诚信的一种解读
    罗光强, 李军, 李伦
    2009(1): 84-88. 
    摘要 ( )   PDF(1170KB) ( )  
    医患诚信是一种不对称伦理形态,主体责任和缺失补偿不对等构成其伦理特质,崇敬生命承载其价值本质,原则倒置表征其正义诉求。我国医患诚信深陷境遇危机,人们对医患诚信的读误致使医患冲突进一步加剧。从伦理视域直面医患矛盾,重新解读深陷境遇危机的医患诚信,对于重建医患诚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卫生资源公平分配:权利的视角
    朱伟
    2009(1): 89-95. 
    摘要 ( )   PDF(1198KB) ( )  
    目前对于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批评及分析,大多是工具性的进路和方法。根据这种分析,提高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就意味着从数量和规模上增加卫生资源的投入,注重资源在人群中的合理分配,并提倡政府在分配中的责任和主导作用。本文作者首先分析工具性进路和方法的缺陷,指出并分析公平分配的复杂性,最后提出,在中国卫生资源极为有限以及地域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赋予被分配者——社会成员以权利,使他们能够参与分配过程的讨论和决策,是实现卫生资源公平性分配的关键。
    人口伦理学
    论人口伦理发展的必然性
    王翠绒
    2009(1): 96-99. 
    摘要 ( )   PDF(1171KB) ( )  
    新时期人口本身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要素之间的问题错综复杂,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引发了我们对人口问题的伦理思考:人口伦理的产生是传统人口道德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是解决新时期人口问题的客观需要; 是人口政策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趋势;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老年发展的伦理考量
    朱尧耿
    2009(1): 100-104. 
    摘要 ( )   PDF(1177KB) ( )  
    老年人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伦理应然和社会发展的伦理必然。老年人的发展包括老年人的健康发展、角色发展、认知发展和价值发展等四个主要方面。我们要通过构筑适合老年人生存发展的社会伦理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家庭伦理环境,发展老年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书评
    阐幽探微 思高致远——评李兰芬教授新著《当代中国德治研究》
    王泽应, 王学锋
    2009(1): 105-106. 
    摘要 ( )   PDF(1147KB) ( )  
    感受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的逻辑力量——读识《乡土伦理》有感
    钱广荣
    2009(1): 107-108. 
    摘要 ( )   PDF(1158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