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特稿
    石峻先生和伦理学研究
    温克勤
    2007(3): 1-4. 
    摘要 ( )   PDF(1353KB) ( )  
    石峻先生对伦理学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伦理道德问题必须提高到哲学的高度来解决,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包含着深厚的伦理意蕴。石先生对中国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抱有十分强烈的自信心,认为学术研究应以过去为起点才能进步,反对对外国文化和伦理的移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是伦理学研究的根本。
    审美的伦理审视(专题)
    审美境界与道德境界
    张晶
    2007(3): 5-10. 
    摘要 ( )   PDF(1233KB) ( )  
    审美境界和道德境界分属美学和伦理学两个学科领域,但又都是人生的正面价值体现,也是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二者之间不应混淆,却又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审美境界不是纯然客观的形态,而是主体在审美对象召唤下产生的整体性心灵状态,其中包含着道德情感,古人称之为“胸襟”。人的审美活动之所之能臻于“境界”,恰恰是由于有道德价值的介入,否则无法达到境界;道德境界体现了最高的道德价值,以“至善”为其核心价值,儒家的“仁”或“诚”等都是达到了至高的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不是外在的约束而致,而是以内心的自觉来践行来达到,其中包含着精神的幸福感和悦畅感,同时,也有审美的因素在其中。
    论艺术伦理的超道德性
    徐岱
    2007(3): 11-14. 
    摘要 ( )   PDF(1223KB) ( )  
    如何认识艺术实践的伦理之维,事关对艺术意义的准确理解和对其审美功能的深度认识。伦理关系体现着人类的最终理想,而具体的道德规范只是人类实现其最终愿望的必要手段,仅仅遵循道德规范并不能实现人类的希望。艺术的伦理价值往往落实于对既成社会规范的挑战,而并非对时代道德习俗的循规蹈矩地遵守;艺术的伦理意义常常拥有一种超道德性。
    文艺的信念:反抗道德虚假与道德虚无
    李咏吟
    2007(3): 15-19. 
    摘要 ( )   PDF(1225KB) ( )  
    在人类生活中,审美艺术创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激发着人们的想象,显现着生命的形象力量。从价值论意义上说,人类生命活动的审美反思,就是要探索生命的自由伦理,反抗道德虚假与道德虚无。道德虚假的盛行,是公正价值不畅的必然结果;道德虚无的兴起,是怀疑主义思潮作用的后果。现代文艺伦理学必须重建新型价值伦理,通过生命自由形象的创造,表达我们时代的内在呼声。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伦理与哲学省思
    傅守祥
    2007(3): 20-25. 
    摘要 ( )   PDF(1244KB) (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全方位浸染已是在所难免,以情感制作与“快适伦理”为表征的“后情感主义”审美趋向日渐明朗。然而,大众文化承诺给人们的欢乐神话与身体解放,却往往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形象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的意义追索,审美正义与文化伦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完全无视生命中的“痛苦”、“严肃”、“庄严”与“意志”一端,沉溺于“人生幻觉”“瞬间的快感”,在世俗娱乐中丧失起码的自知与清明,不但以“媚俗”为荣甚至以“恶俗”为乐,踏越了文化伦理的底线,使中国文化道统愈陷困境。
    伦理学原理研究
    论政治道德的定位
    彭定光
    2007(3): 26-31. 
    摘要 ( )   PDF(1240KB) ( )  
    政治生活的整合和政治文明的建设要求对政治道德进行合理的定位。政治道德的定位问题既涉及政治道德体系的内容问题,又关涉什么样的政治道德才是合理的问题。政治道德应该定位于政治公共领域这一客观基础;应该定位于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相结合的视角;应该定位于目的(或者功利)与道义(或者义务)的统一。
    论道德惩罚及其目的
    左高山, 刘艳, 席云鹏
    2007(3): 32-37. 
    摘要 ( )   PDF(1232KB) ( )  
    道德惩罚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制裁手段对于规约和范导道德行为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惩罚通过公共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和道德良心等对违背道德法则的行为或坏的道德品质予以谴责,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体的道德权利予以限制和剥夺,从而促使该道德行为体实现由恶向善的转化,达到维护道德良知的、重申道德秩序的目的。
    匿名、流动性与道德需求
    马云驰
    2007(3): 38-41. 
    摘要 ( )   PDF(1206KB) ( )  
    人们总以为匿名特别是网络的匿名性使得身份难于辨认,容易产生不道德行为;同时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也使得原有的道德监督机制难于发挥作用,也容易使人们产生偏离行为,所以匿名和流动性皆不会产生道德需求和形成道德秩序。但本文经分析发现,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匿名与流动性同样能产生对道德的需求并最终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秩序的形成,特别是在匿名与流动性的间接作用下,同时也在网络的直接作用下,构建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民主、道德等社会文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公共观念。
    论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及其特征
    刘亦工
    2007(3): 42-45. 
    摘要 ( )   PDF(1220KB) ( )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的道德教化,将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转化为其自身的道德需要,形成其自身稳定的道德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它一般由“由我是什么”、“我应当成为什么”和“我必须成为什么”三个逻辑环节组成。道德内化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统一、平衡性和失衡性相统一、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等特点。
    人道主义研究
    论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张之沧
    2007(3): 46-52. 
    摘要 ( )   PDF(1249KB) ( )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对人类命运的关照,立足人道主义,反对以单纯保护生态为目的的生态中心主义和企图转嫁生态矛盾的生态帝国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要想摆脱已经上升为人和自然之主要矛盾的生态危机,不仅需要建立“无增长的”经济模式,倡导“劳动闲暇一元论”和日常生活的“简朴主义”,根除虚假需求,克服异化消费,使生产过程分散化、民主化和管理科学化,变控制自然为解放自然,提倡技术为全人类服务,使生态学充满人道主义,而且需要根除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动机,杜绝独裁主义的政治和生产逻辑,反对技术法西斯主义,最终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非极权的、更易于生存的、以实现生态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稳态社会主义”。
    朴素人道主义的历史追问—关于老子“慈”范畴的伦理思考
    吴瑾菁
    2007(3): 53-57. 
    摘要 ( )   PDF(1281KB) ( )  
    “慈”是老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集中体现了老子的朴素人道主义思想,表达了一种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的宽广胸怀。对老子朴素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辨证分析,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坚持和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与伦理
    潮汕地区家族企业伦理调查报告
    刘海鸥
    2007(3): 58-63. 
    摘要 ( )   PDF(1232KB) ( )  
    本文结合对潮汕地区家族企业伦理道德状况的调查,阐述了潮汕地区传统家庭伦理对家族企业发展的影响,总结概括了潮汕地区家族企业伦理中存在的诸如既依赖家族又受困于家族、理想的维护道德和现实中的违反道德、崇尚良好企业伦理却又缺乏内在道德自省,以及对企业伦理的不甚了解等几方面的问题。提出如何培养潮汕地区家族企业伦理精神和实现家族企业伦理转型的现实途径后及应注意的问题。
    效率与公平再阐释
    郑炳心
    2007(3): 64-67. 
    摘要 ( )   PDF(1224KB) ( )  
    一个社会的良序状态是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然而效率并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的,仅仅是实现终极追求的条件。置效率于公平之上实质上是错误的把实现终极目的的条件(手段)当作了终极追求。效率与公平不是相互割裂的范畴,离开了公正,就背离了人的真实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错误在于理论的根基建立在生活的表层,只有从存在意义上探求人类生存的意义,理论的合理性才能得到证实。
    科技与伦理
    哈贝马斯科技伦理观述评—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解读
    陈爱华
    2007(3): 68-75. 
    摘要 ( )   PDF(1249KB) ( )  
    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职能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的科学伦理思想。同时这又是他试图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序曲。哈贝马斯通过对韦伯的合理化的伦理观进行解析和批判,提出了交往关系的伦理解释框架,辨析了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制度背景,并认为,只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制度框架的合理性才能直接同社会劳动系统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使国家干预活动的增加,同时技术与科学具有意识形态的作用。哈贝马斯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也可以引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的思考。然而,在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中,的确存在着方法论的误区。
    “科技的人性化”辨义
    陈翠芳
    2007(3): 76-79. 
    摘要 ( )   PDF(1223KB) ( )  
    科技的人性化近两年来成了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有关“科技的人性化”的含义却较模糊和混乱。对“科技的人性化”进行了概念上的疏理,“科技的人性化”有三层含义:复归科技固有的人性、限定科技的非人性属性的范围、赋予科技以人性关怀。理清“科技的人性化”,将有助于为科技异化的消除寻求到具体途径,有利于科技的健康发展。
    西方伦理思想
    进化伦理学及其向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
    舒远招
    2007(3): 80-85. 
    摘要 ( )   PDF(1233KB) ( )  
    在“进化伦理学”这个名称下,容纳了形形色色的具体构想。但是,各种进化伦理学纲领都以进化论来理解和把握人类道德现象。广义进化伦理学就是道德进化论。它侧重于对道德现象进行描述和说明(解释),但也试图对已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已有的道德规范进行限定或修正,因而并未完全丧失规范伦理学的性质。进化伦理学对西方传统伦理学的基础、学科性质和若干核心伦理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康德论述根本恶的三重维度及其矛盾
    白文君
    2007(3): 86-89. 
    摘要 ( )   PDF(1223KB) ( )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对根本恶的论述贯穿了三种维度,即先验维度、自由维度和进步维度。但这三种维度之间并不是自恰的,而是存在着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及康德对矛盾的解决的成败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是内在于康德的哲学的。对(善)恶的理解只有与人的生存处境和价值追求相联系才有可能。
    价值多元主义审视
    郑少翀
    2007(3): 90-92. 
    摘要 ( )   PDF(1257KB) ( )  
    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然则其理论基础价值多元主义却有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一元与多元,与逻辑悖论——普遍与特殊,并有着滑向相对主义的危险。走出多元主义的这种困境,可能的出路在于在反基础主义的视野中,在实践中解决价值的冲突。
    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
    吴灿新
    2007(3): 93-97. 
    摘要 ( )   PDF(1220KB) ( )  
    和谐文化是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而道德建设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
    公民的两种身份及其道德要求
    李彬
    2007(3): 98-102. 
    摘要 ( )   PDF(1231KB) ( )  
    “公民道德”意义上的公民具有两种身份,一是法律身份,一是社会身份。不同的身份决定了对个体不同的道德要求。一般来说,这两种身份统一于一个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个体之中,不同的身份只能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或者承载不同的社会关系,场合不同、社会关系不同,对他的道德要求就不一样,二者不能混淆,即身份是不能僭越也不能放弃。但是,两种身份的道德要求在底线上是一致,这就是说,两种身份的责任和道德要求在特定的场合和社会关系之中可以融通。
    书评
    一部特别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物—推荐《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
    唐凯麟
    2007(3): 103-103. 
    摘要 ( )   PDF(1183KB) ( )  
    一部理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陈谷嘉教授的《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
    刘平
    2007(3): 104-105. 
    摘要 ( )   PDF(1190KB) ( )  
    价值观研究的代际视野—评《分化与整合—转型期价值观代际变迁研究》
    聂文军
    2007(3): 106-107. 
    摘要 ( )   PDF(1202KB) ( )  
    评《西方伦理学流派研究丛书》
    龚天平
    2007(3): 108-108. 
    摘要 ( )   PDF(1181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