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近代道德重建的可贵探索——孙中山论道德的革命与革命者的道德
    唐凯麟, 高辉
    2011(5): 1-5. 
    摘要 ( )   PDF(774KB) ( )  
    道德重建是从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任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的得失进行了持续的反思,愈益清醒地认识到道德重建对于革命的重要价值。围绕着国民道德的革命与革命者的道德这两个方面,孙中山阐发了诸如“人格救国”、“替众人服务”、“为主义奋斗”以及“为主义牺牲”等道德主张。这些道德思想为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引导,其合理的内容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历史的光辉。然而,囿于历史的与阶级的局限,孙中山的诸多道德主张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精神问题,但并未能对道德的本质与道德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认识与探究,故未能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现实途径。
    辛亥时期的革命伦理观探析
    李育民, 龚雅丽
    2011(5): 6-17. 
    摘要 ( )   PDF(1799KB) ( )  
    辛亥时期,革命党人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伦理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念批判封建专制,破除对"圣贤"的迷信,揭露了三纲五常和旧道德规范的封建内涵,否定了封建伦理政治。革命党人又从国家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层面,指出清政府与国际社会的不相容,以及它的非法性质及弊政,阐述了改换政府的合理和必要,揭示了革命反清的伦理依据。革命党人看到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国民道德,除了政治信仰和理念等基本要求之外,还提出敢于牺牲、无私奉公、团结守纪等规范,并对传统道德概念进行了具有近代性质的改造。辛亥时期的革命伦理观,是中国伦理思想从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环节。
    论近代“道德革命”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深入
    张锡勤
    2011(5): 18-22. 
    摘要 ( )   PDF(787KB) ( )  
    近代“道德革命”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深入,首先表现在一些革命派人士提出了“三纲革命”的口号,使人们将斗争的矛头更集中地指向三纲。其次,不少革命党人将自由、平等、博爱定为新道德的精神、原则,这就使近代道德革命的方向更为明确。其三,这一时期又有人对利己主义有所批评、矫正,这对近代道德革命向健康方向发展起了引领作用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性伦理的嬗变
    李桂梅, 黄爱英
    2011(5): 23-29. 
    摘要 ( )   PDF(1149KB) ( )  
    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转向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女性伦理开始了以反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追求人格独立为主线的嬗变,具体表现为:批判封建家族制度,呼吁“女子家庭革命”;抨击封建婚姻制度,主张婚姻改良;兴女学,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恢复女性“营业之权利”,摆脱经济附庸地位;争取女子政治权,倡导男女政治平等。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比较及启示
    何建华
    2011(5): 30-35. 
    摘要 ( )   PDF(841KB) ( )  
    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具有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公平正义观都源于对资本主义不公平现象的深刻反思,并且他们都极为关注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关注实质正义。马克思与罗尔斯公平正义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出发来关注现实人的不平等状况,而罗尔斯则从逻辑设定的“无知之幕”之后引申出正义原则;在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上,马克思是革命式的,而罗尔斯则是改良式的。马克思与罗尔斯在公平正义观上的紧密联系和迥异的学术见解,对建构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公平正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之争 ——N.弗雷泽与I.M.扬的政治哲学对话
    马晓燕
    2011(5): 36-41. 
    摘要 ( )   PDF(888KB) ( )  
    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学者艾里斯·扬和南希·弗雷泽围绕多元压迫之正义框架还是二元正义维度会更有利于新社会主义的联合策略问题,以及差异和承认政治问题所展开的政治哲学论辩,所致力于揭示的是,如何使得正义的理念和实践在反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具有深层的颠覆性这样一个共同的议题。二者的正义构想异同及其争辩所打开的话语空间,一方面向我们昭示了解放政治的理论和实践斗争的努力一直在路上,另一方面也表明当代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框架的依赖本身限制了理论自身的潜力而未能深层有效地挑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
    伦理学基础理论
    道德内化概念及其问题
    易小明
    2011(5): 42-46. 
    摘要 ( )   PDF(631KB) ( )  
    传统的道德内化概念没有明确提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道德内化的巨大差异,没有把道德内化的逻辑层次、道德内化的现实发展、道德主体的身心成长过程进行明确划分,因而带来了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清理此概念及相关问题,有助于相关伦理学理论的完善。
    交往形态的发展与社会道德的变迁
    龙静云, 熊富标
    2011(5): 47-52. 
    摘要 ( )   PDF(925KB) ( )  
    要清晰地刻画出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至今的社会道德变迁简况,我们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道德自身范畴及其体系的变化,而应放眼于道德所面临的社会境况(尤其是社会交往形态的变换),以及这些境况所衍生的人们对待道德态度的变化。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正在迈入的信息社会所分别对应的三种交往形态——有限确定性交往、无限不确定性交往和无限确定性交往所引发的道德变迁及其形成的三种模式是:原村落道德、后村落道德及新村落道德。
    信任的伦理性格
    王青原
    2011(5): 53-58. 
    摘要 ( )   PDF(770KB) ( )  
    信任在日常生活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任研究如果缺失伦理的视角,就等于将信任的生活背景遮蔽了。从信任的发生学角度考察,真正的信任应该是具有伦理性格的。为了确证其伦理蕴涵,首先我们应确证信任是以承认信任是一种德性为基础的;既而我们需要展开关于信任与善和正当的讨论,从而深入挖掘出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而现实中信任在现代性场域中的“缺席”状态,要求我们对信任的伦理性格予以充分关照,厘清信任的正当性与应当性问题,让信任必然性地要求获得他者的承认和认同,成为人与人交往得以实现的基础。
    “休谟法则” 刍论
    刘隽
    2011(5): 59-62. 
    摘要 ( )   PDF(583KB) ( )  
    黑尔认为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的“是—应当”问题为伦理学提供了由事实判断向道德判断推理的一个基本法则—休谟法则。后世很多伦理学家对“休谟法则”提出质疑,认为休谟提出“是—应当”问题的本意并非简单地从逻辑学意义上建立一种道德推理规则,而是希望提醒人们关注由事实判断推导出道德判断的过程中存在一种思想上的跃迁。这里作者试图重新考证休谟法则与“是—应当”问题的关系,给予休谟法则公允的评价。
    中国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与腐败问题
    唐文明
    2011(5): 63-68. 
    摘要 ( )   PDF(879KB) ( )  
    有人认为,儒家伦理是腐败的文化根源。本文针对这种观点进行驳难。首先,在“述旨”部分,就这种观点所涉及的儒家经典中的三章(《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章、《孟子·尽心上》“桃应问曰”章和《孟子·万章上》“象日以杀舜为事”章),本文陈述了历代注解中最值得重视的看法,以此作为分析相关问题的根据。其次,在“析理”部分,就持论者对这三章的过度诠释,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应当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而非从义务论的角度去理解儒家思想,质言之,这三章都应当从“行乎中道”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从抽象原则的角度去理解。最后,就持论者持论的不同层次,本文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圣人腐败论、伦理原则腐败论和文化心理腐败论是持论者持论的三个不同层次。前两个层次的漏洞比较明显,因此反驳也比较容易。比较特别的是第三个层次。通过对文化心理腐败论的仔细分析,本文指出,认为儒家伦理是腐败的文化根源的看法实际上以大公无私的观念为基础的,这可能是持论者自己没有意识到也不愿意承认的一点。相比之下,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公不废私的思想则是一种更为平实、更值得欲求的伦理观念。
    职业分层·伦理分殊·秩序构建——论先秦儒家“四民”说的政治伦理意蕴
    陈继红
    2011(5): 69-74. 
    摘要 ( )   PDF(1009KB) ( )  
    先秦儒家所谓“四民”即“士”、“农”、“工”、“商”之职业分工,四者之间的序列层次表征了一种以等级为特征的政治秩序模式。先秦儒家以“四民”职分之等级分殊作为这种秩序模式的内在价值支撑,这就使“四民”说具有了浓重的政治伦理意蕴。“四民”之伦理分殊中隐含了一条共同的伦理义务:“尽分守职”, 对这一伦理义务的认同与遵奉不但可以使“四民”之伦理殊分殊得以强化,更可进一步对政治秩序构建达成支持。
    论辜鸿铭的女性伦理思想
    吴争春
    2011(5): 75-80. 
    摘要 ( )   PDF(870KB) ( )  
    辜鸿铭女性伦理思想包含女性与文明、理想女性观、婚姻的道德基础与社会责任等三方面的内容。他对女性在文明中的价值的赞美、对传统妇女所从事的家庭劳动的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婚姻的社会责任的极其重视,包含着伦理的合理内涵。与此同时,其思想的局限性也鲜明地体现在:重国格独立,轻视妇女人格独立,重视妇女“妻职”,忽视妇女“人职”;片面强调妇女在婚姻中的责任与义务,抹杀女性在婚姻中的主体地位。
    西方伦理思想
    康德对理性事实的诉求
    甘培聪, 李萍
    2011(5): 81-86. 
    摘要 ( )   PDF(772KB) ( )  
    康德把道德的任务规定为对无条件的善的寻求。无条件的善的内涵中包含了无条件的命令式,即绝对命令。绝对命令要求道德哲学进入形而上学的领域而且要求理性的自我立法能力,即自律。由于自律和自由是交互性的概念,所以不能从自由中推论出道德律。于是康德在第二批判中转向对理性事实的诉求。理性的事实是个颇多微词的提法,就海德格尔的观点看,它本身的存在方式恰恰是没有充分给出的。而且它并不是不可追溯的,它根源于社会存在。
    美国道德心理学发展状况管窥
    贾新奇
    2011(5): 87-92. 
    摘要 ( )   PDF(833KB) ( )  
    道德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从道德哲学两千多年对其研究的历史看它是古老的,而从它已转变为高度经验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看它却是崭新的。通过考察美国道德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尤其目前状况的基本特征,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学科的认识,并得到一些启发。
    论西方执政道德理念
    刘武根
    2011(5): 93-97. 
    摘要 ( )   PDF(730KB) ( )  
    执政道德理念是对执政“何以必要”的伦理审视和道德追问,是执政实质正当性所在。从执政伦理发展史来看,西方最主要的执政道德理念有:安全与秩序、权利与公益、经济与效率、公平与正义。
    经济伦理研究
    “真正的经济”是内涵道德的经济
    王小锡
    2011(5): 98-103. 
    摘要 ( )   PDF(766KB) ( )  
    经济概念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它与道德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理解经济的基础或切入点的产权、经济活动的核心或前提的生产劳动、经济持续运行的分配与交换行为和最佳经济状态的“帕累托佳境”等,均与道德有着不可分离的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真正的经济”是内涵道德的经济。
    论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
    向玉乔
    2011(5): 104-110. 
    摘要 ( )   PDF(924KB) ( )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但这种转型还不完善,其重要表现之一是个人、企业、政府等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还没有普遍确立起来。道德责任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应然之责。如果市场经济主体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以不合乎道德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那么市场经济内在具有的道德维度无法得到张扬,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必然要与人本身的根本利益需要和价值诉求“撞车”,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合理性也会遭到质疑。我国经济伦理学应以激发和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责任感为使命。
    市场经济假象与善恶倒错
    曹孟勤
    2011(5): 111-115. 
    摘要 ( )   PDF(675KB) ( )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并且只有在利己与利他统一之中才能担保市场经济的健康运用。可是,由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更多地是从思考本身利益出发,更甚者是亚当·斯密把利己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点,因而产生了市场经济的一个假象,似乎利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正是这种市场经济假象导致道德错识,认为利己自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揭露市场经济这种假象,为善恶的各归其位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研究
    新媒体接受中道德教育的三大困境
    任建东, 邓丽敏
    2011(5): 116-119. 
    摘要 ( )   PDF(663KB) ( )  
    新媒体的普及与传播使受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接受习惯发生了改变,也使道德教育陷入了三重困境:新媒体形成的文化反哺使道德传递中断甚至发生逆传递的传递性困境,新媒体的商业化运作使传播出现导向性困境,而其娱乐性消费更使道德陷入标准性困境。
    四个并重: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模式的转变
    黄富峰, 马晓辉
    2011(5): 120-124. 
    摘要 ( )   PDF(652KB) ( )  
    实现研究生学术道德培育模式的四个转变,即从对研究生培育为主转向对导师培育和对研究生培育并重、从以显性教育为主转向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并重、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与知性德育并重、从被动教育转向自主修养与被动教育并重,是提升目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必要途径。
    探索与争鸣
    老年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初探
    孔娜, 宣兆凯
    2011(5): 125-128. 
    摘要 ( )   PDF(620KB) ( )  
    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缓慢,固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但老年社会工作缺乏伦理价值支撑,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构建老年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将使伦理精神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发扬光大,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伦理学基础。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可由处于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构成,即:处于顶层的尊重老人生命价值的价值目标,处于中间层次的老年人幸福、家庭代际平等、代际公正的基本原则,处于基层的接纳、信任、尊重、关怀的具体规则。
    自觉开辟文化伦理学的研究方向
    孔润年
    2011(5): 129-133. 
    摘要 ( )   PDF(658KB) ( )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对文化生活、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的伦理评价及研究活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也推动、呼唤着文化伦理学的诞生!可是,在我国应用伦理学的分支性研究中,却缺少了文化伦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自觉意识。因此,本文对研究文化伦理学的背景、问题和意义;文化伦理学的属性、对象和任务,研究文化伦理学的基本方法和体系结构等问题,谈了一些初步认识。
    “网络社会”道德悖论现象审思——以“人肉搜索”为例
    王燕
    2011(5): 134-138. 
    摘要 ( )   PDF(798KB) ( )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致使其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由此主体的道德选择难免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悖论境地,所谓“人肉搜索”就是典型例证。这种悖论现象的存在,干扰着人们对“善”与“恶”的认定,困惑着人们对网络道德行为的选择。把握“网络社会”的特点,认清网络道德价值演绎的特点,是排解“网络社会”道德悖论现象的可能路径。
    书评
    重构主义儒家生命伦理学正当其时——评范瑞平教授新著《当代儒家生命伦理学》
    邓蕊
    2011(5): 139-140. 
    摘要 ( )   PDF(344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