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伦理学原理
    良知与和谐社会建设
    魏英敏
    2006(1): 1-6. 
    摘要 ( )   PDF(1310KB) ( )  
    “致良知”是阳明学说的核心。“致良知”是他的宇宙论、道德论,也是其修养论。“致良知”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如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冲突、矛盾、对立,比比皆是。但归根到底是人自己与自己不和谐,即身心不和谐。为此,需要从阳明学中,吸取一些智慧“省察克治”,限制乃至祛除无限膨胀的私欲,抛弃消费主义,过勤俭生活。
    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生观
    周中之
    2006(1): 7-10. 
    摘要 ( )   PDF(1222KB) ( )  
    本文从利益调适、人生心态、人生意志、人生消费等多方面论证了加强人生观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确立利益兼顾、诚信友爱、进取而又平和、身心和谐的人生观。作者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生观可以从中外文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滋养
    和谐伦理精神探析
    黄岩
    2006(1): 11-14. 
    摘要 ( )   PDF(1226KB) ( )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动态的理性社会,它需要一种全新的和谐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和谐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重自然等三个方面。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三种伦理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人和自然的统一。
    诚信的三个限度
    杨君武
    2006(1): 15-18. 
    摘要 ( )   PDF(1285KB) ( )  
    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或规范并非绝对普适,而是有其限度。它至少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限度:个体理性的限度、根本利益的限度和社会正义的限度。对于缺乏起码的理性行为能力的人,社会不能提出诚信要求。诚信不可能出现在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相互冲突的双方之间。社会正义是诚信的一条重要边界,诚信应当在正义的范围内活动。逾越正义的诚信是自我背叛、自我否定的诚信,因而不是真正的诚信。深入认识诚信的限度,是为了更适当地要求诚信和更合理地践行诚信。
    略论安详心态及其伦理意蕴
    陈新新
    2006(1): 19-22. 
    摘要 ( )   PDF(1219KB) ( )  
    安详是一种具有统一和谐、宁静安适和明澈透悟三重特征的至善至美的心态,它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使人获得幸福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并从中真正得到幸福体验的有效保证。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中国的君子人格理想
    龚群
    2006(1): 23-28. 
    摘要 ( )   PDF(1298KB) ( )  
    君子人格理想是儒家人格修养的基本层次,就儒家观点而言,首先有一个学做君子的问题。为人为己之辨是古之学问第一要义。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在力图为君子人格修养提供某种理据。宋以来理学家依据这两种人性论提出变化气质的主张,为人们向内探求提供了更为切实的理据。变化气质的方法归纳起来可说是反求诸己。儒家认为人们需通过漫长的自我修养过程,才可成就君子人格,达到中庸境界。
    论墨家的道德精神
    刘太恒
    2006(1): 29-32. 
    摘要 ( )   PDF(1281KB) ( )  
    墨家也和儒家一样,具有非常明显的道德至上的思想倾向。他们倡导如下基本道德精神:反对不劳而获,提倡“为人犹为己”,强调义利统一、志功统一。
    《论语》中“耻”字小议——兼论原始儒家重耻观念的现代意义
    许兰, 郝长墀
    2006(1): 33-37. 
    摘要 ( )   PDF(1290KB) ( )  
    本文认为中国耻感文化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文明,并从儒家的开创者——孔子的言论中总结耻的内涵:耻与道德相联系;耻不信;耻体现一种担当精神;其次对知耻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发;再次,对现代社会的“无耻”倾向进行了反思并申明研究耻文化的社会现实意义;最后针对中国文化为耻文化还是乐文化问题,对两种观点作一粗浅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两种文化的目标都是追求理想人格的实现。
    西方伦理思想史
    亚里士多德关于以音乐教育培养少儿道德品行的思想探析
    刘喜珍
    2006(1): 38-41. 
    摘要 ( )   PDF(1226KB) ( )  
    在快乐中培养少儿的道德品行是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目标。在审美通感的基础上,通过道德移情进行理性灵魂的德性活动,是音乐教育培养少儿道德品行的心理机制。“执中”为善、积习成德是音乐教育培塑未来道德公民的基本途径。
    元伦理学崛起的历史原因探析
    向玉乔
    2006(1): 42-46. 
    摘要 ( )   PDF(1234KB) ( )  
    元伦理学在西方崛起的历史原因必须在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运动和“现代性”中寻找。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爆发的现实基础,而现代主义运动则为西方带来了以“反传统”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性”。元伦理学家既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受影响者,也是该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元伦理学具有显而易见的现代性特征。
    中西伦理思想比较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之比较
    何元国
    2006(1): 47-52. 
    摘要 ( )   PDF(1313KB) ( )  
    本文首先考察了朋友概念的历史变化,然后比较了友爱和仁两个基本概念,这些是全文的铺垫。本文主要从“信”和“乐”两个方面比较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信”为友道之基,这是《论语》强调“信”的原因所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类型的朋友“信”的情况不同,有的无“信”可言,有的靠法律来保证,有的靠道德来保证,有的则是朋友本身应有之义。朋友为人类生活带来快乐,孔子认为这种快乐是“仁道之乐”;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理性之乐”。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两位大师的伦理、政治以及哲学思想。
    “政”、“刑”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养成论之比较
    周恩荣
    2006(1): 53-57. 
    摘要 ( )   PDF(1236KB) ( )  
    孔子认为政与刑不能在德性养成中起积极作用。他认为,政制禁令和刑罚惩治的威慑,虽可令人不违反法律,行为合乎规范,却正好成为德性内化的障碍。亚里士多德对于德性养成的见解与之恰成对照,他认为德性的养成要依赖习惯和训练,同时也离不开法律的教化与惩罚的威胁。两种不同的见解促使人们思考政治与刑律对于德性养成的作用。
    经济伦理
    略论伦理经济
    章海山
    2006(1): 58-62. 
    摘要 ( )   PDF(1226KB) ( )  
    本文将不再坚持传统的伦理与经济的二分法的观点,不把伦理看作只是对经济存在一种能动的反作用。试图从一个新的伦理经济的视角研究,伦理经济把伦理本身看作是渗透在经济之中的一种经济因素,经济本身内涵着伦理价值。伦理与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互为一体。因为问题过于宏大和复杂,无法进行全面研究,只从伦理道德作为伦理精神和作为资本如何与经济因素融合这样二个方面加以论证。
    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双重向度
    李志祥
    2006(1): 63-67. 
    摘要 ( )   PDF(1228KB) ( )  
    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向度问题缘起于八十年代的“内引”说与“外灌”说之争,突现于九十年代的道德功能大讨论。经济伦理学研究应当坚持两大向度:一个是目的向度,从人的生活出发,确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一个工具向度,从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提供经济发展的道德手段。只有将这两大向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确立经济伦理学的社会地位。
    福利经济学的伦理选择
    强以华
    2006(1): 68-72. 
    摘要 ( )   PDF(1228KB) ( )  
    本文依据效率与伦理两个基本标准探讨了福利经济学对于经济运行体系的伦理选择问题。首先分别讨论了福利经济学参照两个基本标准对于经济运行体系进行伦理选择的具体情况。其次分析了福利经济学在参照第二个基本标准对于经济运行体系进行伦理选择时所遇到的理论困难及其原因,即仅仅依据功利主义伦理基础的狭窄理论框架与包含道义主义伦理学在内的广阔的价值世界之间的矛盾。最后指出:通过引入道义主义伦理学作为福利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之一,特别是通过引入伦理妥协的方法解决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基础与道义主义基础之间的矛盾,便可以扩展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消除福利经济学在参照第二个基本标准对于经济运行体系进行伦理选择时所遇到的理论困难,使福利经济学能够在新的意义上同时参照两个基本标准对于经济运行体系进行有效的伦理选择。
    “伦理经营”诠释
    龚天平
    2006(1): 73-78. 
    摘要 ( )   PDF(1235KB) ( )  
    伦理经营观念是企业经营哲学历史发展的逻辑结论,也是企业伦理学家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伦理学总结。在我国,企业行为失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生态环境的恶化态势等因素决定了企业必须坚持伦理经营价值观。伦理经营既是一种守法经营,也是一种合德经营。经营法规、人性化管理、诚信交易、绿色营销、积极负责等,是伦理经营价值观体系的构成要素。
    政治伦理
    行政秩序与公正目标追求中的伦理之思
    王文科
    2006(1): 79-83. 
    摘要 ( )   PDF(1288KB) ( )  
    伦理秩序与社会公正作为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与追求的目标,是贯穿于行政伦理体系的重要范畴,但二者又存在着矛盾的关系,行政主体重视秩序,行政客体关注公正,而一个社会良好秩序的实现,总需要社会公正作为它的基础与支撑,这意味着政府只依靠强制性的法律秩序供给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提供具有正义的道德秩序供给,如果自身行为不正义又不能制止社会不正义, 就会形成正义的脆弱性局面,从而导致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危机。
    伦理豁免刍议
    张国钧
    2006(1): 84-89. 
    摘要 ( )   PDF(1240KB) ( )  
    伦理豁免,是在一定的伦理尤其是亲属关系(一定程度上包括朋友关系)中,在究竟是履行伦理的义务、还是履行法律的义务之间,人们陷入紧张冲突甚至两难的情况下,被法律赋予一定的特殊权利,得依法免除法定的义务、责任甚至罪责。中华伦理、中华法系以伦理豁免来解决伦理、法律的矛盾,有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其中蕴涵的基本价值是,通过维护伦理,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秩序。伦理豁免对今天解决伦理、法律之两难,仍是宝贵的智慧。
    研究生论坛
    伦理与道德之辨正
    韩升
    2006(1): 90-92. 
    摘要 ( )   PDF(1217KB) ( )  
    伦理与道德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在许多研究者那里是比较模糊的。本文试图从词源学的角度并结合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相应观点对二者的内涵加以区别界定并对二者的关系加以厘定:道德是个体对自身完满性的价值追求,具有主体性与私人性;而伦理则是基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而形成的规范体系,具有“互主体性”与公共性。道德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道德的提升。笔者认为,对伦理与道德加以区分和厘定将有助于伦理冲突的化解、伦理关系的协调以及伦理秩序的维护。
    时间中立性与人格同一性批判——论帕菲特对实践理性二重性的解决
    陈江进
    2006(1): 93-96. 
    摘要 ( )   PDF(1228KB) ( )  
    西季威克认为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是同样合理的,留下了实践理性二重性的难题。帕菲特分别从时间中立性与人格同一性两个角度对利己主义展开批判,力图消除实践理性二重性,但帕菲特的批判却面临着一些困难。文章认为,解决实践理性二重性的关键不是要证明利己主义是完全错误的,而是要创建正义的社会制度、辩证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关系。
    会议综述
    “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研讨会综述
    顾逊里
    2006(1): 97-98. 
    摘要 ( )  
    我国媒体伦理研究的新进展——第五届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述要
    潘忠宇
    2006(1): 99-101. 
    摘要 ( )   PDF(1197KB) ( )  
    书评
    对中国伦理思想史发展进程的深度把握和理性分析——评《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学术贡献
    熊坤新
    2006(1): 102-103. 
    摘要 ( )   PDF(1195KB) ( )  
    试析“契合”中的历史向度——读《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历史生成》
    牛庆燕
    2006(1): 104-105. 
    摘要 ( )   PDF(1199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