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公平正义
    何建华
    2023(2): 1-6. 
    摘要 ( )   PDF(1616KB) ( )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夙愿和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强调发展的人民性、正义性、公平性、共享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积极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其核心价值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全面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原则,在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社会政策体系等方面作出更加合理的安排,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对待和保护,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纪念曾钊新先生专题(笔谈)
    曾钊新先生对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原创性贡献
    李建华
    2023(2): 7-9. 
    摘要 ( )   PDF(1600KB) ( )  
    管窥曾钊新教授的治学特色及其启示
    吕锡琛
    2023(2): 10-12. 
    摘要 ( )   PDF(1540KB) ( )  
    青年伦理学人应读点曾钊新
    朱有志
    2023(2): 13-16. 
    摘要 ( )   PDF(1541KB) ( )  
    伦理学基础理论
    卡里克勒斯式的道德异己者理应被说服吗?
    刘松青
    2023(2): 17-25. 
    摘要 ( )   PDF(1647KB) ( )  
    我们拥有各种价值信念,也根据价值信念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的群体;我们坚信某些价值是正确的,某些是错误的,且通常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方;我们乐于说理和劝服,总是不知疲倦地寻求同声相应,而对于那些与我们的价值信念格格不入的“异己者”,又经常缺乏耐心与宽容。如果价值分歧是一个基本的人类学事实,而那些道德异己者又总是不可避免地现身于我们周围,那么伦理辩护可以让我们好好相处吗?就像古希腊的卡里克勒斯遇到苏格拉底,前者的“自以为是”被后者视为“秕言谬说”,而后者的“谠言嘉论”又被前者视若“虚谈高议”。然而,正是因为无处不在的价值龃龉,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为自己的价值信念提供应有的辩护,并展开充分的对话,以求超越个体视角的局限,达到维护公共理性的目的。
    道德定力的科学内涵、现实价值与培育路径
    阎国华, 何珍
    2023(2): 26-34. 
    摘要 ( )   PDF(1644KB) ( )  
    道德定力是个体面对不良道德风气和诱惑时,表现出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能力,包含道德判断力、道德自觉力、道德意志力、道德捍卫力和道德引领力等构成要素,体现社会道德要求向道德主体内心的自觉转化,属于支撑个体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力量。就其现实价值而言,道德定力表征了个体坚信道德价值、坚守道德要求的内在信念,是个体崇尚道德、维护道德与践行道德的动力之源,有助于推动个体道德由外在规制转向内在自觉、支撑个体道德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新境遇、筑牢个体道德失范的双重预防屏障以及细化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与阐释框架。就其培育路径而言,当下道德定力培育路径主要包括树立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以涵养道德定力的思想根基、激发修身自律与公共意识以强化道德定力的内在规约、增强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以优化道德定力的形成环境、深化制度建设和协同治理以构筑道德定力的监督体系。
    羞耻的道德双重性辩护
    俞玲玲
    2023(2): 35-42. 
    摘要 ( )   PDF(1796KB) ( )  
    实证研究从羞耻产物的性质出发,得出了相互抵牾的结论,其缺乏足够解释力的有限性难以为羞耻的道德地位正名。哲学思辨路径通过回应羞耻“触发事件的消极性”和“自律性的消弭”两大质疑来阐明羞耻的道德身份。羞耻是内在的美德原型和外在的交往中介,前者以否定性的方式把握着善,驱使着主体践行责任,弥补善的鸿沟,从美德原型处培育各式美德;后者以肯定性的方式促发社会交往,督促主体反思自我以及他者的态度,进而自由地得出某个真正合乎道德的观念。
    中国伦理思想
    从五伦向三纲五常演变的文明轨迹
    唐代兴
    2023(2): 43-52. 
    摘要 ( )   PDF(1675KB) ( )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围绕三纲五常思想渊源的持久讨论,存在着既忽视其思想产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视野,也缺少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时代变迁的互动认知的问题。从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社会变迁之互动史观来看,汉代以来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三纲五常,实是蕴含了被血缘五伦催生的社会变革进程和思想演化进程,在这一互动进程中,孟子的宗法五伦、荀子的“三本”五伦和韩非子的“三事”思想,先后为“三纲”铺垫起三块基石。血缘五伦催生三纲五常的历史进程,解构了孔子的君臣“职业契约”准则,既绘制出先秦文明向汉代演进的方向,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轨迹并重建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改变和重建,才可真正理解“三纲五常”传统的坚执性。
    玄德的澄明
    刘静芳, 李楠
    2023(2): 53-59. 
    摘要 ( )   PDF(1642KB) ( )  
    澄清老子“玄德”的内涵,是把握近“道”之德的关键,也是理解重“德”的中国哲学的关键。如果我们重新审视老子的“道”与“玄”,把“道”看成是有无之间周行的“路径”,把“玄”看成是有与无的统称,那么,玄德的内涵将不再模糊——从根本上说,玄德不是幽隐深远之德,不是“水”德、“生”德、“损”德,而是兼通有无之德。兼通有无的“玄德”,是理解“常德”“孔德”“上德”“广德”“建德”的枢纽,也是理解中国传统伦理学之“德”范畴的重要切入点。
    墨家伦理学在西方百年译介和接受行旅
    刘松, 夏登山
    2023(2): 60-68. 
    摘要 ( )   PDF(1764KB) ( )  
    墨家学说自19世纪被译介到西方以降,其伦理学便备受关注,亦争议不断,百年来墨家伦理学说内涵和意义发生了多次变异和偏离,在西方先后被阐释为宗教想象、功利主义、后果主义,更是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汉学界两次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跨文化阐释和学术争鸣中,墨家伦理学获得了西方汉学界持续广泛关注,促进了其伦理学经典谱写的生成,也提升了墨家学说乃至先秦哲学在西方哲学话语场的在场性。
    外国伦理思想
    论恶之伦理意蕴:从平庸之恶到诡辩之恶
    孔明安, 王雅俊
    2023(2): 69-75. 
    摘要 ( )   PDF(1629KB) ( )  
    善恶问题是道德哲学一直以来所关注和争辩的焦点问题。其中,以艾希曼耶路撒冷的审判为线索的道德拷问引发了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和阿格妮丝·赫勒的伦理对话。阿伦特从社会视角出发,指出历史环境作用于人的普遍无思的平庸之恶,强调思考是破解这种恶行的关键。而在赫勒看来,恶远非平庸的,它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并与个体的道德行为及其责任相关联。赫勒在阿伦特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诡辩之恶,通过剖析诡辩之恶与权力之间的内在勾连,强调以善为核心的内在道德的价值意义。阿伦特所谓的平庸之恶与赫勒的诡辩之恶折射出了二人对个体行为之道德反思的不同视野,对二者伦理意蕴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的本性的认识,为道德反思和道德重构提供多元化的思考空间。
    自由概念的证成与演绎——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三章的先验结构
    钱康
    2023(2): 76-85. 
    摘要 ( )   PDF(1684KB) ( )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三章中的主要任务通常被视为是对定言命令的有效性提供演绎,而这一演绎的前提和基础则是在第一节中被提出的积极的自由概念。但是康德似乎并没有对这一自由概念本身提供充分且令人信服的论证,而这也成为康德学界普遍认为第三章中的演绎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对自由概念的演绎结构进行一种基于先验方法论的重构,就可以证明康德能够为自由概念提供恰当的证成,并且这一自由概念在形而上学上的不完备性也不会影响定言命令的演绎的成功。
    约纳斯克服“人的形象”危机的两条路径
    何振乾
    2023(2): 86-92. 
    摘要 ( )   PDF(1637KB) ( )  
    技术批判与伦理诊断是约纳斯反思“人的形象”问题的两条路径。前者通过技术进步论和技术乌托邦批判揭示了人的形象内在的虚无主义,后者以责任伦理探寻对危机的克服。约纳斯的创见在于重赋本体化自然以目的和价值,进而规范责任主体的长远行为。约纳斯对该问题的考察涵盖技术批判理论、生命现象学和伦理学多重视域,不仅涉及对人类中心论和虚无主义的解构与批判,而且体现了为技术时代的实践确立新的责任命令和责任主体的建构性努力。尽管约纳斯的工作也面临着诘难与应用困境,但仍具有启发性和警示意义。
    政治伦理
    国家的政治本质与政治的道德基础
    詹世友
    2023(2): 93-102. 
    摘要 ( )   PDF(1655KB) ( )  
    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无政府主义观点,它们缺乏对国家功能的正确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国家的出现是必然的,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国家的政治必须具备道德基础,而“互利”“相互性”和“公道”模式在提供按正义原则行事的主观动机方面都有其局限。应该从国家作为最高伦理实体的角度走出契约论正义观的困境。
    评运气均等主义的三种变体理论
    高景柱, 王培培
    2023(2): 103-110. 
    摘要 ( )   PDF(1643KB) ( )  
    传统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遭到了来自平等主义和非平等主义的双重批判,运气均等主义者发展了三种变体理论来为运气均等主义辩护。制度运气均等主义将关注的范围限定在制度领域,这难以解决与运气相关的不平等问题,它的解释更像是一种民主互惠的理想。虽然动态运气均等主义为思考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但是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问题重重,并且其所建议的措施会导致对有才能者的奴役和对个人选择自由的限制。相对基线运气均等主义没有成功解决基线悖论、偏好以及多元化的担忧问题。
    重审民族责任与全球平等主义——对米勒相关理论的辩护与批评
    王莹莹
    2023(2): 111-118. 
    摘要 ( )   PDF(1641KB) ( )  
    在当代全球正义的讨论中,关于民族责任与全球平等主义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话题。戴维·米勒提出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民族责任理论,并为民族国家承担集体责任与继承性责任进行规范性辩护。当前对于米勒的民族责任理论有诸多批驳,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批驳都很难站得住脚。然而,米勒在重视民族责任的基础上,拒斥全球平等主义的观点是有问题的。无论在抽象理论层面,还是在应对气候变暖等全球公共实践层面,民族责任只有与全球平等主义原则相结合,才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
    探索与争鸣
    哈布瓦赫论历史上社会阶级对财富的道德记忆
    黄泰轲
    2023(2): 119-124. 
    摘要 ( )   PDF(1619KB) ( )  
    对财富的道德记忆事关占有财富的合法性、神圣性、长久性的道德证明。不同的社会阶级对财富有着不同的道德记忆,社会按某个阶级对社会的贡献度和影响力,认可并推崇其对财富的道德记忆。为了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与“凝聚力”,社会会形成一个占主流地位的对财富的道德记忆,并据此评价社会阶级占有财富的道德合法性。哈布瓦赫关于历史上社会阶级对财富道德记忆的考察有助于人们深化上述认知,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帮剥削阶级掩盖或美化剥削之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立场,讴歌勤劳致富、合法劳动、创新创业、共同富裕等价值理念,并使其成为社会主流的对财富的道德记忆。
    知识归属与责任归属: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类比
    胡靖波
    2023(2): 125-133. 
    摘要 ( )   PDF(1671KB) ( )  
    知识归属和责任归属都是以辩护为核心的日常实践活动,它们都受到怀疑论的威胁。将知识归属的反怀疑论策略应用到责任归属领域是有益的尝试。在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中能提炼出一套应对知识论怀疑论的策略:受怀疑论威胁的命题是枢轴命题;枢轴命题具有辩护豁免,因为它们具有非反思性/类行动性、不可抛弃、构成性等特征。而以斯特劳森的道德责任理论为媒介,这套知识论中的反怀疑论策略有望应用于道德责任领域,因为在道德责任领域也能找到枢轴命题,即责任枢轴。然而,要完整地移植这套策略,需要刻画道德责任的日常辩护以说明责任枢轴的构成性。一种关于日常辩护的“默认-比对”模型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近亲属权利表达逻辑的伦理维度
    曹贤信, 贺田田
    2023(2): 134-141. 
    摘要 ( )   PDF(1644KB) ( )  
    婚姻家庭编是以关爱伦理为基点展开近亲属的个体权利规则。夫妻关爱伦理的实践内涵是“互爱互信”“恩爱相待”,法律内涵体现为“平等”“互爱”,强调以独立、平等的反分离的牵引力来实现夫妻之间的恩爱有常。亲子、“手足”、祖孙等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逻辑是基于“仁爱”之“爱”(单向的顺爱)和“仁爱”之“仁”(逆向的感恩的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有序”的“爱”而展开的。实然层面,婚姻家庭编确以“和”为“航向标”指引着条文的修增,如为“恩爱有常”“仁爱有序”修增了正向规则、负向规则。应然层面,未来修法时还应当继续践行以“平等”为前提条件、以“爱”为内核要求、以“和”为目的要求的现代家庭伦理三原则,着重以关爱场域为“家庭”“家人”构建“优良家风建设”的主体要素,以“协力互助”为“恩爱有常”划定合理的“同居共财”界限,以“家顺人和”为其他近亲属“仁爱有序”添“砖”加“瓦”,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