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伦理学原理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郝清杰
    2016(1): 1-6. 
    摘要 ( )   PDF(1532KB)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扬弃和吸纳,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寄托着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的理论整体。深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执政伦理建设思想探源
    张振
    2016(1): 7-12. 
    摘要 ( )   PDF(1464KB) ( )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学说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尽管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执政伦理的概念,但他们创立的政党理论和学说中已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保障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的解读,试图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伦理建设思想的源泉。这不仅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尤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执政伦理建设有着指导意义。
    怎样从事实推出价值?——是与应当之谜新解
    刘清平
    2016(1): 13-21. 
    摘要 ( )   PDF(1497KB) ( )  
    通过语义分析可以发现,“能不能从事实推出价值”其实是个假问题,因为人们只有从“事实”中才能依据“需要”推出“价值”,所以真实的问题在于“怎样从事实推出价值”。西方主流哲学在这方面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凭借认知理性精神将“是”与“应当”嵌入到了某种二元对立的理论架构之中,没有看到两者之间通过“需要”这个核心纽结形成的交叠互动。
    论“超美德”
    张松辉, 罗凤华
    2016(1): 22-26. 
    摘要 ( )   PDF(1460KB) ( )  
    “超美德”是指超越正常美德标准的行为。“超美德”行为出现的原因,一是出于不懂权变的真诚,二是出于谋取名利的欺骗。无论是哪种原因形成的“超美德”行为,都应该受到批判,因为“超美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伤害了整个社会。
    论道德激励
    邹海贵
    2016(1): 27-32. 
    摘要 ( )   PDF(1494KB) ( )  
    道德激励既是一个伦理学基础理论问题,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实践课题。道德激励,是指激励主体在一定价值目标引导下,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激发道德行为或抑止不道德行为发生的过程,包括道德正激励、道德负激励和道德反激励三个完整的向度。道德激励的主、客体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道德激励机制可分为个体心理反应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两个方面。道德激励具有道德价值引领功能、道德生态维护功能和道德治理功能。
    中国伦理思想
    论悌德的内涵及现代价值
    王颖
    2016(1): 33-37. 
    摘要 ( )   PDF(1466KB) ( )  
    悌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德目,是于弟、幼方面的伦理规范的总名。本文着重论述了四方面的内容:悌的词源意义;悌与孝的关系;悌与仁、义、礼、智四德的内在联系;悌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价值。
    孔子知论探析
    宗超
    2016(1): 38-42. 
    摘要 ( )   PDF(1464KB) ( )  
    “能知”问题是研究孔子知论的前提。孔子认为人“能知”的是:与人发生联系的一切事物。“应知”问题是孔子知论的核心。“君子学以致其道”则是该问题的精义所在,它高度精准地概括了孔子知论的思想宏旨,即:“仁道”的终极对象和最高目标乃由“仁德”成就,其主体性基础乃是对人性有高度自我意识和自觉的“君子”,君子通过“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的学习与实践以望最终达成“博施於民而能济众”的仁道目的。而孔子知论的本质,即对人性完美境界的终极眷注也在此思想内容中得以昭明。
    论中国生命伦理学的本土化建构及其与道教生命伦理思想的融合
    赖平
    2016(1): 43-47. 
    摘要 ( )   PDF(1459KB) ( )  
    中国生命伦理学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被介绍、引入到中国并开始了发展进步的历程,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理论架构相对粗糙,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话语引导权,学科发展动力不足等困境。作为西方学术思想引进的产物,化解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困境,需要回归自己的文化本源,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话。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道”为生命的形上根据,赋予生命神圣的价值,强调“珍生”、“贵生”,鼓励人们通过修炼脱离自然存在的状态,获得精神生命和自由意志,进入生命的意义之境,蕴涵了丰富的生命伦理学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我们今天化解困境、实现中国生命伦理学的本土化建构提供了思想基础。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义命之辨
    王正
    2016(1): 48-53. 
    摘要 ( )   PDF(1469KB) ( )  
    义命之辨既是儒家对人的道德与命运之间关系的处理,也是儒家对人的生命之终极关怀。对此,孔子、孟子、荀子和《易传》儒者提出了“知天命”、“正命”、“各正性命”等观念。在先秦儒家看来,命固然是对人的客观限制,但同时,也正因为有它,才彰显了人的生命及其创造力之伟大,尤其是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对人的生命之重要意义。
    西方伦理思想
    从诗性正义到能力正义——努斯鲍姆正义理论探究
    王国豫, 荆珊
    2016(1): 54-59. 
    摘要 ( )   PDF(1469KB) ( )  
    正义一直被看作是一个规范伦理学的概念。玛莎·努斯鲍姆是美国当代伦理学家的杰出代表。在对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的基础上,努斯鲍姆引入了“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两个概念。文章分析了努斯鲍姆“诗性正义”和“能力正义”提出的背景及其思想历程,指出努斯鲍姆的目的在于超越功利主义对正义的狭隘理解,重拾亚里士多德正义中的人的目的维度,从诗性正义走向能力正义。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与意义
    聂文军
    2016(1): 60-65. 
    摘要 ( )   PDF(1464KB) (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具有如下主要特征。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呈现出一个十分明显的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和现实道德层面逐渐增强关注和研究的发展过程;其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呈现出了从继承和借鉴马克思的批判传统对资本主义给予道德批判到积极发掘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和注重从伦理层面上建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过程;再次,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呈现了一个从政治革命、社会批判到生态建构的发展过程。深入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列维纳斯的好客伦理及其对构建和平世界的启示
    林华敏, 王超
    2016(1): 66-71. 
    摘要 ( )   PDF(1469KB) ( )  
    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原初关系的考察,列维纳斯构建了一种以绝对的责任和爱为基础的好客伦理。这种好客伦理是对自我中心主义的解构,它包含了利他主义与自我牺牲的伦理品质。这种好客伦理为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奠定基础。人类的和平不能通过战争与建立帝国来实现,只能通过个体的面对面的伦理的善来实现。由个体间伦理的善延伸到族群、国家关系,才能构建和平的世界。好客伦理告诉我们:新的世界政治秩序的基础应该是伦理,责任与爱是个体、民族、国家之间差异而和平地共处的基础。
    德性伦理果真遭遇公共化困境吗?——现代社会语境下德性伦理公共化问题的思索与应答
    叶方兴
    2016(1): 72-79. 
    摘要 ( )   PDF(1482KB) ( )  
    面对日渐公共化的现代社会,占据现代道德理论主流的规范伦理学是否为德性伦理预留空间?德性伦理在现代社会必然将遭遇公共化困境?文章从“德性伦理公共化困境”说法入手,通过梳理、分析当代伦理学界出现的几种化解德性伦理公共化困境之方案,并依据德性与人的生存之间关系论证德性伦理的现代价值。由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德性伦理是否遭遇公共化困境,而是揭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德性伦理类型、寻求现代人生存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多样化德目清单。
    生态伦理
    天人合一:生态维度解读及其存在问题述评
    包庆德, 杨铮
    2016(1): 80-85. 
    摘要 ( )   PDF(1471KB) ( )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观念之体现,在近现代的研究中经历了宗教神秘化解释、理性文本化解释、审美与伦理化解释、生态维度解释的存在论转化历程,反映了作为世界观的天人合一原初观念在被赋予现实指向后逐渐转向方法论的整体趋势。众多学者在对天人合一的生态化解读路径的问题上产生了诸多问题与争鸣,集中于天道与人道关系问题、国学传统的生存体验与精神境界问题、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矛盾问题、反生态化解读天人合一问题。在学者们针对天人合一的生态化解读问题进行反复讨论的过程中,生态方法论原则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关键领域,其初步表现为非认识性、同感性、可持续性、伦理规范性、双向适应性几种特征,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思路。
    爱物何以可能——朱熹的生态伦理观探析
    李涛
    2016(1): 86-90. 
    摘要 ( )   PDF(1465KB) ( )  
    人对物究竟应给予物什么样的道德关爱?这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儒学具有普爱意识,自先贤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的主张以来,物一直是道德关爱的对象,但同时在“爱有差等”观念的支配下,对物的爱又不同于人,其间显现出普爱与差爱的矛盾冲突。朱熹在本体论上以“生生之仁”确立了人、物的平等意识。而在现实生活世界里,万物所自有的客观等级秩序以及人所面临的不同道德情景,人又会以“差等之爱”的情感方式表现出来。朱熹用“理一分殊”来化解“普爱”与“差爱”的冲突,以“推己于物”和“用之有时,取之有节”的方式展现人对万物的仁爱之情。
    幸福观研究
    超越“手段王国”的幸福伦理
    张彭松
    2016(1): 91-95. 
    摘要 ( )   PDF(1460KB) ( )  
    幸福是人类以道德的方式追求的终极目的,但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却有较大差异。在“现代性”道德对传统伦理“价值的颠覆”社会转型后,人按照自然权利追求幸福的物质生活,保障幸福的前提条件。在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理性刺激和推动下,人们的物质欲求由手段遮蔽目的,使人的幸福追求系于“手段王国”中,沦为不断递进的欲望或幻觉。现代人需要激发自身的道德超越性,在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道路上,沿着作为“目的”的幸福伦理指向,通过关注和敬畏生命,协调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走向幸福的好生活。
    弗拉纳根的心灵哲学转向与自然主义幸福观
    王世鹏, 张孟杰
    2016(1): 96-101. 
    摘要 ( )   PDF(1466KB) ( )  
    传统的心灵哲学只关注对心灵的求真性研究,而不关注对心灵的价值性研究。美国哲学家弗拉纳根打破常规,基于自己对心灵哲学元哲学问题的反思和理解,把幸福等价值性问题纳入到心灵哲学的研究视野当中,发起并推进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哲学“转向”。弗拉纳根把他对幸福的自然化研究称作“幸福学”,幸福学的研究方法是他所谓的“神经现象学”的方法。他利用“幸福学”和“神经现象学”对当前幸福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形而上学问题。弗拉纳根的工作是一次“将幸福自然化”的尝试,这既为我们理解幸福提供了新的维度,也为当前陷入困境的自然主义注入了新的动力。
    经济伦理
    社会公平正义视阈下的我国人力资本失灵影响分析
    曾广波, 彭福扬, 兰甲云
    2016(1): 102-108. 
    摘要 ( )   PDF(1473KB) ( )  
    公平正义是一个具有多维度价值目标的概念。但在实践领域中,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关注往往集中于财富分配。人力资本失灵作为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经济现象,突出表现为个人收入与其运用自身人力资本创造的经济价值的严重偏离。处于转型发展的中国,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及权力寻租,在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在弱势群体中,存在普遍的人力资本失灵现象,它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剧并促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影响政治正义与党执政的合法性、制约经济公平和增长及发展转型。与此同时,失灵强化了弱势群体对社会不公的感受,正在放大并挑战当下我国的社会稳定。
    金融化视阈中分配正义的经济哲学追问
    任瑞敏
    2016(1): 109-114. 
    摘要 ( )   PDF(1467KB) ( )  
    分配正义的旨趣是在社会成员的相互交往中,建立一种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合理配置机制,以实现公平和公正的经济秩序,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实现程序上来看,分配正义主要包括“事前”和“事后”两个维度:在经济活动之前,每个人对资源的使用机会是平等的;在经济活动之后,每个人分享的收益和承担的责任是公平的。然而,现代经济已被金融所统摄,金融颠覆了分配领域中的“责、权、利”配置原则,使分配正义面临新的困境。金融在资源配置上存在“马太效应”,难以保证经济活动之初的平等;在经济活动之后,来自金融领域的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成本的社会共担,存在收益与责任分担的不公平。
    法与伦理
    代孕的合法化之争及其立法规制研究
    刘长秋
    2016(1): 115-124. 
    摘要 ( )   PDF(1502KB) ( )  
    代孕,无论在生命伦理学界还是在生命法学界都引发了巨大争论。在代孕应否合法化问题上,学术界存在“应合法化说”与“不应合法化说”两种针锋相对的学说,这两种学说都基于各自的立场提出了相应的论据。立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角度,伦理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对于代孕的定位应取决于伦理对于代孕的定性。而在伦理上,代孕是一种违背人类天性的不合理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法律应当予以禁止。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孕规制立法来看,代孕应当为立法谨慎规制。当前,我国对代孕采取了完全禁止的规制模式,但在具体制度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法伦理学视角下失地农民体育权利保障研究
    王可, 王岐富, 吴真文
    2016(1): 125-130. 
    摘要 ( )   PDF(1465KB) ( )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的权利未能得到平等保障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以法伦理学视角审视失地农民的体育权利现状,透视、剖析其中的原因,思考保障失地农民平等享有和实现体育权利的对策,是实现失地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宪法和法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书评与综述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读罗国杰教授新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
    姚郁卉
    2016(1): 131-133. 
    摘要 ( )   PDF(1443KB) ( )  
    理学伦理思想研究的“第三部曲”——评陈谷嘉教授《明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
    唐亚阳, 王和君
    2016(1): 134-136. 
    摘要 ( )   PDF(1442KB) ( )  
    寻求伦理价值 共谋中国发展——中国伦理学会2015年会综述
    白雪菲
    2016(1): 137-140. 
    摘要 ( )   PDF(1359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