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共享思想笔谈
    “共享”:当今时代的最强音
    唐凯麟
    2017(3): 1-2. 
    摘要 ( )   PDF(1215KB) ( )  
    共享是中国文化的智慧、良心和符号
    王泽应
    2017(3): 3-5. 
    摘要 ( )   PDF(1197KB) ( )  
    追寻共享美德
    向玉乔
    2017(3): 6-7. 
    摘要 ( )   PDF(1252KB) ( )  
    共享得以可能的资本逻辑
    彭定光
    2017(3): 8-9. 
    摘要 ( )   PDF(1251KB) ( )  
    共享资本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贵思考
    匡列辉
    2017(3): 10-11. 
    摘要 ( )   PDF(1345KB)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经济向度的伦理辩护
    傅鹤鸣
    2017(3): 12-17. 
    摘要 ( )   PDF(1403KB) (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根据不是道德观念的革新,而是道德生活世界的建造。因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现代构建,基础性条件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到场。没有个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的经济解放,就不可能有个人在道德意义上的自我解放。而个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获得真正的经济解放,必然性前提是个人必须获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确定性的、明晰的现代产权,这是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经济向度进行伦理辩护的逻辑起点。最后,本文进一步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属现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经济向度中的分配正义。
    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的实证分析
    沈贤岚, 沈又红, 郭庆
    2017(3): 18-24. 
    摘要 ( )   PDF(1431KB) ( )  
    农村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阵地。本文利用在湖南省农民中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描述性统计发现,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差异性、模糊性、偏离性和实用性特征。回归分析发现,个人特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但培育环境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多的是个人自发、松散的行为,缺少组织力量的教育和引导。最后,从重视理论宣传、满足农民需要、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伦理学原理
    论道德容忍度
    唐代兴
    2017(3): 25-32. 
    摘要 ( )   PDF(1417KB) ( )  
    道德容忍度指对不道德的行为或具有道德指涉性的不同言行的受纳程度和度量方式,它以良知为主体前提,以至诚为本体方法,以权责对等为规范方式,以公正和自由为价值导向。从分类学看,道德容忍度分守德型和无德型两类,前者呈现为零容忍和完全容忍两种方式;后者展开为放纵性、收敛性和否定性三种容忍方式。激励道德容忍度生成的共同心理动力是私利冲动,但其运作的心理机制却存在类型学的区别:权责意识、“不忍”情感和柔热心的整合运作,推动守德型道德容忍度发挥生活情境功能;而无责意识、“能忍”情感和硬冷心,却整合构建起无德型道德容忍度运作的心理机制。
    中国特色的“福利共享”价值理念探析
    庞永红, 肖云
    2017(3): 33-39. 
    摘要 ( )   PDF(1411KB) ( )  
    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是一种补缺型为主的社会福利,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这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无法满足人民对社会福利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构建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中国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社会福利的价值理念及相关伦理原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体系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的几种主要的福利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共享”理念。论文探讨了“福利共享”理念的内涵,福利共享的正当性、合理性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福利共享要拒斥的两种错误观念。
    起源论视域下“羞”的道德意涵之衡定
    雷爱民
    2017(3): 40-46. 
    摘要 ( )   PDF(1419KB) ( )  
    “羞”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羞”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从人类“羞”现象的起源来看,存在着惩罚论、先天论、立法论等不同看法,对于“羞”的起源看法不同,人们对“羞”的认识与判断就会截然不同。人类“羞”的情绪或情感并不总具有道德意涵,不同学说对“羞”的界定不同,因而“羞”的意义就不同。“羞”的面相与类型比较丰富,不具伦理价值的“羞”有时具有其他价值。“羞”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值得肯定,但人类并非所有的“羞”都具有积极价值,对人类尊严与权利的贬损而导致的负面之“羞”则需要杜绝。从起源论上讨论“羞”是为了打破“羞”仅与伦理相关的刻板印象,进而为真正具有伦理价值的“羞”提供合理的阐述。
    法治与德治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正当性证成
    王淑芹, 武林杰
    2017(3): 47-50. 
    摘要 ( )   PDF(1389KB) ( )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虽已确定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但在学界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正当性仍有不同程度的分歧与存疑。因之,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正当性的证成,则是推进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转型亟需深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从法律与道德价值的同源性与交叉性、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同宗性与交叠性、法律与道德功能的独特性与互补性,立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与孙莉商榷
    夏纪森
    2017(3): 51-55. 
    摘要 ( )   PDF(1394KB) (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关键在于对德治内涵的界定。与传统的儒家“德治”思想不同,以德治国不是将某种特定的道德观强制在社会推行,而是一种示范性的伦理观,这种道德观尊重道德主体在道德上的追求与选择,它以法治为前提,强调社会主体的自主性,并倡导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和实践的竞争。
    法治秩序观与德治秩序观的比较——从社会基础、正义观及实现路径切入
    张建
    2017(3): 56-59. 
    摘要 ( )   PDF(1387KB) ( )  
    对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讨论,应避免立场先行的分析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法治秩序观与德治秩序观是两种理想型秩序观,分析各自的社会基础、正义观及实现路径,有助于深化认识秩序形成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德治在共同体中能发挥好作用,追求实质正义,倡导自律及重视实践者的德性。法治能更好回应陌生人社会需求,主张通过形式获得正义,以国家法为主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德治不可能在规范意义上取代法治。
    中国伦理思想史
    春秋以前的人禽关系观
    陈科华
    2017(3): 60-65. 
    摘要 ( )   PDF(1408KB) ( )  
    “人禽之辨”是先秦儒学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命题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儒家在“人的价值发现”问题上的思想成果。但“人禽之辨”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经历了由对“血缘关系价值”的自觉,到对“经验理性价值”的自觉,再到对“道德理性价值”的自觉三个历史阶段,而每个阶段又无不打上了图腾崇拜的烙印。因此,解剖图腾崇拜视域下的人禽关系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儒家“人禽之辨”的内涵及其特征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生与义:略论孟子生命价值思想
    郭清香
    2017(3): 66-70. 
    摘要 ( )   PDF(1397KB) ( )  
    在孟子的思想中,生命的价值基础在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但这并不是生命的最高价值。生命的价值提升集中体现在“舍生取义”的过程,可见“义”是生命的高级价值。孟子生命价值的思想启发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价值有高低之分,需认真权衡;舍生取义固然高尚,“不立危墙之下”同样重要;对待生命的紧要问题上,自我与他人要适当区别对待。
    西方伦理思想史
    论马基雅维利的善恶辩证法思想
    陈文娟
    2017(3): 71-76. 
    摘要 ( )   PDF(1408KB) ( )  
    马基雅维利从现实的政治生活出发,深刻洞察到政治事件中的主客分殊、政治情境的生成流变、政治行动的复杂多变,描述了政治行动中善性与恶行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和运动发展,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具体考察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德性条目,并以仁慈与残酷这一对具体德性范畴为例,揭示马基雅维利善恶观的德性效果论实质,并对其善恶观进行评析。
    手段抑或目的——关于亚里士多德思虑之对象
    田洁
    2017(3): 77-84. 
    摘要 ( )   PDF(1472KB) ( )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区分,对他而言,欲望是设定目的的,思虑为实现欲望目的而寻求手段或工具。对于这个区分的解释,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持休谟主义的解读,认为理性是为欲望服务的;另一种持理智主义立场,认为理性思虑不会局限在寻求手段方面,在某种意义上,理性思虑可以设定目的。本文在分析这两种解读各自的合理之处与存在的问题之后,进而考察一种被以上两种解释所忽略的情况,以此尝试提出一种可以兼容两种立场的解读。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正义——从诺奇克与罗尔斯之争谈起
    牛绍娜
    2017(3): 85-89. 
    摘要 ( )   PDF(1397KB) ( )  
    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是维系社会秩序、塑造社会风尚的伦理智慧。新自由主义者诺奇克与罗尔斯的正义观在自由问题上无实质分歧,二人争论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平等,具体表现在正义基石—权利VS公正、政府角色—最低限度的国家VS多功能国家,以及分配正义—资格理论VS背景制度三方面。分析这些争论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价值取向和大同理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等思想渊源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可借鉴“最大最小值”规则,从尊重公民基本权利,平等优先于善;合理把握市场机制与国家调控之张力,发挥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健全社会扶贫体系,增进百姓福祉等路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期做好扶贫工作,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社会伦理建设
    追寻美好:城市设计伦理探讨
    秦红岭
    2017(3): 90-96. 
    摘要 ( )   PDF(1449KB) ( )  
    针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对“什么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缺乏深入反思,忽视对城市设计价值基础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及我国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价值失序现象,探讨了城市设计的伦理之维。分析作为一种伦理行为的城市设计,反映的是城市设计蕴含的伦理因素及其与伦理学的内在相关性。总结城市设计学者提出的好的城市设计标准,提出具有伦理特质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形态人性化、城市环境宜居性和公共空间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明了城市设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共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街道伦理精神及其建构探论
    陈丛兰
    2017(3): 97-103. 
    摘要 ( )   PDF(1414KB) ( )  
    城市自建立之初就是通过街道空间来彰显其品性。伟大的街道创造伟大的城市。传统中国城市街道空间以自然主义、等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伦理精神造就了许多伟大的城市。当代都市生活日益普遍化、精致化和审美化,街道空间却相反,其文化精神、场所精神与空间正义的缺失,使它失去了滋养与培育人们精神的功能。美丽城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应该从美丽街道建设着手,构筑立足传统、引领时代精神的文化街道空间,立足绿色、共享理念的“后人本主义”街道空间,立足协调发展理念的公平公正街道空间,是街道空间最内在也最根本的伦理建构和价值目标。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民经济理性的扩张、困境与出路
    李志祥
    2017(3): 104-109. 
    摘要 ( )   PDF(1404KB) ( )  
    农民的经济理性问题在本质上是农民精神的现代化问题,主要包括农民经济动机、经济美德以及经济认知三个层面的转化问题。在生产经营结构的市场化变迁、“离土不离乡”的进城务工和“离土又离乡”的外出打工等新兴经济活动的推动下,我国农民正处于从传统经济理性转向现代经济理性的发展转型期,突出血缘亲情伦理的传统经济理性正在淡化,注意市场科技伦理的现代经济理性正在形成,以血缘地缘弥补现代化缺陷的农民经济理性正在孕育。我国农民一方面要努力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积极倡导尊重契约规则的市场经济理性和追求量化计算的现代科技理性;另一方面要积极规避现代化的陷阱,大力弘扬有助于缓解“见物不见人”问题的血缘亲情理性和遏制过度掠夺自然倾向的地缘生态理性。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孝文化传承探讨
    郑自立
    2017(3): 110-114. 
    摘要 ( )   PDF(1397KB) ( )  
    孝文化传承对于实现现代农村社会“善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给农村孝文化传承带来了诸多“变数”。文章在深入剖析城镇化发展给农村孝文化传承带来的三大主要影响的基础上,从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农村孝文化内容体系,拓展农村孝文化传承的载体样式,完善农村孝文化传承的法律支撑体系,提升农村孝文化的品牌影响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
    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式微与转型——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
    张燕
    2017(3): 115-119. 
    摘要 ( )   PDF(1392KB) ( )  
    本文从现代性的冲击与内生机制僵化两方面因素分析了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式微的原因,从农民生活、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三方面阐述了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传承意义,并提出在现代乡村治理中,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创新路径应当建立在与现代乡村结构的区域差异相适应、与现代乡村代际关系更迭变化相适应的基础之上。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价值满足缺失及伦理对策
    张月昕
    2017(3): 120-125. 
    摘要 ( )   PDF(1401KB) ( )  
    当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但农民却不断逃离乡村的怪象。这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因主体流失而面临瓶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以自豪感为核心的本体性价值满足和以成就感为核心的社会性价值满足发生了严重缺失,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不能为作为农民感到自豪,不能为作为农民而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道德尊严。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必须转变“农民落后”的伦理观念,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收入。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获得较高本体性价值满足和社会性价值满足之后,就不会再逃离家园而热衷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探索与争鸣
    机器人怎么可能拥有权利
    甘绍平
    2017(3): 126-130. 
    摘要 ( )   PDF(1393KB) ( )  
    本文从机器人拥有权利的技术障碍和道德难关两个层面,批驳了那些声称机器人拥有道德权利的所有理据,论证了机器人不是人,人对机器人不存在道德问题,机器人自己也不会制造道德问题,机器人也无法做出道德判断。本文旨在于借助机器人有无道德权利问题,为阐述道德的功能、权利的享有所需具备的前提条件,道德权利的契约论基础、人同机器人关系中所体现出的主人与工具之固有地位的不可错位、人的私密的心灵花园的不可触碰等伦理学里的一些重要话题,提供一个新的机会与样本。
    政治伦理视角下社会治理的政府角色定位
    周谨平
    2017(3): 131-136. 
    摘要 ( )   PDF(1399KB) ( )  
    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主导性的角色,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政府职能的设定、政府规模的大小和政府管理方式的选择都取决于政府的角色定位。要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就必须在新的政治伦理语境下对政府角色进行重新审视。社会治理意味着政府在四个方面角色的转变:从干预型政府向引导型政府的转变、从无限型政府向适度型政府的转变、从领导型政府向参与型政府的转变以及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会议综述
    弘扬优秀道德传统践行当代核心价值——2016中国伦理学大会综述
    杨学龙
    2017(3): 137-138. 
    摘要 ( )   PDF(1305KB) ( )  
    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儒商精神——首届中华儒商论坛会议综述
    申唯正, 魏南海
    2017(3): 139-140. 
    摘要 ( )   PDF(1306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