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人访谈
    关于伦理学教学与科研中若干问题的再认识——魏英敏教授访谈录
    魏英敏
    2011(1): 1-8. 
    摘要 ( )   PDF(1750KB) ( )  
    伦理学原理
    厘清伦理学的对象与定义
    韩东屏
    2011(1): 9-14. 
    摘要 ( )   PDF(851KB) ( )  
    厘清伦理学的对象与定义是构建伦理学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以往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法大致可以归并为德性、道德价值、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道德语言、自由、幸福、人生问题和道德这九种。经逐一分析可知,前八种界说难以成立。第九种界说将伦理学的对象直接聚焦于道德是值得肯定的,可由此给出的伦理学定义还是不够准确与周延。虽然道德是伦理学的基本对象,但并不是伦理学的全部对象。能将伦理学全部对象一网打尽的概念只有“道德问题”,因而伦理学就是系统研究各种道德问题的学问。
    美德伦理与实践之真
    李义天
    2011(1): 15-21. 
    摘要 ( )   PDF(930KB) ( )  
    为了确立自身的知识合法性,美德伦理学努力探寻并揭示道德实践的真实状况。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思想,实践之真在具体情境中表现为适度之处,意味着一种当下确定性;而在整个道德领域中,实践之真表现为道德的多样性。美德伦理学对实践之真的看法并不会放纵主观随意,而依然能够兼容并尊重伦理共识。同时,这种理解更反映出美德伦理学对于“真”、“真实”和“真理”等基本问题的理解。
    尊严的价值内涵及伦理意义
    韩跃红, 绪宗刚
    2011(1): 22-26. 
    摘要 ( )   PDF(782KB) ( )  
    如果不与价值相贯通,“尊严”一词缺乏明确的内涵和意义。只有把人的尊严赋予人的价值内涵,把生命的尊严赋予生命的价值内涵,把人格尊严赋予人格的价值内涵,把文化的尊严赋予文化的价值内涵,“尊严”概念才能走出宗教的阴影,堂堂正正地步入哲学的殿堂,抒发着日趋现代化的中国人的心声,也成为以人为本旗帜之下的一个哲学概念。
    民生与伦理
    建立中国“家庭医疗账户”的伦理论证:儒家的家庭伦理、“爱有差等”及卫生改革
    曹永福, 范瑞平
    2011(1): 27-31. 
    摘要 ( )   PDF(840KB) ( )  
    本文研究了儒家基于家庭的“爱有差等”价值,分析了当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并非基于儒家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家庭本位的伦理观所造成的缺憾,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该建立基于“家庭本位”而非如同西方基于“个人本位”的“家庭医疗账户”,并指出建立的方式。
    从管理伦理看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的构建
    李萍
    2011(1): 32-37. 
    摘要 ( )   PDF(968KB) ( )  
    人口计划生育协会是我国最大的社团组织,它的主要职能是广泛宣传国家人口政策、影响公众生育观念、服务相关人群等,它正在成为构建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的主体。本文引入管理伦理的视角,重申了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的组织目标和管理架构,通过厘清围绕计生协会的主要伦理议题,为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管理伦理尺度。
    中国伦理思想
    浅论先秦儒家的善与不善概念——兼析孟荀的人性善恶之辩
    徐宗良
    2011(1): 38-41. 
    摘要 ( )   PDF(726KB) ( )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常以善与不善为相对的伦理范畴。孟子以善为主导而引出不善,故强调知心尽性、存心养性。美与恶作为相对概念另有含义,涉及伦理道德时,则显示程度上的特质。其间深意,于今仍有启示。
    老子道家“慈”论
    许建良
    2011(1): 42-49. 
    摘要 ( )   PDF(1230KB) ( )  
    老子的慈爱,相异与儒家的慈孝、仁慈,它以公平、情感的自然流露为特征,其理论的依据在天、地、人、道的规则在自然;其实质在他人优位的价值取向,在整体联系性的强调;慈爱反对战争,即使选择战争来解决问题,也必须坚持解决问题为止,不能逞强,即使对胜利的战争,也不能美化,因为战争是以伤害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这与胜败没有任何关联;在战争中必须装备恬淡慈爱之心,爱护生命,同时自爱生命,这些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生态、人际疏离三大危机,无疑具有的积极启发意义。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忠孝观
    鲁红平
    2011(1): 50-56. 
    摘要 ( )   PDF(1384KB) ( )  
    《世说新语·德行》撇开了华歆、王朗之徒的不忠不义之举,赞扬他们的“小廉曲谨”之行。以忠义入选《德行》的只有一则,而以孝行入选的却有十三则,其结果显示出:在玄学思潮的冲击下,魏晋士人援道入儒,重新建构他们特有的道德观与价值取向。随着君权的衰落,门阀制度的确立,他们普遍接受了先亲后君、先孝后忠的思想。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做出种种越礼行为,但并不想废弃礼教,而是提出了“因时修制”、“缘情制礼”,试图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冲突。因此他们在推崇孝时并不只主守礼之孝,而是同样看重出于真情的死孝、心孝。
    科技伦理
    古希腊罗马时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
    胡东原, 吴银锋
    2011(1): 57-62. 
    摘要 ( )   PDF(902KB) ( )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活跃期,这一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是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雏形。它深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是其核心;对后世科技伦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
    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价值审视
    陈万求, 柳李仙
    2011(1): 63-66. 
    摘要 ( )   PDF(776KB) ( )  
    从当代价值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不难发现:传统科技伦理具有超越民族和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活性元素对于现代科技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建筑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中国传统科技伦理中的真知灼见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剂良方和克服当代人类科技异化问题的理性选择。另一方面,传统科技伦理在理论内容上存在着巨大的空缺,在实践方式上具有诸多不足。
    生命科学中的“扮演上帝”:合理性与责任性
    刘科
    2011(1): 67-71. 
    摘要 ( )   PDF(904KB) ( )  
    “扮演上帝”是一个主要用来描述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发展并对其进行社会评价的习语。在生存与发展意义上,人类有充分的理由去扮演上帝。随着越来越多的生命秘密被揭示,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似神力量。人类应该扮演上帝,人类能够扮演上帝,人类不得不去扮演上帝,扮演上帝已成为人类的宿命。基于自然界和生命世界的复杂性以及知识的有限性,人们在扮演上帝时要有更多的耐心和责任。
    二战与科学家的道德困境
    刘轶丹, 曾华锋, 张煌
    2011(1): 72-76. 
    摘要 ( )   PDF(853KB) ( )  
    科学家从事科学事业的动机,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二战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着长期以来自由探索主导的科研时代的终结,小科学氛围下形成的职业操守难以应对战时以国家意志为转移的科研模式,科研伦理的失范使得身处其境的科学家们面临空前的道德困境。
    生命伦理
    临床生命伦理视域中的自主
    郝文君, 李伦
    2011(1): 77-80. 
    摘要 ( )   PDF(666KB) ( )  
    自主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临床生命伦理学中最具重大意义的突破。从理论层面上来说,临床生命伦理学中的“自主”既然不同于康德的自主,也不必然是“个人原子主义”的体现。从实践层面上来看,由于医疗服务特殊,病人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及医学知识上与医生存在差别,医生不仅应该在消极的意义上,也应该在积极意义上尊重病人的自主,因此通过有限的干预使病人获得较高程度的自我决定能力是可以得到辩护的。
    QALYs的伦理意蕴和道德难题
    王晓敏, 李军
    2011(1): 81-83. 
    摘要 ( )   PDF(501KB) ( )  
    QALYs是一种重要的评价生命质量的方法,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它超越了生命神圣论和生命质量论的理论缺陷,是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的具体化。但是,QALYs也面临诸多道德难题,其生命质量数量化的合道德性一直遭到质疑,它也难以化解有利原则与尊重自主原则、公正原则的冲突。
    放弃治疗的伦理关涉
    刘俊荣
    2011(1): 84-89. 
    摘要 ( )   PDF(894KB) ( )  
    放弃治疗与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不同,它所放弃的是包括针对病因的根治性措施及维持生命的一切支持措施,是病人在特定情形下享有的具有请求性或选择性质的权利。医务人员实施放弃治疗的责任和义务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意愿、病人的病情等密切相关。一般性的医疗决策授权不应成为放弃治疗代理的理由,放弃治疗及其知情同意权的代理必须基于严格的程序和条件。只有在既符合临床标准又充分尊重病人自主权利的情形下,放弃治疗才能得到伦理辩护。
    生命伦理学语境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生命向度阐释
    许启彬
    2011(1): 90-95. 
    摘要 ( )   PDF(845KB) ( )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亦可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和生命伦理学,它所阐明的精神运动的各个环节都饱含着对于生命的深度关切,毋宁说,《精神现象学》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精神表征,由此这种生命向度在其构筑的精神体系之中成为内在的伦理价值旨趣。在生命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的语境下阐释《精神现象学》的生命向度,指明生命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的各个环节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可为当下生命伦理精神的构建提供一种可能的哲学基础和精神质料。
    经济伦理
    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如何具有统一性?
    龚天平
    2011(1): 96-100. 
    摘要 ( )   PDF(804KB) ( )  
    解决经济活动中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冲突,谋求两者的和谐与协调之途,是经济伦理学的基本任务。人的生存方式与活动方式、经济活动的主观目的性和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客观制约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性,是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对立的历史根源;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则是其认识论根源。这种对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尖锐、紧张。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伦理学的繁荣则要求经济主体必须谋求两者的有机统一。两者统一、整合而形成一种基本的经济伦理:“考虑整体的经济价值”,即经济价值的创造行为要有兼顾道德价值的创造行为,经济决策要有兼顾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顾虑。在解决两者的冲突、保持和谐与合作方面,它是一种合适的经济伦理。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是什么与是什么
    孙孝科
    2011(1): 101-104. 
    摘要 ( )   PDF(827KB) ( )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亟需学界探究的学理问题,同时更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现实践行的实践问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是企业、企业少数人甚至企业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不是一种外在驱动,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它是产品益众、财富阳光、创新求变、做强企业,以及心怀天下、仁爱化众与感恩图报、回报社会。
    现代技术与奢侈关系的伦理反思
    王娜, 王前
    2011(1): 105-109. 
    摘要 ( )   PDF(912KB) ( )  
    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奢侈消费重心的转移、奢侈消费权利的再分配和奢侈消费观念的变革,影响着大众的消费伦理意识。应当从技术创新角度审视现代技术与奢侈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奢侈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要防止消费行为脱离伦理规约,避免奢侈消费带来社会分配的不公正和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论现代商业经营者伦理权利原则
    杨良奇
    2011(1): 110-114. 
    摘要 ( )   PDF(751KB) ( )  
    现代商业伦理的权利原则,是指一个商业决策要在商业活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首先,要满足最高权利,即在不同国别、不同传统、不同行业的全人类均应得到遵守的人类权利。其次,要因地制宜,使商业决策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探索与争鸣
    公务员履责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消减
    刘雪丰, 何静
    2011(1): 115-118. 
    摘要 ( )   PDF(716KB) ( )  
    公务员履责过程的道德风险表现为消极不作为、积极作为不当和积极不当作为。从客观机会来看,公务员履责过程的道德风险首先来源于客观上存在障碍,其次是某些现实条件又提供了公务员道德风险行为的免责可能,加剧了道德风险。基于风险控制流程来考虑公务员履责过程的道德风险消减,我们应该提升道德风险预估水平,提高道德风险检测频率,厘定道德风险评判标准,实施道德风险有效控制,预留道德风险对冲方式。
    生态体育的生态伦理底蕴
    李宏斌
    2011(1): 119-121. 
    摘要 ( )   PDF(540KB) ( )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体育活动亦发生了重大的转向,体育走生态化之路已成为当代体育的发展趋势。生态体育的发展,必将实现人类体育活动的生态化价值转向,引导着现代体育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以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传播和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
    论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邓验, 曾长秋
    2011(1): 122-125. 
    摘要 ( )   PDF(803KB) ( )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网络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厘清了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剖析了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多种因素,积极探索了解决青少年伦理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
    博士生论坛(南京师范大学专栏)
    “道德能力”概念的知识谱系考察——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到罗尔斯
    李金鑫
    2011(1): 126-130. 
    摘要 ( )   PDF(677KB) ( )  
    本文通过一种知识谱系学(希腊思想传统意义)的考察,在理解道德的基础上,试图在实践理性意义上证成道德能力。道德能力是自由意志实践过程中将主观精神与客观实践相统一、实现自身的能力。
    萨缪尔森《经济学》的经济伦理解读
    张露
    2011(1): 131-133. 
    摘要 ( )   PDF(595KB) ( )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不仅是一部经济学代表作,也是一部经济伦理学著作,他对经济核心概念范畴、环境保护和气候问题、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要素等主要论题的研究,充满伦理意蕴。
    生态伦理价值本体的反思与实践转向
    徐海红
    2011(1): 134-137. 
    摘要 ( )   PDF(604KB) ( )  
    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是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从实践的层面来确立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有助于我们摆脱生态伦理研究无现实根基的理论困境,为人类合乎道德地改造自然提供理论根据。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在对当前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基础之上,探讨生态伦理价值本体的实践转向,以物质变换来重建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
    综述与书评
    面向实践的中国经济伦理学——第四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志丹
    2011(1): 138-139. 
    摘要 ( )   PDF(343KB) ( )  
    公共行政正义的伦理学解读——读《公共行政正义研究》
    彭柏林
    2011(1): 140-140. 
    摘要 ( )   PDF(196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