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栏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立场——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引发的思考
    唐凯麟
    2018(1): 1-6. 
    摘要 ( )   PDF(1314KB) (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树立正确文化观首要的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认为重视人类的文化遗产乃是对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应有尊重。它揭示了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的客观依据,确立了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立场,从而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与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的目标指向
    李培超, 周甲子
    2018(1): 7-14. 
    摘要 ( )   PDF(1330KB) (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战略抉择,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向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其内蕴的丰富的伦理理念也为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确立了基本目标。
    习近平的道德治理思想
    向玉乔
    2018(1): 15-19. 
    摘要 ( )   PDF(1305KB) ( )  
    道德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以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道德治理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道德治理的总体格局和价值导向,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治理价值目标,采取先公德后私德的道德建设路径,强调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从而展现了道德治理思想的深刻性、系统性和感召力。
    马克思伦理思想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探析
    田海舰
    2018(1): 20-26. 
    摘要 ( )   PDF(1324KB) ( )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把共同体划分为“自然共同体”、“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三大发展阶段和历史形态。实现“真正的共同体”,使每一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一生的不懈追求。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学理基础,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层次跃迁以及语境分析
    李梅敬
    2018(1): 27-32. 
    摘要 ( )   PDF(1315KB) ( )  
    在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中,存在复杂的理论层次问题。就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层次而言,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道德关切;第二层次是唯物史观建构下的道德遮蔽;第三层次是追求人类幸福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未来实现。就马克思道德思想理论层次的语境而言,包括三重语境: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语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道德批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维度。正是在这些不同层次上和不同语境中,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才出现了或明或暗、或显或隐的变动性。这一变动性还体现在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理论层次跃迁,以及马克思对不同层次道德的不同态度上。从理论层次视角研究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会发现一个丰富的马克思道德世界。
    伦理学基础理论
    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
    甘绍平
    2018(1): 33-37. 
    摘要 ( )   PDF(1305KB) ( )  
    以前的道德世界中根本就没有“权利”的说法,而今天再谈及道德,则一定要从“权利”的立场出发,权利已然强势进入了道德的语境。这要归因于所谓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的存在。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让我们能够在思考道德问题时,首先从对人的本真图景出发,以对人的本质属性、现实需要和价值地位的认知为开端,本着这样一种前提条件,在尊重人的意志自由的基础上来建构和遵循道德规范的内容。对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的把握,就如同我们在医学里掌握了人体构造精确图谱那样,使我们能够对道德现象的认知与塑造建立在一种科学和规范的基础之上。因而,对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的掌握与运用,不论是对于我们的伦理理论的探索还是对于道德实践的推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道德偏好之我见
    聂文军
    2018(1): 38-45. 
    摘要 ( )   PDF(1330KB) ( )  
    个人偏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道德偏好是指人们在道德上对某一事物、某种活动(或某一状态)的喜好、喜爱或偏爱,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有选择地履行或践行的道德活动。道德偏好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前资本主义的传统社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传统伦理学中,个人的道德偏好被压抑或抑制;进入近现代社会后个人的道德偏好开始得到肯定与张扬,但尚未受到我国理论界的应有重视。正视和肯定人们的道德偏好对于我国现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伦理缘何最早产生于氏族时代?
    曹兴
    2018(1): 46-51. 
    摘要 ( )   PDF(1315KB) ( )  
    人类靠什么实现了从半人半兽的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真实的答案是,人类历史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漫长时间,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进入到氏族社会阶段,依靠人的伦理实现人猿揖别、终结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伦理的本质与伦理的起源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文明,就必须有调节文明人行为的伦理规范。从时间上看,伦理是与文明同时诞生的,伦理是文明的必需品。从逻辑上看,伦理与文明是因果关系,伦理是文明的原因或成因,文明是伦理的结果;伦理是文明的根据(之一),文明是伦理的表象。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人类从野蛮人提升为文明人的根本。
    共享思想专栏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伦理特质
    刘洋
    2018(1): 52-56. 
    摘要 ( )   PDF(1311KB) ( )  
    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强调“结束牺牲一些人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特质:在共享的基点上要求维护每个个人的权益,在共享的前提上强调责任共担与成果共建,在共享的内容上突出共同富裕、权利平等与精神自由,在共享的保障上注重制度公正与共享精神的发扬,在共享的旨归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马克思共享思想蕴含的伦理特质进行充分挖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共享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的精神本质,更能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享实践在制度安排上需遵循哪些价值准则。
    共享经济和“一带一路”的伦理学解读
    夏明月, 李伟
    2018(1): 57-62. 
    摘要 ( )   PDF(1315KB) ( )  
    “共享经济”是一种以共同发展作为伦理基础的新型经济模式。而“一带一路”则是一种能够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伦理精神,促进国家间交流、认同、互利互惠、协作共赢为特点的新经济模式。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的共享性经济伦理的正面影响,对巩固“共享”伦理理念,促进当今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及重要的意义。
    中国伦理思想史
    论道德文化自信
    龚天平, 袁家三
    2018(1): 63-68. 
    摘要 ( )   PDF(1316KB) ( )  
    道德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道德文化自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价值观及其生命力的充分认同、积极肯定、坚定信念和切实践履。按照性质来看,道德文化自信有相对于整个人类的一般道德文化自信即类自信和相对于特定群体或个体的特殊道德文化自信即殊自信;按照主体来看,殊自信又可分为群体自信和个体自信。当下中华民族既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而要确立道德文化自信,因为它是道德文化自负和道德文化自卑两极之间的中道,是中华民族消解道德文化自负、克服道德文化自卑、增强软实力创新道德文化的精神之源。
    民族传统文化建筑表达的伦理叙事功能——以裕固族为例
    陈文江, 黄超
    2018(1): 69-74. 
    摘要 ( )   PDF(1316KB) ( )  
    当前一些民族自治县在县域范围内展开了利用建筑载体表达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实践,一方面凸显了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这种实践赋予建筑艺术特性,传达出了某种伦理价值观,因此是一种伦理叙事。本文借助建筑伦理叙事理论对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实践活动进行解读,发现裕固族利用传统文化服饰、民间故事形象、宗教信仰、传统游牧生活场景等文化符号对公共建筑进行了民族化表达的实践中,呈现了裕固族人的传统英雄观、德性观、生活观、爱情观,具有伦理传达、行为导向和传统伦理现代建构的功能。
    道德本体润丹青——论宋明理学道德本体论的建构对当时文人画的影响
    周萍
    2018(1): 75-81. 
    摘要 ( )   PDF(1330KB) ( )  
    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其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道德本体论的建构。无论是“理本体”还是“心本体”都将儒家伦理精神涵泳其中而获得了一种统摄世间万物的意义。伦理与艺理相通,道德本体论的建构对当时文人画的体例与风格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塑成了相应的审美旨趣。
    西方伦理思想史
    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逻辑进路
    龚长宇, 龚浩宇
    2018(1): 82-87. 
    摘要 ( )   PDF(1443KB) ( )  
    亚当·斯密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其伦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都是在为求解当时英国乃至欧洲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之可能的时代课题而努力。基于利己与同情的人类本性,发展并完善了合情利己主义情感论,以此为人性基础,提出了富国裕民的价值目标和常规性规则限制的道德规约,建构起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提供了价值合理性论证。
    境遇伦理与传统道德选择方法之比较
    邵永生
    2018(1): 88-92. 
    摘要 ( )   PDF(1313KB) ( )  
    境遇伦理(境遇论)作为一种诞生和发展较晚、逐渐流行、不可或缺的道德选择方法,与传统的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三种道德选择方法有何异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凸显境遇伦理的方法论特质、价值与意义,以及传统的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三种道德选择方法的特征。
    生命、自由和劳动能力:谁之权利、可否转让——基于洛克、诺齐克和马克思的观点的分析
    贺然
    2018(1): 93-99. 
    摘要 ( )   PDF(1328KB) ( )  
    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中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把所有权和占有权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在他那里,人对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没有所有权,但对自己的劳动能力有所有权,可以任意转让。诺齐克把劳动能力、个人财产,甚至生命、自由,都当作是个人的私有财产。马克思的观点同洛克和诺齐克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劳动能力不是可以任意转让的私有财产。洛克和诺齐克的理论都无法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正义的社会,我们必须要回到马克思。
    医学伦理学
    “医患冲突”背景下医学伦理教育的检视与重构
    王超
    2018(1): 100-105. 
    摘要 ( )   PDF(1317KB) ( )  
    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医患冲突”现象的发生关乎医患关系主体行为养成的教育环境,其形成是医学伦理教育在育人与形塑社会教育功能上双重阙失的直接后果。“医患冲突”现象折射出当下医学伦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尴尬”的教育定位与关系“错置”、教育“知识化”倾向与能力教育的偏废、理论课程设计不合理与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教育方法单一与教学关系的失衡等。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通过医学伦理教育的再定位、教育模式的转换、课程设计的合理化以及教育方法的创新,可以提升医学伦理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医患冲突”。
    探索与争鸣
    政治妥协的伦理价值如何实现
    李建华, 李斯瑶
    2018(1): 106-110. 
    摘要 ( )   PDF(1308KB) ( )  
    政治妥协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也是政治文明程度检验的重要表征。它是以公共理性为前提,政治正义为基础,协商民主为关键的伦理价值实现。政治妥协是一种理性策略,这种策略是和平政治秩序的价值保障,公共理性蕴含政治妥协的伦理前提,同时也散发政治妥协的伦理智慧。政治正义不仅能为政治妥协提供良好有序的政治环境,同时也奠定了合理性、公正性、道义性的基础。而协商民主其实也是一种政治妥协的达成,政治妥协贯穿整个民主协商的过程。协商民主为政治妥协的实现营造和平的氛围和环境,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促使“适度”平衡达成。
    当代社会空间伦理秩序的重建
    张厚军
    2018(1): 111-116. 
    摘要 ( )   PDF(1319KB) ( )  
    伦理体现着国家、社会、个人在不同层面上的价值追求,规范着社会空间的秩序。在从传统礼俗社会的德性伦理转向为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的制度伦理的过程中,需要把对伦理主体的内规性要求与外规性约束结合起来,持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伦理之基的稳定作用;深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发挥伦理之魂的引领作用;充分挖掘传统伦理精髓,加强伦理之根的固本作用;不断建立完善伦理制度,强化伦理秩序刚性标准;广泛选树先进道德榜样,彰显伦理示范效仿作用;营造诚信友善和谐向上的伦理氛围,从而规范并重建社会空间伦理秩序、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代性视域下财富创造的道德困境及重构维度——“道德无涉”财富创造观的批判与反思
    赵丽涛
    2018(1): 117-121. 
    摘要 ( )   PDF(1314KB) ( )  
    物质财富创造是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基础。然而,以市场理性为表征的“现代性”在允诺财富的同时,也衍生出“排斥道德”的问题。于是,财富创造中的一种“道德无涉”倾向逐渐蔓延开来,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痼疾”。实质上,伦理道德是财富创造本身的内在文化基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使财富创造不至于危及人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纠正“道德无涉”倾向,重构财富创造的道德维度。
    研究综述
    中华传统美德整体性研究三十年述评
    张伟
    2018(1): 122-127. 
    摘要 ( )   PDF(1320KB)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学界对传统伦理文化的态度由先前长期否定批判向批判继承的整体性转变,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在跨越两个世纪近三十年的研究过程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中华传统美德给予了持续性关注,形成诸多富有启发性的重要观点。全面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呈现的重要观点和基本特征,对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道德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肖霞
    2018(1): 128-135. 
    摘要 ( )   PDF(1334KB) ( )  
    道德健康重要性的凸显,使得道德健康教育应运而生。道德健康教育研究是一项理论课题,也是一项社会实践课题,同时也是德育谋求学科发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人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文章对道德健康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如何进一步进行道德健康教育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书评
    再写“中国伦理学”——读朱贻庭教授《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高兆明
    2018(1): 136-140. 
    摘要 ( )   PDF(1310KB) ( )  
    朱贻庭教授的《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基于当今中国现实,究天人之际,明古今通理,察源辨流,举纲张目,勾勒出现代“中国伦理学”轮廓体系。“中国伦理学”是立足中国历史与现实,用中华民族的语言,提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用特殊的概念、义理逻辑、话语体系所表达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说体系。“中国伦理学”似乎“说”的是中国“事”与“话”,实乃是从“中国”的角度“说”人类大家庭的普遍之“事”与“理”。“中国伦理学”不是单数的,而是复数的。富有个性的精神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伦理学”繁荣昌盛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