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锡勤. 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 罗国杰.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 张立文.中华伦理范畴与中华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J],齐鲁学刊,2008(2). [4] 陈来.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2009. [5] 张岱年.论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J],社会科学,1986(2). [6] 罗国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关于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的一点思考[J].道德与文明,1998(1). [7] 朱伯崑.谈传统道德的两重性[J].群言,1995(7). [8] 王元化.简论道德继承[J].学术月刊,1996(9). [9] 瞿振元,夏伟东.中国传统道德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 罗国杰.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J].高校理论战线,1996(1). [11] 张岂之.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J].探索与争鸣,1995(11). [12] 唐凯麟.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J].伦理学研究,2010(7). [13] 朱贻庭.文化生命结构与传统道德继承[J].道德与文明,2012(4). [14] 樊浩.传统的文化功能与主体的现实责任——以希尔斯的理论为参照[J].孔子研究,2001(1). [15] 李承贵.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类解读方式[J].现代哲学,2002(3). [16] 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7(2). [17] 王殿卿.传统道德与社会现代化[J].道德与文明,1993(5). [18] 万俊人.儒家人文精神的传统本色与现代意义——试以先秦儒家伦理为例:一种比较阐释[J].浙江社会科学,1998(1). [19] 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与文明,2011(5). [20] 罗国杰.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问题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1994(2). [21]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22] 牟钟鉴.道德改良论[J].群言,1995(7). [23] 万俊人.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向度[J],社会科学家,1999(4). [24] 蒙培元.目的与工具——儒学与现代文明的一个理论课题[J].北京社会科学,1997(4). [25] 郭广银,杨明.传统伦理精华对构建公民道德的启示[J].江海学刊,1999(1). [26] 陈来.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化[J].群言,1995(7). [27] 王杰.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价值及其现代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3). [28] 吴潜涛.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9] 樊浩. 中国伦理道德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0] 李建华.当代中国民众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状况评价的实证分析报告[J].道德与文明,2011(3). [31] 卢少求,王淑芹,张起.首都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8(1). [32] 张伟.从“主义”之争到“问题”意识——传统道德文化研究的现代转向[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33] 罗国杰,夏伟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J].红旗文稿,2014(7). [34] 爱德华.希尔斯. 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5] 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M].温海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