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平等如何可能——辛迪《有限与超越——人的二重限制及其平等》序
    万俊人
    2020(4): 1-7. 
    摘要 ( )   PDF(6663KB) ( )  
    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研究
    “人民至上”与“生命至上”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意蕴
    江畅
    2020(4): 8-15. 
    摘要 ( )   PDF(7236KB) ( )  
    在当代中国,“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两大价值理念相互涵摄,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凸显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民族特色。这两大价值理念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和底蕴,只不过它们作为理念形成的时间不同。“生命至上”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萌芽,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进行艰难理论探索和实践构建所凝练和确立的。“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不是一般的价值理念,而应该成为根本的价值理念。它们不仅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人类如果不追求它们并以它们作为基本原则,就会陷入生存危机。两者各自都有对人民个体的实践要求,而将两者的实践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一个共同的总的实践要求。用孟子的话表达,这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这种总的实践要求以人民个体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前提。
    新中国70年榜样文化建构的演进图式及其启示
    柳礼泉, 刘佳
    2020(4): 16-21. 
    摘要 ( )   PDF(5507KB) ( )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榜样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榜样文化所蕴含的榜样类型、榜样精神、选树方式和宣传媒介均发生递进演变。在深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我们尤应深刻借鉴榜样文化建构的历史经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围绕榜样文化向上向善的价值定位,把握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榜样文化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伦理机理与路径
    李长泰
    2020(4): 22-27. 
    摘要 ( )   PDF(5192KB) ( )  
    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到现实中去,其实现的伦理机理与路径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为师者从立德、立言、立教的“三立”实现,以完成教师最高层次价值建构,从“道”“理”“体”的视阈进行价值铺设,教师是先行者;为学者以达德、达言、达行的“三达”实现,以完成学生层次价值建构,从“道”“器”“用”的视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学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社会人,为人者以修善、修智、修身的“三修”实现,以完成人才层次价值建构,从“性”“智”“和”的视阈进行价值引导,人本身是道德和理论的拥有者;国家和社会承担立德树人的条件保障职责,以树制、树伦、树心的“三树”实现,以完成现实层次价值建构,从“事”“势”“美”的视阈进行行为引导,国家和社会本身是伦理和制度的推行者。
    伦理学基础理论
    新时代我国企业共享利益的公正实施机制
    郝云, 贺然
    2020(4): 28-35. 
    摘要 ( )   PDF(7376KB) ( )  
    企业共享利益是新时代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劳动与资本共享利益,还包括不同所有权资本共享利益等。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也出现过为缓和劳资矛盾和抑制通货膨胀所提出的分享利益模式,诸如净利润分享、纯收入分享及员工持股等分享经济模式,但由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所有权绝对垄断利润的地位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要素地位及分配制度都存在着不平等,企业共享利益难以实现。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企业共享利益提供了根本保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特别是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于企业,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而且保障了共享机制的公正实现,使企业共享利益成为可能。企业共享利益的公正实施可以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持、劳动力产权的确立、公平的员工持股制度、混合所有制的平等合作以及风险共担机制等措施加以实现。
    公有制合理性的伦理论证
    李风华, 谢华
    2020(4): 36-43. 
    摘要 ( )   PDF(7677KB) ( )  
    英美伦理学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对公有制持否定态度,并将私有制置于财产哲学的中心地位。这些观点存在着本质上的错误,公有制所受到的偏见是不公平的。从价值来看,公有制是一种基本直觉理念,与集体生存、平等、团结等基本价值构成相互支持的价值体系。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来看,前者构成后者的逻辑起点和结果限制。同时,在财产正义理论的路径起点上,公有制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我们用中国大学所蕴含的复杂的产权制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其中公有与私有因素相互交织,并且公有制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层次与形式。公有制提供了比私有制更为复杂的财产形式,也带来了更多有待解释的问题。因此,公有制应当成为财产哲学的中心问题。
    论伦理理解
    庞俊来
    2020(4): 44-50. 
    摘要 ( )   PDF(6605KB) ( )  
    多元主义时代,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不同主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当代世界,“伦理理解”的文化症候不断涌现,现实、历史与哲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期待“伦理理解”。伦理理解,包括理解“伦理”与“伦理”理解,二者构成了伦理理解的基本范型。理解“伦理”,以伦理学基本问题(义利、名实、群己)的辩证统一,完成对于生活世界、语言世界和实践世界的辩证循环理解;“伦理”理解,以“伦理”理解世界,试图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我们”与“他者”的相互理解。走向当下现实的“伦理理解”,从主体性视角就是“类本质”意识的觉醒与自觉而生成的“类主体”,从伦理共同体视角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与实践建构。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塔克—伍德命题”的后半段——对“非道德的善”概念的批评与改进
    李义天, 谢廷玉
    2020(4): 51-57. 
    摘要 ( )   PDF(6585KB) ( )  
    “塔克—伍德命题”不仅试图表明,马克思既不认为资本主义不正义,也反对以不正义的名义谴责资本主义,而且认为,资本主义损害了根植于人性之中的自由/自我实现才是马克思开展批判的真实缘由。根据该命题,基于正义、权利等“道德的善”的批判在有效性与合法性上是不成立的,而只有基于人性的自由/自我实现等“非道德的善”的批判才真正有效。但是,马克思对人性等概念早已做出严格限定甚至清除。与“自由/自我实现”相比,通过“阶级利益”来解释“非道德的善”才更加贴切。这一方面是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比资产阶级的更加普遍和真实,可以有力地批判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阶级利益的“非道德的善”和作为正义的“道德的善”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取前舍后的关系:后者可以经由前者得到解释和定义,并在“妥为安排”之后与前者相兼容。
    马克思道德理论:非功利主义目的论及其限度
    张彦, 李家祥
    2020(4): 58-64. 
    摘要 ( )   PDF(6567KB) ( )  
    非功利主义目的论是一种从人的本质出发,追求诸如幸福、自由和自我实现等各种善的马克思道德理论进路,这种理论进路实际上是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视作一种追求抽象的人的本质实现的亚里士多德式目的论。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来看,该理论进路的底蕴正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批判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遗迹和黑格尔哲学的目的论形式。非功利主义目的论者片面地发展了这种以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和目的论,却忽视了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决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清算”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历史性解释原则对于理解和构建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根本性意义,因而只是一种具有历史限度的理论建构。
    马克思的平等主义立场——对马克思平等观念质疑的回应
    晏扩明
    2020(4): 65-72. 
    摘要 ( )   PDF(7162KB) ( )  
    与马克思在诸多文本中“否定”正义的概念一样,马克思在许多文本中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否定”平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人们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重视或持有一种规范性的平等概念提出质疑。遵循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马克思无疑持有一种平等观念,并且其平等观念在规范性层面上也并无缺席。应当注意的是,要承认马克思持有一种平等的立场,就必须首先对内在于马克思平等观念的平等原则与平等价值进行区分和说明,进而才能够有效澄清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分配原则和道德追求之间的紧密关联,从而对马克思的平等主义立场作出有效辩护。可以说,马克思的平等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以人为出发点来重新思考平等主义的新路径。
    中国伦理思想
    从《尚书》到《论语》——儒家“君子”范畴的转变与固定
    邓田田
    2020(4): 73-78. 
    摘要 ( )   PDF(5183KB) ( )  
    “君子”范畴最早出现在《尚书》里,以社会地位为其核心取向。商周更替的社会变革引发权力观念的重构,如何守住权力成为关键话题,经历了“有位”——“以德配位”——“有德”的转变过程后,“位致君子”的先天法则被“德致君子”的后天法则所取代,“君子”的内涵由地位指向转变为道德指向,并在《论语》中实现其范畴在仁义、智勇、礼和、忠信、中庸这五大领域内的固定。受《尚书》所提出的三条“进德”之道——好学精进、躬行实践、自省自警的影响,《论语》提出成为君子的三条路径,即学为君子、行为君子、省为君子。《论语》在继承《尚书》中“君子”范畴的同时予以升华,开创其纯粹的道德境界。
    《白虎通》“血缘情感”道德价值论证及其反思
    冷兰兰
    2020(4): 79-87. 
    摘要 ( )   PDF(8227KB) ( )  
    《白虎通》作为汉代重要的政治纲领性文本,极尽“血缘情感”道德价值之运用,从“同质”天人关系、“拟亲”人伦纲常、“名定”资源分配、“濡化”家国情怀等方面,对“血缘情感”道德价值展开了论证,基本奠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范式、人伦规范、社会生活方式,凝练出以“三纲六纪”为主体的古代核心价值观,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凝练出中国人忠诚、孝亲、责任、友爱等特有的文化基因。但是,这也严重禁锢了人的价值,形成了“子民人格”,滋生了贪腐与剥削,忽略了独立的“个体人”的道德需要。
    西方伦理思想
    论巴特勒政治伦理中的“可生存性”概念
    肖巍
    2020(4): 88-94. 
    摘要 ( )   PDF(6703KB) ( )  
    “9·11事件”后,女性主义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把学术研究重心转向政治伦理,出版多部著作探讨政治伦理问题。“可生存性”是贯穿于她所有著作的一个核心概念。巴特勒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角度分析这一概念,进行一系列追问:“谁的生命值得哀悼?”“什么人的生命可以算作生命?”“为什么某些生命不被理解为生命?”这些问题旨在揭示人类共有的易受伤害性和相互依赖性本质,为政治和伦理生活寻找规范性条件,主张非暴力的全球政治伦理。面临新冠病毒(2019-nCoV)疫情,她也借“可生存性”概念探讨对研制中的新冠病毒疫苗的公正分配问题。
    “关心自己”的主体——福柯晚期伦理思想及其女性主义应用
    戴蓓芬
    2020(4): 95-101. 
    摘要 ( )   PDF(6373KB) ( )  
    通过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社会的重要伦理思想——“关心自己”,福柯提炼出一条与现代主体形成模式完全异质的主体化模式。在其中,个体能够通过改变自身,获得关于与其所生活世界之关系的“精神性知识”,并根据这种“知识”进行开放式的修身实践。同时福柯结合现代人的境遇,提出现代个体能够通过持续批判自身与由知识—权力机制组成的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属于现代人的修身实践。当代女性主义充分吸取福柯晚期伦理思想,提出性别研究也应积极地回到女性经验构成的历史中,持续批判女性与男权权力机制之间的关系,并藉此塑造基于女性现代体验的开放的修身实践。
    国家治理与政治伦理
    论中国制度优势的政治伦理基础
    彭定光, 陈新
    2020(4): 102-108. 
    摘要 ( )   PDF(6567KB) ( )  
    为了实施中国“强起来”战略和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盘点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该制度优势符合制度的性质,包括“外在优势”和“内在优势”。“内在优势”是科学性与善性的内在结合,其中的善性表明中国制度蕴含着政治伦理。该政治伦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内生的,它以美好生活为道德理想,以秩序和发展为主要伦理价值,对于中国制度优势的发挥起着相应的作用。
    中国乡村治理的三个阶段及其伦理特征
    刘昂
    2020(4): 109-113. 
    摘要 ( )   PDF(4739KB) ( )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治理先后经历了传统时期内生性治理、近代社会嵌入性治理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融合性治理三个阶段。传统时期内生性乡村治理以道德权威为主体,基于风俗惯习处理村庄事务;在近代社会嵌入性乡村治理中,村庄被外部多元价值所裹挟,不同组织依靠各自价值诉求,进行乡村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多种力量以村民利益为基础,协同参与村庄道德文化建设,形成了融合性乡村治理。
    探索与争鸣
    新时代老龄健康权利的平等性、优先性、发展性
    刘喜珍
    2020(4): 114-121. 
    摘要 ( )   PDF(7643KB) ( )  
    健康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新时代老龄健康权利具有平等性、优先性、发展性。平等性是老龄健康权利的主体特征,它包含健康机会的代际平等和健康结果的代内相对平等,老龄健康权利主体资格及其平等性是由法律赋予并为法律所保护。老龄健康权是基于法权的道德优先权,其优先性主要体现在健康资源分配对老龄弱势群体的适度倾斜,它反映了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的有机统一。健康发展不仅指个体生命运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而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的趋势。老龄健康权利的制度伦理保障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协同推进,促进人民健康发展是其价值目标。
    争锋与反思:近代中国军国民体育及其价值的再读
    陈日升, 刘斌
    2020(4): 122-127. 
    摘要 ( )   PDF(5572KB) ( )  
    军国民体育作为中国体育建设的发端,最初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其后借由蔡锷、蒋百里等留日学子的积极提倡而成形,最终借助晚清及民国政府的学校教育政策来实施的。然而,伴随新文化、新教育理念的盛行,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盛行军国民教育的德国的战败,正当、自然及养生等逐渐取代军国民而成为体育建设的主导价值。军国民体育的衰微,并不能掩盖其所拥有的培育国民资格、养成社会尊重军人、存身对敌等风尚的价值。当代中国的体育建设,如是能巧妙改造并发挥军国民体育的效能,并使之有效融入学校或大众体育的领域,依旧大有裨益。
    当代服饰审美的伦理批判与反思
    蒋建辉
    2020(4): 128-134. 
    摘要 ( )   PDF(6820KB) ( )  
    审美与伦理是人类把握对象性世界的两种不同实践方式,具有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作为审美与伦理的共同存在,服饰一直沿着“共同价值的满足”这一尺度来实现审美与伦理的矛盾统一。近代以来,因为伦理的变易,审美与伦理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服饰迎来个性审美的春天。针对当前服饰审美中所出现的极端个性化倾向,本文从伦理的角度对极端个人主义展开了批判与反思,以期为当前服饰伦理建设提供借鉴参考,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持。
    伦理学视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问题
    姜珂
    2020(4): 135-140. 
    摘要 ( )   PDF(5862KB) (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延伸,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网络舆情因疫情的发展而滋生、爆发、蔓延,如何理性应对网络舆情早已成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伦理的视角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点,深入分析网络舆情暗藏的伦理冲突,客观地探讨应对网络舆情的伦理秩序,对积极应对当下所面临的疫情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