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 Wen-ge, YUAN He-jing. The Dilemma and Transcendence On the Pursuit of Value in Ethics of Villagers' Autonomy[J]. Studies in Ethics, 2009(3): 55-59.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行政法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司,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2] 李龙.依法治国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3] [美]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5]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6] 胡永佳,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0,(2). [7] 朱光磊,程同顺.在更大的背景下认识村民自治[J].中国书评,1998,(5). [8] Zeitlin,Irving.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 1994. [9] 贺雪峰.村级组织制度安排: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及其原因[J].社会科学研究,1998,(4). [10] 唐晓腾.村干部的角色冲突—乡村社会的需求倾向与利益矛盾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 [11] J·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2] [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3] 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14] F·A·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5]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 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7] F A Hayek. The Mirage of Social Justice[A].Law,Legislation and Liberty(Vo1.2)[C].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18] 陈焱光.论宪政的伦理之维[J].伦理学研究,2007,(2):41-145. [19] 彭定光.论政治目的的道德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