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子注疏[M].赵岐,注.孙奭,疏.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孙希旦. 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3] 邵懿辰. 礼经通论[M].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 [4] 陈寅恪. 陈寅恪集·诗集[M]//陈寅恪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 唐代兴.从五伦向三纲五常演变的文明轨迹[J].伦理学研究,2023(2). [6] 班固. 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7] 龚自珍. 龚自珍全集[M].王佩诤,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 皮锡瑞. 尚书大传疏证[M]//皮锡瑞全集.吴仰湘,编.北京:中华书局,2015. [9] 李志刚.以神为宾:商周丧祭礼制中人神关系的新考察[J].史学月刊,2014(4). [10] 春秋左传正义[M].杜预,注.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1] 徐美莉.中国古代的客礼[J].孔子研究,2008(4). [12] 王国维. 观堂集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13] 李志刚.周代宴飨礼的功能[J].古代文明,2012(4). [14] 何景成.论西周王朝政府的僚友组织[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5] 徐鸿修.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J].中国社会科学,1981(2). [16] 毛诗正义[M].郑玄,笺.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7] 周礼注疏[M].郑玄,注.贾公彦,疏.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18] 孙诒让. 周礼正义[M].汪少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5. [19] 杜佑. 通典[M].王文锦,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8. [20] 春秋公羊传注疏[M].何休,注.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21] 礼记正义[M].郑玄,注.孔颖达,正义.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 陈立. 白虎通疏证[M].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23] 黄汝成. 日知录集释[M].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4] 仪礼注疏[M].郑玄,注.贾公彦,疏.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25] 司马迁. 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6] 王应麟. 玉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7] 冯天瑜. 文化困知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 [28] 全汉赋[M]全汉赋[M].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9] 蒋晓光. 汉赋与汉代礼制[M].北京:中华书局,2022. [30] 孙晶.称谓调遣见匠心:汉代七体赋管窥[J].社会科学战线,2002(3). [31] 全汉赋校注[M]全汉赋校注[M].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2] 洪兴祖. 楚辞补注[M].白化文,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33] 朱晓海. 汉赋史略新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34] 建安七子集[M].俞绍初,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35] 赵幼文. 曹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6] 袁行霈. 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7] 胡宝国.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8] 刘泽华. 中国的王权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