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章太炎. 俱分进化论[M]//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 王远义.独立苍茫:辛亥革命前章太炎的激进思想及其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性质[M]//贺照田.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 章太炎.齐物论释(定本)[M]//章太炎全集:第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 梁启超. 佛教东来之史地研究[M]//《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册).夏晓虹,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梁启超. 欧游心影录[M]//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 [6]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7] 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历史的真相[M].刘北成,薛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8]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M]//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 [9]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0] 梁漱溟. 我的努力与反省[M]//梁漱溟全集:第6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11]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M]//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2] 费孝通. 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3] 梁漱溟. 中国社会构造问题[M]//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4] 梁漱溟. 乡村建设是什么?[M]//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5] 梁漱溟. 中国问题之解决[M]//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6] 康乐. 韦伯与《中国的宗教》[M]//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 韦伯. 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 单世联.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J].开放时代,2004,(1). [19] 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 黄宗智.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1] R.H.托尼.中国的土地与劳动力[M]//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2] 艾恺.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3] 梁漱溟. 北游所见记略[M]//梁漱溟全集:第4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24] 张謇.张謇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5] 孙中山. 地方自治实行法[M]//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 梁漱溟. 制度与经济[M]//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7] 梁漱溟. 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M]//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28] 梁漱溟. 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M]//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29] 童星,崔效辉.梁漱溟工业化思想研究——从《乡村建设理论》看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 [30] 梁漱溟. 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M]//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