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伦理学研究 ›› 2025(5): 61-67.

• 外国伦理思想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斯坎伦的契约程序为何不是冗余的

王东华   

  • 出版日期:2025-09-10 发布日期:2025-09-23
  • 作者简介:王东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基金资助: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罗尔斯之后的建构主义道德理论及其价值研究”(22YJC720017)的阶段性成果

Why Is Contractual Procedure of T. M. Scanlon Not Redundant?

Wang Donghua   

  • Online:2025-09-10 Published:2025-09-23

摘要: 斯坎伦发展了一种关于道德的契约理论,认为行为的错误性在于该行为为人们所无法合理反驳的原则所反对。对于此种契约理论,一种常见的反驳意见是认为只要援引行为自身的特征即可对行为之错误性做充分的解释,因此,契约原则和程序是多余的。这一论证也被称为冗余反驳。针对冗余反驳,有两种回应思路:迈克尔·里奇试图建立道德理由和合理反驳的理由间的区分,以说明契约程序的必要性;菲利普·斯特拉顿-莱克试图建立道德与契约原则的同一性,以消解冗余反驳。但这两种方案各有问题,前者将使得建立合理反驳的理由和道德理由间的联系成为一个困难问题,后者则将取消道德在作为规范性根据上的独立性和实质性。这两者的共同错误在于,未认识到斯坎伦的契约原则的实质性和独立性。契约原则既构成了道德的实质本性,也提供了一种独立的规范性根据。斯坎伦的契约论,是以人之理性行动性作为规范性的根据。这一行动者的本性要求人们平等对待他人的理由,因此,它既指明了道德的契约本性,也将道德奠基于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这两者都表现为契约原则的独立性,同时,也是个人理由和道德理由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 契约论, 冗余反驳, 可证成性, 道德理由, 个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