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詹献斌.对环境伦理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2]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困境及其症结[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6). [3]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余谋昌.环境伦理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6,(1). [5]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 [6]王续琨.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5). [7]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走向生态伦理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8]林静.环境伦理学在中国[N].光明日报,2006-09-05。 [9]付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0]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 [11] 傅华.建构“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5). [12] 刘湘溶.论生态伦理学的利益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1,(5). [13] 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三个理论焦点[J].哲学动态,2002,(5). [14]孙道进.从人的对象性到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 [15]曹孟勤.从对立走向统一——生态伦理学发展趋势研究[J].伦理学研究,2005,(6). [16]王正平.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利和义务的伦理辩护[J].哲学研究,1995,(6). [17]王韬洋.“环境正义”———当代环境伦理发展的现实趋势[J].浙江学刊,2002,(5). [18]王诺.自由的观念:绕开一个正义的柠檬[J].读书,2002,(6). [19]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J].读书,2002,(5). [20] 叶平.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基础和取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 [21]卢风.论自然的主体性与自然的价值[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4). [22]詹献斌.对环境伦理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6). [23]孙道进.“荒野”自然观: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症结[J].重庆社会科学,2005,(4). [2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5]刘湘溶.自然的权利与生态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1). [26]刘湘溶,李培超.论自然权利——关于生态伦理学的一个理论支点[J].求索,1997,(4). [27]杨通进.环境伦理学的三个理论焦点[J].哲学动态,2002,(5). [28]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杨通进译.济南:青岛出版社,1999. [29]韩立新,刘荣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对象[J].思想战线,2007,(6). [30]维韦卡·梅农,坂元正吉.天、地与我——亚洲自然保护伦理[M].张卫族,马天杰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1] H.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J].初晓译.哲学译丛,1994,(5). [32] 清生真人.儒教与环境伦理[A].儒学与21世纪[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33] 陈羽佳.阅读·诠释·实践:马克思的当代境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4]本顿.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的界限[A].岩佐茂,刘大椿.环境思想研究:给予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5]Howard L.Parsons.Marx and Engels on Ecology.Greenwood Press,1977. [36]Bob Jessop with Russell wheatley.Karl Marx' 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Critical Assessments:Volume VIII[C].Routledge,1999. [37]张岂之.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J].史学集刊,2001,(3). [38]倪惠芳,李韬.生态伦理的文化渊源——兼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J].思想战线,2001,(6). [39]张秀芹.关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4,(1). [40]李培超.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 化建构的应用视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