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BAUMAN Z.Postmodern Ethic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3] 阿格妮丝·赫勒,费伦茨·费赫尔.后现代政治状况[M].王海洋,译.陈喜贵,校.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 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 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7] 李建华,刘畅.齐格蒙特·鲍曼道德空间思想的后现代之维[J].江海学刊,2022(4). [8] 严学钧.在面向他者的道德空间中重拾道德责任[J].湖北社会科学,2013(2). [9] 阿克塞尔·霍耐特.正义的他者:哈贝马斯与后现代的伦理挑战[J].侯振武,译.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8(1). [10] 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郇建立,李静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1]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2] 丹尼斯·史密斯.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M].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3]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 彼得·贝尔哈兹.解读鲍曼的社会理论[J].郇建立,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2). [15] 郑莉.鲍曼的现代性思想研究[J].理论探讨,2005(1). [16] 彼得·贝尔哈兹.齐格蒙特·鲍曼的遗产[J].郑莉,李天朗,译.学术交流,20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