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enneth E. Andersen.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Ethics". Conversations onCommunication Ethics, Edited by Karen Joy Greenberg.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 陈汝东.汉民族古代言语道德思想概述.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传播属性的上述观点,不仅体现在了早期传播学者的著作中,同时也体现在了修辞学者的著述中。比如Kenneth Burke(1950)、Gerard A. Hauser (1986)等。其中,Gerard A.Hauser认为修辞是一种语境行为、符号行为、互动行为、社会行为和策略行为。 [3]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陈亮、周立方等翻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4] 戴元光.传播道德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5] 这种分类实际上是相对的。前者按传播主体的性质和传播领域分类,后者按照传播的信息性质分类,两种分类都存在交叉。 [6] 尽管在现代伦理学研究中,伦理规范研究的核心地位已有所动摇,但我们认为,我国的传播伦理研究才刚起步,传播伦理规范研究目前依然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