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乔治·恩德勒,等.经济伦理学大辞典[M].李兆雄,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罗贝尔·福西耶.中世纪劳动史[M].陈青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雅克·勒高夫.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M].周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6] 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 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2] 韩立新. 《巴黎手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3]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4]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5] 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6] 徐长福. 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7]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8]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 寇东亮.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三个王国”的自由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 [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 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一卷[M].俞可平,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4]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3版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