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伦理学研究 ›› 2018(5): 90-97.

• 外国伦理思想史 •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情感”正名——论舍勒对西方伦理学传统的超越

汤波兰, 戴茂堂   

  • 出版日期:2018-09-10 发布日期:2021-12-20
  • 作者简介:汤波兰,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戴茂堂,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协同推进德治与法治研究”(17AZX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康德道义论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着眼于对康德道义论的各种批评”(13JJD720007)
  • Online:2018-09-10 Published:2021-12-20

摘要: 西方伦理学发端于古希腊,自肇始之日起,就陷入了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两大传统之争中。理性主义将理性视为道德的基础和来源,把人的情感当作主观的东西排除在伦理认识之外。情感主义虽然认为情感才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基础,试图扭转情感与理性在伦理学中的建基地位,但是对“情感”的理解带有自然主义的痕迹。舍勒“面向具体情感本身”,通过现象学考察,来发掘情感的本质,揭示出“心有其理”。一方面,由强调“情感先天”,突出“情感”的伦理学意义,舍勒实现了对以康德伦理学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的超越;另一方面,由释解“情感”非自然主义的内涵,指出情感的在体性,实现了对以休谟为代表的情感主义传统的超越。

关键词: 西方伦理学, 舍勒, 理性主义, 情感主义,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