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伦理学研究 ›› 2024(6): 48-55.

• 中国伦理思想 • 上一篇    下一篇

庄子“无情”论的伦理图景及其根源

刘慧姝   

  • 出版日期:2024-11-10 发布日期:2024-12-17
  • 作者简介:刘慧姝,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The Ethical Landscape of Zhuangzi's “Emotionless” Theory and Its Origins

Liu Huishu   

  • Online:2024-11-10 Published:2024-12-17

摘要: 庄子以“无情”来应对世间的人伦关系。庄子的“无情”源于大道,它既是不滞于世间俗情的恒物大情,也是大情运用于特定环境中的选择与态度。庄子兼顾超世与世情的“两行”,源于人不得已的生存境况,揭示了养神、全生、守性之道,对不同位分的生存者而言,庄子死生一体、万化无极的世界观都贯彻其中,引导人们涵养真性、返归道初。庄子主张以“无情”应世,运用超脱世俗的精神对待世间伦常,以忘我来破除世间人伦的局限与偏情,推崇无偏私的真性大情,诉求超世的心灵自由与逍遥自在。庄子“无情”论展现了出于形上本源又回归本源的道德实践进路,不废人伦而逍遥于天地,其伦理思想对于安顿现代人浮躁漂泊的情感、净化私欲功利的心灵、培育内在的德性、诉求超越的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无情”, 形上的道德论, 伦理应对, 超世, 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