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伦理学研究 ›› 2013(4): 125-129.

• 探索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公共道德与积极性的公民行为

廖加林   

  • 收稿日期:2013-04-01 出版日期:2013-07-10 发布日期:2022-01-05
  • 作者简介:廖加林,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博士。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及其基础研究”(09BZX052)、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正义伦理与关怀伦理——现代伦理的双重维度研究”(12YBA142)。
  • Received:2013-04-01 Online:2013-07-10 Published:2022-01-05

摘要: 对公共道德概念的把握不仅要从中外公私观念的历史流变中,而且要从现代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的道德诉求中去理解。我们当今的公共道德观念,消极性与积极性的公民行为必须同时提倡。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与运行中,处理好如何以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立基,但又能容纳公民公共参与的积极性问题;另一方面,对公民的要求要有两个面相,一是积极的,即有所为,一是消极的,即有所守。有所为,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及公共交往中体现的同情与关爱及信任、合作等公共精神;有所守,指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与权益,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与规则。

关键词: 公共道德, 私人自主性, 公共参与, 公民行为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