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伦理学研究 ›› 2013(3): 110-113.

• 探索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康德“人性中的根本恶”与荀子“人性恶”之比较

徐瑾   

  • 收稿日期:2013-01-27 出版日期:2013-05-10 发布日期:2022-01-05
  • 作者简介:徐瑾,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师,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成员,哲学博士。
  • Received:2013-01-27 Online:2013-05-10 Published:2022-01-05

摘要: 康德认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既有“善的秉赋”也有“恶的倾向”,恶源自于质料及经验性杂多对理性的干扰,改恶迁善应当进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将基于理性的道德法则置于基于质料的自爱或幸福法则之上,并以道德(宗教)信仰保证德福一致及道德律的践行。与康德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不同,荀子认为“生而好利”的基于欲望的自然天性决定了人性本恶,后天“化性起伪”的方式着重于以圣人、师长为主导的礼义教化。康德偏重先验分析的自由意志与荀子着重经验教化的方式都有助于人的道德自律的形成。

关键词: 康德, 人性中的根本恶, 荀子, 人性恶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