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论语注疏[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礼记正义[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孟子注疏[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毛诗正义[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朱熹. 朱子语类[M].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程颢,程颐.二程集:上[M].王孝鱼,点校.2版.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戴震.戴震全书:第6册[M].杨应芹,诸伟奇,主编.合肥:黄山书社,2009. [8] 朱熹.朱子全书:第6册[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9] 程树德.论语集释:第1册[M].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 王先谦.荀子集解:上[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11]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尚书正义[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 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下[M].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3]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周易正义[M].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 朱熹.朱子全书:第23册[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15] 华军.传统礼学的持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1). [16]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7] 贺麟. 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8] 朱熹.朱子全书:第13册[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19] 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M].王澧华,向志柱,注释.长沙:岳麓书社,1999. [20] 程颢,程颐.程氏遗书[M]//朱子全书外编:第贰册.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1] 张建业,张岱.李贽全集注(第一册)·焚书注(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2] 朱熹.朱子全书:第7册[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23] 孙希旦. 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24] 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M].涂纪亮,吴晓红,李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5] 赵汀阳. 历史·山水、渔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