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敏.空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 [2] 曲蓉.关于空间伦理可能性的确证[J].道德与文明,2016(2). [3] 袁超. 城市空间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4] 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实践的艺术[M].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 高春花,孙希磊.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伦理视阈[J].学习与探索,2011(3). [7]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NICHOLSON-SMITH D(transl.).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1991. [8] GIERYN T F.A Space for Place in Sociology[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0,26(1). [9] 迪尔. 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王全瑞,杨永霞,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0] 袁超.城市空间正义的“承认”转向及问题视域研究[J].伦理学研究,2021(4). [11] 包亚明. 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3] 爱德华·W.苏贾.寻求空间正义[M].高春花,强乃社,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4]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5] 陈忠.城市社会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选择[J].探索与争鸣,2022(10). [16] 杰弗里·韦斯特.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M].张培,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17] 刘涛.风险、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批判:通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范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