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寅恪. 陈寅恪集·诗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 贺麟. 近代唯心论简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要义不是三纲六纪[J].群言,2000(7). [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集[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 十三经注疏集[M].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2008. [6] 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集[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 金天明.氏族、部落、部族、民族:论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类型[J].云南社会科学,1983(1). [8] 钱穆. 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9] 杨伯峻. 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 王先谦. 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 左丘明. 国语[M].韦昭,注.胡文波,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2] 王先慎. 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 [13] 论语注疏集[M]语注疏集[M].何晏,注.邢昺,疏.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6. [14] 虞生.“三纲”小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4). [15] 方朝晖.“三纲”真的是糟粕吗?:重新审视“三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1(2). [16] 任继愈. 中国哲学史简编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7] 张岱年.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8] 朱法贞.“三纲”源于法家[J].社会科学研究,1987(1). [19] 孙景坛.“三纲”思想的内涵、发明权和产生历史时期析辨[J].南京社会科学,2013(1). [20] 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儒学百科全书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1] 李宗桂.论董仲舒的文化贡献[J].河北学刊,1991(4). [22] 景海峰.儒家伦理的形而上追寻[J].学术月刊,2006(9). [23] 刘明武.“三纲”是孔孟之道吗[J].学术研究,2003(3). [24] 李锦全.“三纲”与孔孟之道无关吗:兼论“三纲”如何定位及产生的社会根源[J].学术研究,2003(10). [25] 李存山.对“三纲”之本义的辨析与评价[J].天津社会科学,2012(1). [26] 罗彩.“三纲五常”问题研究三十年及其前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27]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8] 孙宝瑄. 忘山庐日记集:中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9]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第1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