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Studies in Ethics ›› 2022(6): 33-38.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Mutual Civilization Learn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YANG Guo-rong   

  • Online:2022-11-10 Published:2023-01-04

文明互鉴及其意义

杨国荣   

  • 作者简介:杨国荣,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智慧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讲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 基金资助:
    *本文系作者于2022年8月26日在“儒学与文明互鉴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相关内容同时纳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21JZD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19ZDA033)以及山东省“曾子研究院”、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项目

摘要: 文明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两重规定。人类文明首先包含普遍性之维,这一意义上的文明可以宽泛地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文明的普遍性之维涉及中国文化所论的“文野之别”与“人禽之辨”。除了普遍性规定之外,文明还具有特殊性。文明所具有的普遍性品格为文明的互鉴或相互影响提供了可能,文明的特殊性蕴含多样性和差异性,它使不同文明之间的比较、借鉴成为必要。仅仅强调普遍性,容易导向独断论,单纯突出文明特殊性,则常常导向相对主义和排他主义。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文明互鉴古已有之。从历史角度来说,这种互鉴既体现于物质的层面,也展开于文化观念之域。对文明互鉴的考察,进一步引向文明互动的问题。从词义上说,“文明互鉴”侧重于相互参照,其重点在于分析比较、把握同异。“文明互动”则以相互作用为基本含义,其特点关乎实际的活动。不同的文明之间既需要在观念上相互参照,包括同异的比较,等等,也需要在动态变革的层面相互作用。

关键词: 文明的二重性, 历史互鉴, 文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