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木才. 中国特色政治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 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 E·卡西勒.启蒙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 现代西方思潮评介[M]现代西方思潮评介[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 [6]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华夏出版社,2001. [10]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 张国庆. 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 Woodrow Wilson,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in Jay M.Shafritz & Albert C.hyde leds,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ak Park,Illiwois:Moore Publishing Company.Inc. [16] Cabinet Office(1996) Measuring Quality Improvements-Main report. [17] 路易斯·亨金.宪法与权利[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8] 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1] Lester Salamon,The Rise of the third Sector Foreign Affairs,1994. [22] 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3] Michael Hammer and James Champy: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3. [24] 毛寿龙. 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5]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6] 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史: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27] 托马斯·潘恩.潘恩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8] 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M].北京:三联书店,1996. [29] 埃尔斯特,等.宪政与民主[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0] 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31] 斯蒂芬·L·埃尔金编.新宪政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32] 卡尔·洛温斯坦.Political Power and Government Process[M].Chicago,1957. [33] 佐藤功. 比较政治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4. [34] 刘玉仙,丛大川.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大人类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5] 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