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伦理学研究 ›› 2019(3): 31-36.

• 伦理学基础理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大数据时代的道德监督功能

王晓丽   

  • 出版日期:2019-05-10 发布日期:2021-12-13
  • 作者简介:王晓丽,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Online:2019-05-10 Published:2021-12-13

摘要: 基于物联网生成的后熟人社会是陌生人社会的道德资源,它使道德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有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后熟人社会具有和传统熟人社会相似的道德价值,通过明确道德对象、持续社会舆论、连接道德与生活重启“德-得”相通的道德运行机制,恢复道德监督功能,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网络的自发性、技术宰制等问题引发后熟人社会道德监督功能实现中出现隐私侵犯、力量滥用的倾向,提高个体责任意识、实现德法共治是问题防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道德监督功能, 后熟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