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M].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 张晓溪.图腾:集体意识探源:以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3]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4] 黎燕,李洋洋.马克思精神生产概念的思想来源探析[J].大学,2023(18). [5] 李厚羿.马克思“精神生产”概念的当代辨析[J].哲学研究,2023(4). [6] MACINTYRE A.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 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M].LaSalle County,IL:Caru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7] 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李雪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8]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罗马哲学(著作残篇)[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 江畅.“成人”与人之为人[J].南国学术,2017(4). [10] 康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 于涛,阎孟伟.“终极关怀”的宗教理解和实践哲学诠释[J].天津社会科学,2017(6). [12] 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3(1). [13] 江畅.江畅文集:第7卷:西方德性思想史现代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4] 江畅. 伦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 江畅.论政治目的的合理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 [1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 康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0] 郭丰.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本内涵初探[J].才智,2012(3). [21] 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2] 王伟光.需要的类别和体系[J].北京社会科学,2000(4). [23] 王春华,于联凯.论“孔颜乐处”[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2). [24] 韩玉胜.“孔颜之乐”所乐何事:兼论儒家德福之道[J].武陵学刊,2013(4). [25] 王崎峰.精神生活的内涵:存在方式·实践活动·价值体认[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6] 陈洪泉,刘桂英.论精神生活的意义需要与价值观建设[J].东岳论丛,2016(1). [27] 王双桥.论精神生活需求的价值尺度[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28]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9] 张锡勤.论宋元明清时代的愚忠、愚孝、愚贞、愚节[J].道德与文明,2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