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伦理学研究 ›› 2020(6): 68-74.

• 四、伦理与生活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实践式美好生活的构建

李双套   

  • 出版日期:2020-11-10 发布日期:2021-12-09
  • 作者简介:李双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实践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14CKS007)
  • Online:2020-11-10 Published:2021-12-09

摘要: 马克思对美好生活的认识源于其哲学革命。在哲学革命上,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换,伴随着哲学革命,他对美好生活的认识也发生了同步转换:从理念式美好生活转向实践式美好生活。他认为实践式美好生活的实现依赖于社会财富的继承和创造、自由时间的拥有、自由个性的实现和真正共同体的建立。从社会层面来说,构建实践式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提升劳动的幸福度,保障个体自由个性得以彰显和构建真正的共同体。对于个体而言,实践式美好生活的伦理意义在于:致力于个人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满足;实现自由时间的自由本质;彰显个体的自由个性和努力成为真正共同体的构建者。

关键词: 实践式美好生活, 社会财富, 自由时间, 自由个性, 真正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