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会会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马克思“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论断的溯源与释义
    寇东亮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1): 1-7.  
    摘要2753)      PDF(pc) (1383KB)(405)    收藏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康德”主义思想谱系中,存在一种“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这一逻辑内蕴一种对劳动的偏见和蔑视。洛克、斯密、黑格尔等确立劳动作为市民社会以及人之生成的建构性原则的地位和意义,但劳动总体上被归结为“谋生手段”,因而在根本上并未突破“实践—劳动”二元论逻辑。马克思超越“实践—劳动”二元论传统,通过融通劳动概念与实践概念,阐明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内涵、本质和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劳动,就其基本内涵和本质规定而言,是以人的能力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自由活动;就其价值立场和承载主体而言,是基于消灭劳动剥削的“人人都必须”承担的社会活动;就其历史延展和实现条件而言,是在人类社会辩证运动中不断生成的历史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新兴技术视域下实践伦理的双重困境与整体化转向
    彭康宁, 陈凡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3): 128-134.  
    摘要53)      PDF(pc) (1622KB)(344)    收藏
    实践伦理这一概念演化至今已经有了丰富的内涵。当代实践伦理的发展与应用伦理存在交叉、重叠,呈现出部门化、专业化的特点,并在新兴技术视域下遭遇了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的双重困境。为应对上述困境,新兴技术实践伦理的整体化转向被提出,作为实践伦理的工程伦理也有阐发,以解决整体化研究带来的经验材料缺失问题。基于整体化新兴技术的实践伦理转向克服了内在主义研究进路的瓶颈,并且能将新兴技术交叉领域的伦理问题纳入考量。基于整体化实践过程的实践伦理转向主张将新兴技术实践的全部过程依据时间顺序划分为不同实践场域,在对实践场域及其间建构关系的研究中获得经验材料,据此识别、分析伦理问题,从而确立了整体化转向的理论方法作为一种实践伦理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苏格拉底论德性是否可教
    田书峰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61-67.  
    摘要1046)      PDF(pc) (1628KB)(315)    收藏
    对苏格拉底来说,“德性即知识”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结论就是:德性是可教的,因为德性的知识本质决定了德性是可教的。但是,苏格拉底所理解的德性的“可教”与智者所理解和实践的德性的“可教”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德性的教授并不是一种如智者们所说的技术性的知识兜售或转运,相反,苏格拉底在《美诺》中通过“回忆说”提出,德性是可教的与知识源于人的内在本性并不冲突,而是并行不悖的。德性的可教性在于教育者通过与学徒的活生生的问答式对话和交流帮助他回忆起已然存在于自己心灵中的德性知识,这也就是“λóγον διδóναι”(给出原因性的解释)的过程。如此,学徒能够从游移不定的模糊意见状态进入到稳固不动的明晰知识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论身份伦理
    向玉乔, 卢明涛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4): 28-36.  
    摘要112)      PDF(pc) (1590KB)(308)    收藏
    身份伦理是基于对人之身份的伦理意蕴以及伦理与身份之紧密关联性的认知而建构起来的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身份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身份伦理的概念构成问题、身份与伦理的关系问题、身份伦理的定义问题、伦理身份的确立问题和身份伦理在伦理中的地位问题。身份伦理价值维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张扬人的伦理尊严,挺立人的伦理身份;强调伦理身份的完整性,维持人的道德人格整全性;彰显人的道德本性,揭示人与其他非人存在者的根本区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与乡土伦理的重建
    吴青熹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127-133.  
    摘要109)      PDF(pc) (1543KB)(303)    收藏
    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不仅嵌入在农耕经济与地方性的初级社会共同体之中,更是嵌入在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之中。近代以来,这种“嵌入性伦理”受到国家与市场双重力量的强大影响。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看,乡村伦理的建构需要面对两个现代性的问题:一是国家权力的下沉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改造;二是市场经济力量的冲击。乡村伦理只有“嵌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市场理性以及作为现代性的工业化浪潮中,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伦理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伦理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意义。党建引领的“三治融合”,使得中国乡土伦理以“德治”的方式,有机地嵌入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而得以“重构”。通过党建引领的“三治融合”来重构乡村伦理,一方面可以使乡村伦理与现代国家建设相适应,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法治精神相结合,从而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和现代性地方公共精神。这既是乡村伦理重构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近亲属权利表达逻辑的伦理维度
    曹贤信, 贺田田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2): 134-141.  
    摘要497)      PDF(pc) (1644KB)(287)    收藏
    婚姻家庭编是以关爱伦理为基点展开近亲属的个体权利规则。夫妻关爱伦理的实践内涵是“互爱互信”“恩爱相待”,法律内涵体现为“平等”“互爱”,强调以独立、平等的反分离的牵引力来实现夫妻之间的恩爱有常。亲子、“手足”、祖孙等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逻辑是基于“仁爱”之“爱”(单向的顺爱)和“仁爱”之“仁”(逆向的感恩的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有序”的“爱”而展开的。实然层面,婚姻家庭编确以“和”为“航向标”指引着条文的修增,如为“恩爱有常”“仁爱有序”修增了正向规则、负向规则。应然层面,未来修法时还应当继续践行以“平等”为前提条件、以“爱”为内核要求、以“和”为目的要求的现代家庭伦理三原则,着重以关爱场域为“家庭”“家人”构建“优良家风建设”的主体要素,以“协力互助”为“恩爱有常”划定合理的“同居共财”界限,以“家顺人和”为其他近亲属“仁爱有序”添“砖”加“瓦”,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伦理存在与德: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唐代兴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14-21.  
    摘要265)      PDF(pc) (1690KB)(271)    收藏
    伦理学虽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很成熟的学科,但诸如道德与美德、功利与道义、意愿与规范、权利与责任、动机与目的等根本问题至今仍处于待辩明的状态,而这种待辩明的状态也折射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的偏离和研究范围的模糊。梳理流行的各种关于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定义,可以揭示其偏离性根源所在,根据“符合性”和“对应性”原则,抉发并论证伦理学研究的自身对象,明确伦理学的研究范围:伦理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既不是善、德性,也不是道德、伦理关系或道德语言,而是能够统摄自然伦理和人类伦理的“伦理存在”;以此出发,规范伦理、美德伦理、功利论和道义论伦理方法,此三者整合建构起伦理学研究的开放性视域和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当代英美道德哲学中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魏梁钰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4): 86-95.  
    摘要129)      PDF(pc) (1714KB)(270)    收藏
    在安斯康姆于1958年发表的论文《现代道德哲学》的影响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在当代英美道德哲学中重新得到严肃对待,但主流学界忽视了这篇论文中隐含的回应自休谟以来关于事实/价值区分的两条不同进路。从人的自然这条进路发展出后来的新亚里士多德式伦理自然主义,也面临一些哲学家特别是麦克道尔对该立场的批评。这一批评关注的核心疑难在于理解伦理价值或道德客观性的可能性和本性。但还有其他两种回应该疑难的思路:科斯嘉吸收亚氏伦理学发展出的康德式建构主义和威廉斯对安斯康姆另一条进路的发展版本。而后者在契合人类生活现实同时保存亚氏伦理学核心洞见的意义上提供了更富有启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习近平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三重阐释、发展向度与时代价值
    陈勇, 李明珠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1-6.  
    摘要190)      PDF(pc) (1528KB)(268)    收藏
    习近平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和深厚哲理意蕴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习近平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三重阐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统一于习近平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之中,其实质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定位、定路和定法问题。从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三重发展向度对习近平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进行探讨,有助于认识其精神实质和创新底色,把握其历史涵养、理论逻辑和政治意蕴。习近平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和体现在创立和坚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论、形成和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论、构建和运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论、书写和绘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篇章这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意蕴
    朱海林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4): 118-124.  
    摘要169)      PDF(pc) (1425KB)(246)    收藏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内蕴伦理意涵、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的伦理共同体。把人类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生命健康权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主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核心是加强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合作。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原则,也是体现和彰显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价值共赢的伦理原则。作为建设健康世界和保护人类共同地球家园的根本大计,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内蕴和贯穿着对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以及生态利益与生态责任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是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态安全一体化的伦理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开放、融通、创新——唐凯麟伦理学学术的思想印记
    姚新中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3): 1-6.  
    摘要72)      PDF(pc) (1617KB)(219)    收藏
    在唐凯麟先生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创立具有其自主知识体系的伦理学理论。开放、融通与创新是唐先生学术发展的主线,他的学术研究为伦理学理论展开打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记,构成了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资本逻辑的现代审视与道德批判
    阳旸, 刘姝雯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122-126.  
    摘要56)      PDF(pc) (1524KB)(210)    收藏
    资本逻辑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在天然具有道德属性,虽然其道德属性蕴含积极因素,但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伦理道德批判否定了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无止境汲取利润与自我增殖中支配各种生产要素、剥削与异化生产者的社会意识形态。资本逻辑“去道德化”的趋势突破法律、违背道德,驱使人依自利与贪婪的本性而行动,导致公德秩序、精神基础与文化逻辑被侵蚀、瓦解与重塑。现代金融资本主义的出现更是助长资本逻辑扩张权力,支配现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加剧两极分化以及价值关系的颠倒与扭曲,造成生态破坏、经济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和谐思想驾驭资本逻辑,建立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体系来约束资本逻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论科恩的平等主义精神与职业选择自由的不相容性
    吴峰鑫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6): 85-92.  
    摘要85)      PDF(pc) (1554KB)(206)    收藏
    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G.A.科恩认为,可以借助原则性承诺和同感的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平等主义精神,进而解决自由、平等、帕累托最优不相容的三难困境。然而,这种伦理解决方案被认为会引发“限制担忧”、违背个人自主性、依赖帕累托精神等问题。面对这些质疑,科恩的伦理解决方案是存在可辩护空间的。但另一方面,为科恩所作出的辩护最终都无法克服科恩伦理解决方案的内在困境,即科恩的平等主义精神并不能相容于职业选择的自由。此外,我们还将论证科恩的伦理解决方案在何种意义上是失败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论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相互性伦理规范
    李长成
    伦理学研究    2022, 82 (2): 1-8.  
    摘要160)      PDF(pc) (1375KB)(200)    收藏
    市民社会的相互性伦理规范通过市场的交易或交换活动来体现。商品占有者在承认对方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在各自劳动的基础上,通过法律保障的自由平等的等价交换活动来实现各自的私有财产权,进而实现社会成员的相互得利和社会的普遍利益。马克思通过将伦理批判融入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市民社会相互性伦理规范的工具性、消极性、形式性展开了多维批判。“真正的共同体”将在变革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以社会个人间的相互得利(互利性)、相互平等对待(互尊性)、相互提高(互依性)为核心内容的相互性伦理规范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论传统儒家欲望观
    沈顺福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4): 53-61.  
    摘要140)      PDF(pc) (1609KB)(195)    收藏
    欲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形式,生存开始于欲求。传统儒家认为欲产生于心,心是行为主体,欲是主体行为。自然的气质心产生了气质性之欲,这种气质之欲并不可靠,或善或恶。孟子、荀子以性释心,心之欲变成了性之欲。孟子从性善的角度辩护了欲的正当性,荀子从性恶的角度揭示了欲的不好的一面。欲是普遍本性的活动,是普遍性活动。理学家通常以为欲是心的活动,但是坚持以性正心,从而最终由性决定欲的活动。这种由性最终决定的欲也是普遍性活动,谈不上意志行为或个体性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网络道德情感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李礼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4): 125-133.  
    摘要76)      PDF(pc) (1450KB)(193)    收藏
    迅速崛起的网络社会改变了网民的行为方式,极易引发新的道德风险和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我国网民的网络道德情感主要包括网络责任感、网络羞耻感、网络正义感、网络移情四种基本道德情感。其中,网络移情包括网络认知移情和网络情感移情两个维度,网络羞耻感包括侵权羞耻、虚假羞耻和暴力羞耻三个维度,网络责任感涵盖网络他人责任感、网络自我控制力及网络自我责任感三个维度,网络正义感包括鄙视非正义和伸张正义两个维度。通过对533名网民进行问卷测试,检验相关指标适合度,网络道德情感量表呈现出较好信度和效度,能够为我国网民的网络道德情感与网络行为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论人对动物的正义义务——以罗尔斯为中心的讨论
    杨通进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3): 75-84.  
    摘要65)      PDF(pc) (1680KB)(189)    收藏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委婉地表示,他的正义论不适用于人与动物的关系。围绕罗尔斯的动物正义遗产,老年罗尔斯派与青年罗尔斯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老年罗尔斯派捍卫罗尔斯的结论,否认人对动物的正义义务;罗兰兹等青年罗尔斯派则紧紧抓住罗尔斯思想的方法论精髓,通过重新阐释或重构罗尔斯的正义论,论证了人对动物负有的正义义务,并激活了动物正义的话题,使之成为20世纪末以来西方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纳斯鲍姆的以可行能力为基础的动物正义论、唐纳森和金里卡的以公民身份为基础的动物正义论、加纳尔的以利益为基础的动物正义论提供了与罗尔斯式动物正义论不同的思路;它们各有自己的理论优势,构成了动物正义的辩护联盟。发展和完善罗尔斯式的动物正义论,倡导各种动物正义理论之间的建设性对话,不仅能够更好地为人对动物负有的正义义务提供辩护,而且还能有效地拓展生态文明的文化空间,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从苏格拉底转向看伦理学的性质与功能
    常永强
    伦理学研究    2021, 81 (5): 63-69.  
    摘要372)      PDF(pc) (1518KB)(188)    收藏
    在笛卡尔之前,西方哲学的基调主要是由苏格拉底奠定的。苏格拉底完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转向,通常称之为伦理学转向。受阿那克萨戈拉启发,苏格拉底放弃了早年从事的自然哲学研究,转而在灵魂层面寻求真理。通过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伦理学与自然哲学进行比较,能够进一步看清苏格拉底发生哲学转向的原因和意义。他一方面扭转了真理探究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伦理学以坚实的本体论基础。如果说“善”理念是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那么,伦理学就是通达这一形而上学真理的方法论。这种哲学观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古代哲学,与之相对照,笛卡尔方法论转向以及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合法性则是需要我们重新加以反思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神旨趣、价值建构与实践路径——唐凯麟先生的中国传统伦理研究
    张怀承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3): 7-12.  
    摘要78)      PDF(pc) (1618KB)(185)    收藏
    自蔡元培先生出版《中国伦理学史》之后,中国学者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系统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除张岱年先生的《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之外,学术界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缺乏系统性,1985年之后才有学人相继出版了多部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著作,唐凯麟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凯麟先生在中国传统伦理的研究上,发表了多部论著,其研究的系统性和研究范式在学界无出其右。唐凯麟先生致力于传统伦理的精神旨趣、价值建构和实践路径的研究,全面再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从思想体系到规范系统、从理论探索到生活实践的立体式图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儒家伦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基于对两晋南北朝的考察
    桑东辉
    伦理学研究    2023, 83 (3): 51-58.  
    摘要66)      PDF(pc) (1639KB)(183)    收藏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复归统一的特殊历史时期。其间,中华民族遭遇了激烈的民族冲突和剧烈的文化碰撞,但同时也加速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中华民族非但没有因民族冲突而走向彻底分裂,反而复归于一统,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儒家伦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虽然受到来自魏晋玄学、佛教、道教的冲击和挑战,但仍是官方意识形态和全社会普遍尊奉的道德准则。随着中原丧乱、晋室南渡,儒学从中原汉文化圈向塞北、辽东、凉州、江南、岭南等民族地区传播辐射。两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伦理的认同不仅加深了对政权正统观的反思,也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更为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历史镜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